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琴争议最大的美过于音色,二胡的魅力在于皮膜发音,因此二胡皮膜与二胡声音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气候变化和蟒皮鳞花的大小及均匀度对皮膜都有影响.同时,二胡对皮膜的选材和制作上也有基本的要求.所以皮膜与二胡声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挑选二胡至关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2.
我自己知道     
朋友的女儿喜欢拉二胡。朋友为女儿买了两把二胡:一把是蟒皮制成的,发出的声音清越纯净,价格自然也非常昂贵,所以这把二胡只在参加  相似文献   

3.
史峰 《师道》2010,(12):54-55
父亲年轻时是文艺队的骨干成员,拉得一手好二胡。二胡是父亲的荣誉,也是他的命根子。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取下挂在墙上的二胡把玩,拉出吱吱吖吖的声音,恰好被父亲撞见,父亲还要揍我一顿,说小孩子拿在手里胡乱拉,是糟蹋二胡。  相似文献   

4.
二胡流传于民间,是我国传统乐器,其声音是模仿自然界动物,其乐器的演奏、教学具有显著的特点。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二胡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愈来愈多的国内儿童学习二胡,出现"超前化"演奏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5.
哥哥拉二胡的声音,像锯木头。我想起工人在树林里锯大树,一棵一棵。  相似文献   

6.
民族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的载体。每一种乐器都具有自身显著的优势。较之其它乐器,二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自然,其声音同人声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胡演奏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假如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有限或者并非十分出色,则二胡的艺术魅力无法得到充分地展现。本文首先对二胡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一些技巧和乐感进行了介绍,进而阐明了对于二胡演奏而言,演奏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点赏析在民族乐器中,二胡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最为常见。二胡的旋律总是那般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盲艺人阿炳以及他的《二泉映月》更是把二胡的艺术境界推向了一个极致。本文是众多以二胡为素材的文章中难得的佳篇。作者试图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探寻隐含在二胡这一寻常乐器中的情感基因,透视那凝结在弓弦上的中华民族的伟岸的品格。文章开篇对二胡声音的朴素描摹,对演奏者形象的简洁勾勒,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在二胡与普通百姓间架构起一道桥梁。电影中“满目疮痍的大地,背井离乡的农民,风雨飘摇的故乡”的画面与二胡的悠悠之音是如此切合;二…  相似文献   

8.
艺术修养和气功在二胡演奏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胡演奏对乐曲的塑造过程就是一个情感合理宣泄的发功过程.二胡演奏要做到形松意紧,手松气紧,应有意识地经常带气演奏,要达到意到气发、气沉丹田、随心所欲的境界.在意、气情感交融互动的演奏中,以二胡为载体将美妙的声音(乐曲)"发射"出去,人、胡合一,使演奏富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今天下午刚放学回家,妈妈就催着我练习二胡,然后自己外出办事去了。以前拉二胡都是妈妈帮我做准备工作的,现在妈妈出去了,我只好自己张罗了。我拿出二胡,摆好曲谱,拉起刚学的二胡曲《赛马》。可是拉着拉着,声音突然变小了,而且拉着老打滑,真是奇怪。我左摆弄,右摆弄,还是发不出声来。刚好这时妈妈又回来了,拿出松香擦了擦,问题就解决了,二胡又恢复了原来的音色。  相似文献   

10.
前些天,五年级的语老师跟我借阿炳的《二泉映月》(磁带),说是有一篇课和这首乐曲有关. 我特地复印了这篇课,大意是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中秋之夜,阿炳在二泉边赏月时,师傅告诉他,长大后能从泉水中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当阿炳历经人生磨难后,又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泉声中似乎听到了很多声音.阿炳用二胡倾吐自己听到的声音,终于创作出不朽名曲《二泉映月》。  相似文献   

