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滨州黄河河务局管辖黄河堤防144km,仅需植草防护的大堤堤坡面积就达306万m2,折合4600亩,另有32处险工控导工程的部分坝面也需植草防护,每年的割草和高杆杂草清理工作量相当大,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006年正式实施管养分离以来,增强工程防护能力、改善工程面貌的要求更高、更明确,提高工程管理的机械化程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但目前所采用的人工割草作业方式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2.
黄河堤防工程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的堤防工程岁修是河道管理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确保黄河堤防的安全,实现工程的保值、增值关系重大。全国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防汛岁修,但相对于纵横交错的河网堤防来说,资金仍显得不足。加强岁修与管理,合理使用岁修资金,提高岁修投入,向管理要效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最大的黄河下游堤防查险报险专用移动通信网(28个基站、270个信道)自1999年6月30日相继开通并投入运行。作为紧密结合防汛的黄河下游堤防查险报险的重要防汛通信手段,覆盖了黄河下游河段干堤所有堤防、河道工程、险工、涵闸、水文(位)站点,并且以机动、灵活的组网能力和“黄河通”终端用户所具备的选呼(单呼)、组呼、群呼、动态重组、双工通话、自动漫游等方式的移动通信手段,大大改善了黄河下游堤防查险报险的通信条件,为黄河下游堤防查险报险、防汛指挥、抗洪救灾和日常河务管理等防汛信息的及时传递提供了高质量的通信支持手段,特别是在黄河防汛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河大堤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输防汛抢险物资的重要交通道路。通过近年来的黄河下游堤防道路工程建设运用,为黄河防汛抢险、工程管理、地方交通及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便利和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修建时间的延长,堤顶道路不同程度出现了裂缝、坑槽、推移和啃边等问题,给黄河防汛车辆通行和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从而影响了工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况 郓城黄河二期标准化堤防建设包括2006年实施方案和2007年实施方案。其中,2006方案项目包括堤防加固工程6段长度15.949km,堤顶道路长度28.075km,堤防帮宽长度3.227km,根石加固4道坝,防汛道路改建2处4.8k;2007年方案项目包括堤防加固工程3段长度8.1km,防浪林长度19.577km,防汛道路改建1处1.9km。  相似文献   

6.
黄河河务部门作为黄河河道的主管部门,除了行使防汛、水行政管理职能以外,工程管理工作亦是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工程管理工作是在确保各类防洪工程完整和安全运用、保持良好工程面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防洪、生态、经济效益,而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土地的开发经营亦是工程管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黄河大堤不仅是防御洪水的钢铁长城,也是防洪抢险的专用道路。以沿河粉质轻亚粘士铺筑的堤顶路面,遇上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无法正常通行,给防洪抢险造成不便。为适应黄河防汛抢险需要,方便堤防工程管理,促进黄河两岸国民经济发展,经上级批准,濮阳市河务局堤防顶面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路面建设,现将堤顶路面硬化有关问题,即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防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通信是防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防洪安全,就要及时掌握暴雨洪水信息,准确快速传达调度和指挥决策各种信息,才能取得抗洪斗争的胜利。要与洪水做斗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知己”就是要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堤防、分蓄洪区、沿堤涵洞等工程的防洪标准,抗洪能力,重点险工险段存在的问题、洪水调度方案及实施步骤、防汛队伍、器材储备及分布情况都了如指掌;“知彼”就是及时了解流域降雨分布、降雨量、降雨强度和每时的天气发展趋势及后续降雨情况(雨情),洪峰流量及持续时间,洪峰传播,各地防汛准备工作落实等情况,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
县局以下防汛单位由控导、险工险点、涵闸及堤防管理单位组成,且分散偏僻,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现有的ETS450无线接人系统已经为这些防汛的一线单位提供了良好的语音通道和低速数据的传输通道。但随着治黄事业的发展,随着“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启动,县局以下的防汛通信网络不仅要满足电话、传真等基本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要求能够为远程遥测、视频图像监控、办公自动化、高速互联网等综合数据业务提供传输带宽。信息传递已经向着宽带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县局以下狭窄的通信带宽严重制约着县局以下防汛通信现代化的进程;下面笔者就采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完成县局以下防汛、抢险、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传输及网络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工程概况 中牟黄河堤防全长39.282km,属国家一级一类防洪工程。近年来,为适应黄河防汛及沿黄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投资对黄河堤顶进行沥青混凝土硬化,堤顶沥青路面参照国标3级道路标准修建。路面宽6m,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白灰、水泥、土基层,个别翻修地段采用水泥稳定层基层,白灰土底基层。  相似文献   

