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课外阅读》2010,(11):45-46
二战中,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这颗原子弹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为迫使日本投降,分别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可事后有人发现,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三颗原子弹,其中长崎有两颗,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是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他在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当时,"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仓是第二目标,长崎是第三目标"。在用一颗原子弹轰炸广岛之后,美国又积极地进行了轰炸另外两个目标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二册第 10 8页的“磨菇云”图 ,图下解释 :“这是 8月 9日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爆炸的情景。当日死者 2 3万余人 ,伤者 4 3万余人。”同页讲到 :“1945年 8月初 ,日本还没有投降的表示。美国于此时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按 1945年 8月 6日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掷了第一颗TNT当量为 2万吨的原子弹。杜鲁门为了加强他在远东的发言权 ,再一次指示按原计划投掷第二颗 ,也是美国当时拥有的最后一颗原子弹。 8月 9日 10时 5 8分长崎遭到了原子弹的袭击。所以 ,课本的解释应为 :这是 8月 9日 ,美国投下第二…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轰炸机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大约20万人死亡。爆炸后大约24小时,长崎的一位母亲和她的儿子手里攥看刚领来的“紧急配给食品”……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带领他的团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于1945年7月成功试爆,他因此被世人誉为"原子弹之父"。然而,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1945年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放了一颗叫"小男孩"的原子弹,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奥本海默震惊了,陷入了深深的苦闷和自责中,对于自己的成功有些惊慌失措。从此,他极力倡导反对核武器。当美国又向长崎投放了一颗叫"胖子"的原子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九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岳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八月八日:苏联宣布对日宣战。九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十日,日本政府决定投降;十四日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怎样评价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和日本投降的关系,长期以来国内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历来流行的观点是:一,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在军事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美国为了贬低苏联参战的政治影响并为了在战后进行原子讹诈,急忙于八月六日和九日把仅有的两枚刚试制成功的原子弹,分别投到日本人口稠密的广岛和  相似文献   

7.
退役中将透露真相 1945年7月24日,格罗夫斯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提出了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的4个目标:广岛、长崎、小仓和新潟,到7月底确定了其中的3个目标.格罗夫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仓兵工厂所在地小仓是第二目标,长崎是第三目标."为此,美国从一开始就准备了3颗原子弹.  相似文献   

8.
我很想变成一个"小偷",一个法力无边的"小偷"。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幅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夺去了许多无辜的生命。有一个婴儿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吮吸着香甜的乳汁。他的妈妈右脸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痕,那是原子弹爆炸产  相似文献   

9.
1945年5月2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同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国于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同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枣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万里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向日寇展…  相似文献   

10.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20万人的伤亡。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苏、英、法相继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实验。从此,“核”就被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甚至到了谈“核”色变的程度。 那么,核电站到底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呢?回答是否定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原子弹是用大于90%的高浓度裂变物质,要有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使巨大的核能在  相似文献   

11.
1945年初秋,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尾声,中国军队、苏联红军和美国军队在亚洲战场上对日本法西斯军队展开了最后的进攻.8月6日和9日,美军飞机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绰号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弹,两座城市瞬间被毁、几天以后,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子弹初次露面显示出来的强大破坏力使核武器成为一种巨大的威慑力量,是否拥有原子弹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正是凭着这种核优势,美国在50年代初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出兵台湾海峡,甚至公开叫嚣要对新中国使用核武器,妄图把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2.
1945年7月15日5时30分,原子之火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人类进入了核时代。然而,当那些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们惊喜地望着那巨大的蘑菇云,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长崎,两座人口稠密的城市遭到毁灭性地破坏。科学家们震惊了,全世界恐慌了,仿佛世界的末日来临了。一时间,原子弹又成了一些大国侵略和威胁的外交语  相似文献   

13.
1945年5月2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同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国于8月6口在口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颗原子弹。同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枣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万里敌后战场上,巾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向日寇展开最后一战。中国战场上全面反攻,苏联红军出兵东北重击日寇,美国原子弹的震慑,日本政府彻底绝望,日本天皇裕仁终于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下转封三)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见日本投降在即,立即向延安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解决抗日战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执”。8月16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复电,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  相似文献   

15.
陈安生 《教育艺术》2004,(10):22-22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死亡,标志世界战争史进入了核时代。从此美国依仗手中的核武器,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毛泽东不信邪,1946年就在延安窑洞里宣布:“原子弹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不吃美国的那一套,仍然坚持人民战争,打出了新中国。他说:“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相似文献   

16.
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尼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1945年8月9日,斯文尼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尼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相似文献   

17.
“大男孩”是世界上最早由美国研制成功的3颗原子弹之一,它的另外两个兄弟是“小男孩”和“胖子”。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小男孩”和“胖子”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上空分别爆炸。即使过了半个多世纪,人们依然记忆深刻,它所带来的灾难性的毁灭,至今让世人战栗。  相似文献   

18.
现行人教社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世人也认为二战的亚洲法西斯国家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日本真是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劝告日本停止无意义的抵抗,铃木贯太郎首相本人虽倾向于接受,却因内阁意见不一致,于7月28日决定宣布“不予理睬”。8月6日8时15分,美国向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日本未作反应。8月9日下午3时,美国向长崎投下代号“大胖子”的原子弹,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19.
自从二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两次原子弹袭击中,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这是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然而,历史上却曾有人把行将爆炸的“原子弹”用双手掰开过。这位“超人”就是加拿  相似文献   

20.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至今,这场灾难给日本人造成的心理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其实,不仅仅是这次。数十年间,世界一直受累于核武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任何一个令世界头痛的难题都与“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