11.
李顶荣 《科学课》2008,(12):59-59
今天下午刚放学回家,妈妈就催着我练习二胡,然后自己外出办事去了。以前拉二胡都是妈妈帮我做准备工作的,现在妈妈出去了,我只好自己张罗了。我拿出二胡,摆好曲谱,拉起刚学的二胡曲《赛马》。可是拉着拉着,声音突然变小了,而且拉着老打滑,真是奇怪。我左摆弄,右摆弄,还是发不出声来。刚好这时妈妈又回来了,拿出松香擦了擦,问题就解决了,二胡又恢复了原来的音色。  相似文献   

12.
正《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音色美在二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二胡教学中,怎样获得美的音色。一、音色的美源于对比变化,音色的美是由内容所决定的从艺术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演奏中,声音色彩变化的贫乏、单调,都会使音色产生不美的效果。二胡教学中有许多变化声音色彩的方法,如左手按弦的力度不同、揉弦幅度大小的  相似文献   

13.
弹三弦或拉二胡总是要手指在琴弦上有规律地上下移动,才能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来。如果手指胡乱地移动,便弹不成曲调了。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数     
弹三弦或拉二胡总是要手指在琴弦上有规律地上下移动,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来。假如手指胡乱地移动,便弹不成曲调了。那么,手指在琴弦上移动对发声有什么作用呢?原来声音是否悦耳动听,与琴弦的长短有关,长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手指上下移动,不断地改变琴弦的长度,发出的声音便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相似文献   

15.
我与二胡     
一我参加了学校的民乐团,从此便与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见到二胡时,我真不敢相信,就靠这两根细细的弦,一把马尾做的弓子,一个蟒皮做的茶杯形状琴筒,能驾驭千变万化的音符吗?但在老师手指如雨珠般的跳跃下,一串串或空山鸟语或珠落玉盘的声音魔术般地飘出来,组成一首首或激昂高亢或婉转悠扬的美妙乐曲。从此我迷上了二胡。最初单调枯燥的练习对我和爸爸妈妈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有好多次我都恨不得将耳朵塞住以赶走噪音。不过,老师的鼓励赞扬以及我对二胡的向往让我坚持了下来,慢慢地我也能像模像样地拉出一些曲调,感受二胡的旋律之美。在《春节序曲》、《金蛇狂舞》里,我  相似文献   

16.
二胡中音色的旋律流畅性和色彩性分别从歌唱的角度阐述,歌唱是人表达个人情感的最直白的方式,人们对声音的色彩的辨识度要远胜过二胡,流畅性的技能从人幼年时候就开始在语言表达上进行训练,语言的流畅性和色彩性从歌唱角度阐述更能让大家理解,这样的方式也是为了更好的领会无论是声乐还是乐器,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个人的情感.文章从二胡的节奏、音色、精神状态三方面进行辨析,运用声乐歌唱中的种种现象进行比对,通过这样最直接的方式让大家领悟二胡的旋律流畅性跟色彩性,也就是用最直白的方式解释最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二胡演奏艺术中揉弦和力度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它与音准、节奏等要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胡的揉弦和力度直接关系到艺术的表现力,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一定要重视它们。一、关于揉弦揉弦是指手指在弦上通过一定的动作反复运动使弦的张力和长短发生变化,从而使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只是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面目. 二胡绝对是一株大树紧紧抓握着泥土的根部.二胡奏出的声音,悲怆也好,苍劲也罢,哪怕偶尔欢娱一阙,都带有泥土的颜色与气息.那欢娱也透着苍凉.二胡的弓只一起,戛然一声,便让人的心不由自主地往内收紧,收成一枚标志的核,被二胡的气场浑然包裹、束缚.却又仿佛随时会膨裂开来,一腔情绪尽泻而出,澎湃成汪洋.  相似文献   

19.
李国松 《科学课》2009,(10):M0002-M0002
前年10月的一天,我听了一节课,课题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至今记忆犹新。 上课前,教师在讲台前放置了鼓、锣、琴、二胡等许多乐器。上课铃响后,师生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李国松 《小学自然教学》2009,(10):M0002-M0002
前年10月的一天,我听了一节课,课题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至今记忆犹新。 上课前,教师在讲台前放置了鼓、锣、琴、二胡等许多乐器。上课铃响后,师生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