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占华 《考试》2010,(Z1):8-9
考前准备心理准备:一位教授说过:"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可见心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开考前,用"重点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重点知识的复习上,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坦然应试,争取最佳发挥。高考当天早晨,给自己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自信地前往考点。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心理学专家认为:"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高考是一场智慧的考试、难度的考试、速度的考试,更是心理品质的考试。越是临近高考,心态调整越关键,学生考前心理调节成功与否,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考试成绩。案例1:小明是一个高三生,平时的成绩在中游,看着高考倒计时牌上的天数一天天变少,他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文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有最重的比例,在全部150分中占60分,即40%。作文考得好,获得的分数要比做其它题效率高得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作文考不好,就意味着语文这一科考不好,还会给考以后各科带来极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高考失败。因此,认真准备高考作文,争取在高考时取得最佳效果,显然是考生高考准备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除广西、广东等部分省市外,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推行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考试方案。一些考生在综合科目的高考中容易出现异常心理现象,下面就常见的异常心理及防治做一简析,供参考。1.考前的“患得患失”心理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一种不正常的观念,把高考的结果作为衡量学校、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很多考生都有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压力:“一定要考好”“考不好有何脸面见人”等。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在综合科目考试前出现,更多地直接来自头天下午的数学考试。一般来说,大部分文科生都怕数学,尤其是在数学考差后,对综合科都寄予很高的…  相似文献   

5.
学生考试焦虑总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 11月 2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心理学家剖析北大高考‘状元’”一文,文中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对全国 51名考上北京大学的高考第一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些高考第一名认为影响高考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考场心态和考前心态 (分列第 1、 2位,后几位依次是: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等 ),而并不是被众商家炒得沸沸扬扬的“考前营养”、高考套房” (并列 18位 )。通过这一调查可以看出,考前和考后心理状态的调适已成为优秀学生能否发挥自己能力的最重要因素。 一、考试焦虑状态的重大影响 考试焦虑是一种由考试评价…  相似文献   

6.
采用“故事法”对高三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能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升自信心的同时,增强其情感体验,促进其思想升华,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和辅导效果。文章结合近两年笔者在大连市进行的高考考前心理辅导实践工作,讲述了在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中,“故事法”的应用价值、优势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期对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考数学“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考前复习应在实、思、精、能上下功夫。一、实实,即指落实教材内容,也即落实教材所包涵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001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多数源于课本,是课本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教材丰富的内涵是编  相似文献   

8.
教育资讯     
《家长》2005,(5)
1/3高考学生焦虑厌倦,徐州心理辅导团考前减压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高三学生表现出惊恐、焦虑、厌倦甚至麻木的心态,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1/3的高三学生有上述心态。对此,徐州教育部门成立“考前减压助考”心理辅导团,帮助学生找回信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考前减  相似文献   

9.
据说今年高考时,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招生人数亦达历史纪录。面对如此良机。精明的商家们不失时机的大吵高考概念。推出一系列和高考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高考经济“这个词汇如高考的天气般。热度很高。从考前的“营养品”、”高考房”到考中的“租车”。”宾馆”。到考后的“谢师宴”、“旅游热”.高考经济的热度持续升温,真不知道高考考的是学生还是家长还是那些精明的商家?  相似文献   

10.
考前冲刺应注意的智力因素 一、回归教材,回归基础 对多数考生来说,“一模”之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学科属于主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属于高考重点的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得不够牢固,理解得不够清晰、全面、到位。这就要求考生考前必须做到: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高考备考就像买福彩一样,考前多方信息,多方研讨,确定某某为热点,某某为重点,必考;某某为冷点,不可能考……  相似文献   

12.
<正>高考,作为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历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它是广大学生面临的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面对挑战,很多学生往往会感到压抑、紧张和恐慌,考生考前的心理调节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难题。衡水市第二中学制订出了独具特色的"快乐高考"备考系列方案,综合运用气氛烘托法、成功暗示法、情绪转移法、群体动力法等心理调节策略,通过老师温馨陪伴、制造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13.
据抽样调查,不少考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恐高症”(指高考)。特别是在高考进入倒计时阶段,许多考生还会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若不及时进行调整,将会直接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因此,了解考生考前不良心理的表现及其成因,掌握必要的考前心理调整方法,对考生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有利于提高考生成绩。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已进行了两次高考,无论全国考题,还是部分省市的自主命题,都突出了“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重交汇”的特点,使基础和能力并进,创新与稳定相辅相成,成功地把握了高考的命题原则.随着2009年高考的临近,如何考、考什么、哪些知识易出错.笔者通过对高考数学“考试说明”的认真解读,按“考纲”中的考点及考试要求,对教材中重要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希望对同学们的考前复习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闫瑷 《甘肃教育》2007,(10S):24-25
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语文考试考前觉得什么都懂,考场上什么都不知道……”“语文考试复习不复习都一样,都能考八九十分……”有的语文教师也这样说:“其他学科通过复习,成绩提高幅度大,语文课实在不容易。”  相似文献   

16.
越临近高考.复习的方向性越为重要.这是高考取得较好成绩的关键所在。反之。如果考前复习的方向出现了偏差.就会给考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高考过后师生往往叹息:该做对的题做错了.该重点复习的主干知识考前没有作为重点.考前复习的那些内容绝大多数是没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眼下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高三学子除了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外,调整心态,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高考,无疑成为冲击高考的重中之重。考试是一个过程.千姿百态的考前不良心理往往容易引起广大考生的忽视,只有及时解开“心结”,才能轻松走进考场。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考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状态、考前心理准备与考中心理调整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体育高考考生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文明 《教书育人》2007,(11):47-48
随着高考的临近,相当一部分考生出现了考前心理不适应症。在此,笔者为一些常见的考生心理问题开出“药方”,让考生“对症下药”,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20.
高考,是对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测试。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心理素质等。高考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部分考生平时成绩不错,但高考成绩下来,却与他的实际“水平”相差甚远,为什么呢?有人简单地归咎于“命运”不好,其实是高考时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考试的正常发挥。因此,良好成绩的取得,除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外,还必须调整好考前和考试时的心理状态。下面就高考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方法做一简析,供参考。一、高考中常见的心理障碍1.考前的“患得患失”心理高考可以说是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