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禄山 《收藏》2008,(7):63-64
程门是晚清同、光时期景德镇最著名的瓷绘艺术大师、浅绛彩艺术集大成者。称其为“一代宗师”毫不过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江思清编著《景德镇陶瓷史稿》(1959年)引《黟县志·人物志》载:程门,又名增培,字松生,一号雪笠,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人。“幼聪慧,工书善画,作行书随意为之,有不衫不履、游行自如之致。画犹精妙绝伦,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虫、鱼、鸟、兽,兼擅其长,其得力于唐、宋、元、明及清初大名家甚深,  相似文献   

2.
彭明瀚 《收藏》2012,(17):69-74
王步(1898~1968年),江西丰城长湖竹溪人。字仁元,号竹溪,晚年作品常署陶青老人款,斋名"愿闻吾过之斋"。他1907年到景德镇学艺,1968年病逝,毕生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达62年,制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其青花作品从浓到淡一次染成,不见细碎笔迹,可谓前无古人,当时在景德镇被尊称为"青花大王"。1907年,王步到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学徒5年,1912年徒满出师时所在工场倒闭,只得靠画鸟食罐为生。1919年景德镇著名陶瓷艺术家吴霭生聘请他加入景德镇瓷业美术社从事仿古瓷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作好了准备。1926年吴霭生病逝后,他受王琦、邓碧珊等人影响,学习传统中国绘画,同  相似文献   

3.
程门(1833—1908年前),原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笠道人,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人,供职景德镇御窑厂,最早从事浅绛彩的著名画家,是浅绛彩绘艺术的集大成者。《黟县四志·人物志》中记:"程门……幼聪慧,工书善画,作行书随意为之,有不衫不履游行自如之致。画尤精妙绝伦,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鸟、鱼、虫、兽兼擅其长。……咸丰同治时名噪大江南北,赏鉴家得其片幅零缣什袭藏之。"从以上史料记载,我们大略可以知道程门的浅绛画艺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以及"鉴赏家"视浅绛彩为时尚玩意而竞相罗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程门浅绛彩象耳方瓶品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晚清浅绛彩瓷名家,其影响最广、成就最大者当首推黟县画家程门。程门(1833—1908年前),原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笠道人、雪笠道人等,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人,是浅绛彩绘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其艺术生涯中,创作之作品数以万计,不仅是晚清颇有成就的书画家之一,而且还是晚清浅绛彩瓷的开宗鼻祖。  相似文献   

5.
“珠山八友”是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绘画领域中一个声名显赫的艺术团体,他们以新粉彩文人瓷画的表现形式在中国陶瓷绘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杜建新     
《中国收藏》2017,(1):160-160
出身景德镇陶瓷世家,父亲是已故当代著名原景德镇艺术瓷厂老一代艺术家杜浩生,祖父杜晓楼也是景德镇近代绘画界知名人士,继承家父传统在陶瓷的理念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专用瓷质温润如玉。淡淡的墨彩花鸟、仕女、老翁童子画不掩瓷,相互衬托体现瓷绘之美。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2,(19):21
于集华,笔名田野,祖籍江西鄱阳人,1959年10月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自幼随父(于山选,陶瓷荷花知名艺人)学艺,备受陶瓷艺术熏陶感染。30余年来,他潜心钻研陶瓷绘画的各种技法,尤擅长荷花、花鸟、山水青花釉下人物等绘制技术。他设计创作的陶瓷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笔意酣畅,浑成自然,且艺术风格独特,显露出其精深的艺术造诣以及艺术智慧和艺术才能。锲而不舍必成大器。于集华热爱中国陶瓷文化,凭着对陶瓷艺术创作锲而不舍的精神走向成功。如今,他已跻身于中国陶瓷界名人之列。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  相似文献   

8.
与众多土生土长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不同,韦毛华的陶瓷艺术"血统"并不"正宗"。本为广西柳州壮族后裔的韦毛华,起步于广东佛山石湾,成长成材于陶瓷圣地景德镇,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辈子会与陶瓷结下缘分。  相似文献   

9.
初国卿 《收藏界》2012,(1):39-42
(一)2003年晚春,在南昌初见程门1888年画的《雨过山水图》瓷板插屏。在此之前,《中国文物报》曾刊文披露此板,誉为程门最大最好的一件存世作品,堪称"中国浅绛彩瓷的压卷之作"。后来又作为程门的代表作收入上海书画出版社《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一书,赵荣华先生在书中鉴赏此作时写道:"整幅画面用写意手法画就,粗中有细,处处笔墨精妙。"  相似文献   