11.
漏洞是黄河堤防洪水期间八大严重险情之一。它具有成因复杂、查找难、发展快、抢护难的特点;特别是深水漏洞.当水压力较大、水流速度较快、筑堤质量又较差时.漏洞险情发展更快,更难以抡护。所以近年来,各地都把“三新”(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应用于黄河防汛抢险之中.  相似文献   

12.
C15型混凝土路沿石成型机是堤防和河道治理工程路面路沿石、公路及铁路路沿石的专业生产设备。为达到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堤防和河道治理工程路面上需要更换和安装大量路沿石,由于经费不足,加之社会上购买成本高,给各单位造成经济困难。在此情况下,犬荔河务局于2003年进行研制,2004年开始投入试用,2005年获得黄委三小类创新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大堤右岸,开封黄河堤段堤桩号为K89 970-K98 329M、K110 000-K112 550M之处是黄河下游防洪的关键部位。由于种种原因该段堤防工程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已成为黄河防汛的主要隐患区之一。黄委有关部门极为重视,要求对开封黄堤段进行加固勘察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1防汛设备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防汛设备物资管理是防洪非工程措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备汛”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防汛设备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在抗洪抢险中起保障作用,是防洪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堤防工程作为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在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等方面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所以堤防工程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就成为了关系到上至国家,下到个人都需要关心的首先目标.目前,笔者认为堤防工程的管理已经成为了影响水利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要如何加强对堤防工程的安全管理,将安全事故将之最低,就成为了摆在每一位水利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人民治黄以来,三次加高培厚了黄河下游大堤。“三江”洪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黄河防汛安全问题,加大了防洪投资力度,工程的配套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为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提供了保障。但目前仍有部分堤防高度及断面防渗达不到要求,几百处险工、险点急待处理,还有不少河道整治工程需要布设,再加上堤身土质差、内部隐患多等历史原因,要达到“固若金汤”还有很大距离,这说明防洪工作硬件设施还有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7.
周侠 《华章》2011,(30)
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堤防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以及控制做了简要的介绍,对影响安全、质量管理以及控制的一定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措施.笔者认为,只有将堤防工程建筑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加以完善,做到安全是第一前提,才能够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黄河简讯     
李国英:未雨绸缪团结防汛以黄河安澜支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2006年黄河防汛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各级防指和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现场会议精神,立足于抗大洪、抢大险,未雨绸缪,团结防汛,明确责任,扎实工作,争取今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以黄河安澜支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李国英在讲话中总结回顾了“十五”期间黄河防汛工作,具体包括六个方面:团结抗洪,确保防洪安全;加强黄河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下游标准化堤防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成功实施调水调沙,初步…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国家明确了新的治水思路,提出要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水质不超标”的治黄新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黄河防汛又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在总结过去黄河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黄河防汛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1998年长江大水过后,国家加大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力度,投巨资新建及加高加固黄河防洪工程,使得防洪工程的抗洪能力大大提高,黄河得以安全度汛。然而,在防洪工程施工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规范的操作程序,影响到工程质量及工程效益的发挥。虽然,随着基本建设三项制度的全面、深入推行,建设管理单位、监理、质检等单位对工程质量形成了有力的监督、管理,但施工企业是工程质量控制的直接行为者,相对于外部督查,内部控制管理尤其重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无论从黄河防汛的大局来看,还是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看,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都非常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