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说     
《网球天地》2009,(8):22-22
0 除了纳达尔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在大满贯决赛中战胜过费德勒.罗迪克在大满贯赛事中对阵费德勒的成绩则是0胜8负,其中包括4场决赛失利。  相似文献   

2.
法网和温网连续两个大满贯决赛都被费德勒和纳达尔垄断,两个人各自守住了自己的强势区域,虽然费德勒在大满贯次数上遥遥领先,但他连续3年在法网败给了纳达尔,且无法让人感受到他在拉近和纳达尔的红土差距。与此同时,纳达尔却在草场上把费德勒逼到了悬崖边;而且,纳达尔的年龄优势预示着他和费德勒绝代双骄式的争斗还将延续好多年。  相似文献   

3.
《网球》2010,(7):32-38
这是纳达尔自2005年以来第一次在大满贯决赛中遭遇其他人——之前的全部都是费德勒。他换掉了对手,也换掉了战术,西班牙王后在包厢里见证了纳达尔的重生:他甚至换掉了所有的红土纪录,至于围绕他的那些困惑,家庭,膝伤都已经离他远去。第五次捧起火枪手杯,这并非是第四次的延续,他重生了。  相似文献   

4.
刘彤 《网球》2013,(10):26-30
纳达尔在美网决赛击败德约科维奇之后,他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第13座大满贯冠军奖杯。"13是个神奇的数字。"在赛后,心情不错的纳达尔说个不停,甚至在新闻官示意下一轮开始提问的时候还在侃侃而谈。记者们在不停地举手,终于那个意料中的问题如期而至——"你的大满贯冠军数仅次于桑普拉斯的14座和费德勒的17座,你认为你能赶超他们么?"纳达尔笑了,他长舒了一口气说:"让我享受现在吧,对我来说获得这一切已经超乎想象了。"  相似文献   

5.
穆雷来了     
金路 《网球》2008,(10):108-109
200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穆雷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大满贯决赛,这让英国球迷们等了很久。在他的晋级之路中,不乏罗德拉、德尔·波特罗、梅尔泽这样名不见经传的选手,更是在半决赛中战胜了刚刚登上世界第一宝座的纳达尔。在决赛中,他被费德勒  相似文献   

6.
黄舸 《新体育》2020,(1):62-63
2019年底,纳达尔重回世界第一宝座,拿到了两个大满贯冠军,大满贯冠军数已经达到19个,距离费德勒保持的纪录仅差4个。2020年,纳达尔很可能追平这项历史纪录。去年年初和年底,纳达尔的状态完全不同。这年1月份,他伤愈复出,在澳网决赛中被德约科维奇直落三盘击败,看上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到了11月份,纳达尔又一次摆脱伤病困扰,在戴维斯杯赛事中表现出色,以全胜战绩在马德里家乡球迷面前捧起了冠军奖杯。  相似文献   

7.
《网球》2008,(8):150-151
名誉球王纳达尔这套世界排名积分规则目前仍是合理的,费德勒仍是世界第一,那是因为他在前三个大满贯里都进了半决赛。即使纳达尔摸到了球王的椅子,即使他在冠军争夺榜上遥遥领先,他仍只能坐在台阶上仰望王位。545分,基本只是一站大师赛冠军的分数。因奥运年导致赛程调整,即使北美两站大师赛超越费德勒,纳达尔也只能在奥运会后登基。中国球迷和《网球》杂志有幸见证费德勒04年2月以来,每个月的王位纹丝不动,接下来,惊心动魄的王位之争将真正展开。  相似文献   

8.
在男子网坛纪录榜上,费德勒正在被全面超越,这个过程看起来太有戏剧性,却也是现实。2009年,费德勒拿到第15个大满贯冠军,超越了桑普拉斯,如今他与纳达尔同样以20个冠军并列榜首,紧随其后的乔科维奇刚刚夺得第18个冠军。但费德勒今年就要年满40岁,之前1华个月因伤没有参赛,他似乎已经不太可能夺得更多大满贯冠军,而比费德勒年轻4岁的纳达尔,以及比他年轻5岁的乔科维奇状态仍然处于巅峰,很有决心冲击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胡力涛 《网球》2011,(8):32-34
刚刚结束的温网男单决赛,又一次上演了“德纳决”——这是继去年美网决赛后在大满贯决赛中的第二次,但今年已经是第五次。虽然在德约科维奇今年令人称奇的成绩簿上,他也曾取得过对费德勒的三连胜,以及对穆雷的两连胜,但毫无疑问,对阵纳达尔的五连胜,才是塞尔维亚人本赛季登顶世界第一过程中真正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     
serra 《网球》2008,(8):40-45
纳达尔和费德勒的决赛在最后一刻下起了大雨,像是知道这是它们的最后机会,它们贯穿了黄昏和黑夜,也像是预知了这场伟大的决赛会汇集网球故事的所有情节。从2009年开始,中央球场会有一个新的屋顶,我们不再有7个多小时漫长而焦灼的等待,也不再有绵延了整个夜晚激动和彻夜难眠,这是温布顿的新世纪,是网球的新世纪。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场堪称伟大的对决都绝不会是一边倒的独角戏,纳达尔已经打出了他最好的草地网球,但还不足以颠覆费德勒王朝。费德勒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在别人看来已经是高水平发挥的情况下,他还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技状态。具体到这场比赛,这样的时刻发生在第1盘和第3盘"抢7"、第5盘挽救4个破发点的努力,以及接下来的纳达尔的发球局。这就足够了,一场大满贯决赛也不过是5盘3胜。  相似文献   