10.
陈葆棣 《收藏》2010,(11):171-171
陈葆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王雪涛艺术研会理事,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艺术顾问。陈葆棣1947年出生。19岁师从花鸟画艺术大师王雪涛先生。他继承了先师王雪涛先生灵动、洒脱、清新感人的绘画风格。几十年来,他坚守中国画传统,强调笔墨功力,注重文学修养。陈葆棣在国内外多次举办画展,他的国画作品在中国美术家协  相似文献   

11.
方竟成 《收藏》2012,(5):69-73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景德镇的发展要以陶瓷为主的战略一直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近年来,景德镇瓷业更是得到突破性发展,以市中心广场为轴,景德镇瓷器馆、龙珠阁、御窑博物馆、陶瓷研究所以及陶瓷大世界、国贸陶瓷市场、华阳商贸市场鳞次栉比,形成了景德镇的独特风景。新近建设的浙江路、大师汇,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7,(12)
正2017年10月17日,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中心承办的"南青北白汇景德"学术研讨会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开幕。主办方配合本次研讨会推出了邢窑、定窑、越窑、南窑、蓝田窑、湖田窑等考古出土标本对  相似文献   

13.
徐桃生 《收藏》2011,(11):72-81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干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4.
【大师简介】赖德全的书桌上方,有一幅著名导演李前宽为他画的速写,寥寥几笔,其飘逸的长发、洒脱的气质跃然于瓷盘之上。赖德全的艺术气质,不仅仅被李前宽敏锐地捕捉到,每次他外出写生时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人群同样也会被他感染。好奇的人们过去只见过背着画板在纸上写生的画家,从未见过随身带着厚重的瓷板,并在瓷板上作画的瓷画家,这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中也属独一无二。赖德全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创釉上珍珠彩装饰技法,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作为工厂的总工程师,他让工厂的产品质量跨上了新台阶。作为陶瓷研究所所长,他使负债的单位扭亏为盈。此次赴景德镇采访,记者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大师。  相似文献   

15.
丁莉 《收藏》2014,(21):65-69
徐仲南(1872~1953年),名陔,字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江西南昌人。徐仲南出生于贫苦家庭,儿时仅读了几年私塾。之后父亲送他到南昌,在一家瓷店“红店”当学徒,出师后在南昌做瓷画工。在南昌学徒绘瓷期间,他勤奋刻苦,绘瓷技艺突飞猛进。清末民初之交,他名气渐显,求画者众多,后在汉口开设瓷店,自画自卖,开“改良瓷店”之先河。1918年,徐仲南受江西瓷业公司之聘到景德镇担任瓷业美术管理之职。由于其画风与当时的绘瓷风尚格格不入,又洁身自好,不愿应酬,不合潮流,不久即被解聘赋闲居家。1922年他应邀加入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嘉泰 《收藏》2012,(19):151
上海嘉泰2012八周年拍卖会定于10月23~26日在上海希尔顿酒店举行,将推出中国书画、古董珍玩和文房雅具3个专场。中国书画专场精品纷呈,明·徐枋《壑幽居图》将最聚眼球。此幅水墨绢本,立轴,高148厘米,宽49厘米。钤有"徐枋之印""俟斋""笠山笠水间""居易堂印""徐伯子俟斋画记"。画面开阔,景物深远。又有草庐几椽,苍翠环抱,草庐主人静坐其中。  相似文献   

17.
方竟成 《收藏》2012,(9):69-73
1907年,王步到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学徒5年,1912年徒满出师时所在工场倒闭,只得靠画鸟食罐为生。1919年景德镇著名陶瓷艺术家吴霭生聘请他加入景德镇瓷业美术社从事仿吉瓷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8.
嘉泰 《收藏》2012,(10):151-151
上海嘉泰2012八周年拍卖会定于10月23-26日在上海希尔顿酒店举行,将推出中国书画、古董珍玩和文房雅具3个专场。中国书画专场精品纷呈,明·徐枋《壑幽居图》将最聚眼球。此幅水墨绢本,立轴,高148厘米,宽49厘米。钤有“徐枋之印…俟斋…笠山笠水间…居易堂印”“徐伯子俟斋画记”。画面开阔,景物深远。又有草庐几椽,苍翠环...  相似文献   

19.
宁钢 《收藏界》2010,(2):144-145
景德镇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要想在有着千年辉煌陶瓷艺术历史的瓷都站稳脚跟,是很不容易的;要想在人才济济的当代景德镇脱颖而出,是很艰难的。一位女性陶瓷美术家凭着她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酷爱、凭着她执着的追求和创新、凭着她对陶瓷艺术的灵性和悟性,  相似文献   

20.
陶瓷是我国的伟大发明,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景德镇,不仅创造了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而且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在瓷都景德镇这块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陶瓷美艺术天地里,近年来活跃着一群年青的女性陶瓷美术工作者,她们以灵敏的悟性、细腻的笔法、雅丽的情调给活跃的瓷都增添了道道亮丽迷人的风景,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侯政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