12.
火车 《网球》2008,(3):37-37
本届澳网云集8位大满贯男单得主和7位大满贯女单得主,ATP排名前32里的30位选手和WTA排名前32的选手悉数到场。男单选手来自32个国家,女单选手来自37个国家。假如费德勒无缘半决赛,而纳达尔夺冠的话,就将抢走球王宝座。最终,费德勒连续第15次打进大满贯半决赛,连续10次打进决赛的纪录被德约科维奇终结。05年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北京时间6月6日,法网男单决赛落幕,纳达尔以3比1的总比分击败天王费德勒,第六次捧起火枪手杯。他也比肩前辈比约·博格,成为法网男单夺冠最多的球手。同时,这也是他的第十座大满贯冠军奖杯。球王费德勒未能再度法网折桂,但他半决赛终结了德约科维奇的不败金身。  相似文献   

14.
对稍稍资深一些的网球迷来说,“四巨头”一定是他们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回忆,当然这段回忆到今天早已烟消云散了。第一次有这个称号出现,大约是2008年的美网之后,英国小将穆雷在法拉盛一举闯入决赛,并在次年将自己的世界排名冲到第二位。2008年的男子网坛是怎样的光景呢?费德勒是这座金字塔顶尖独一无二的王者,携43座大满贯奖杯傲视群雄;纳达尔有红土这片后花园,所以他的大满贯也有5座;乔科维奇在当年的澳网收获了大满贯“处女”杯;而穆雷虽然暂时挂零,却气势如虹……这一年,乔科维奇和穆雷都只有24岁,但在四大天王之外的一众对手,却已经不放在他们的眼里了。从此,世界男子网坛开启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四巨头”模式,ATP500分以上赛事的决赛里,几乎看不见他们之外的选手。  相似文献   

15.
赵月  崔一雄 《网球天地》2021,(3):104-107
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网球选手(Greatest of all time,简称GOAT)?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朋友的回答一定是:费德勒、纳达尔、乔科维奇。这个话题不管在什么时期都能带来关注和思考。去年在纳达尔用法网100胜及第13个冠军的头衔与费德勒并列大满贯冠军总数第一的时候,关于他们三人之间的讨论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胡力涛 《网球》2014,(3):113-113
转播今年澳网男单决赛打到一半时,我一直在想:纳达尔到底该不该退赛昵?由于纳达尔的腰背伤,这场比赛的水准已经明显不是大满贯决赛级别的了。纳达尔的发球只有120多公里的时速,但站位靠后的瓦林卡还是会一个接一个的回发失误。很显然,他没练过怎么去接这么慢的发球。不但没练过,而且连想都没想过。这是瓦林卡的第一个大满贯决赛,但他身后的团队有着丰富的大满贯决赛经验。但诺曼、卢瑟甚至费德勒加一块也无法帮  相似文献   

17.
燃烧的红土     
《网球》2006,(6)
假如费德勒没有夺得过法网冠军.他就永远无法超越拉沃和阿加西;假如纳达尔不能卫冕法网.夺得他的第二个大满贯,他就永远称不上是伟大。正因为如此.今年的法网不再像是一场乱局,因为两个惺惺相惜的对手,它的脉络将变得清晰起来,当然,无论是费德勒还是纳达尔,他们都必须随时提防半路杀出的红土掠夺者。  相似文献   

18.
赛事速递     
5月14-20日/大师系列赛汉堡站/245万美元/红土/德国汉堡上届冠军纳达尔(西班牙)/本届冠军费德勒(瑞士) 决赛输给费德勒后,纳达尔感言,"要输就输给费德勒",而他的81场红土连胜记录也戛然而止。也许,就是为了赢得与费德勒的对话,纳达尔才顶住了"拼命三郎"休伊特的进攻,九死一生挺进决赛。不过,休伊特的冒进着实让纳达尔惊诧。  相似文献   

19.
金路 《网球》2008,(3):70-73
费德勒和纳达尔在澳网的男单半决赛中先后被0-3淘汰,这可以说是近几年男子网坛最大的冷门。那么费德勒和纳达尔具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他们的对手究竟是哪方面有超人的表现,让不可一世的前两位种子先后惨败?在分析这两场比赛时,我们把重点放在破发球局上,因为那不仅是对阵双方技术实力的较量,也是战术智慧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较量。所以,我们特别关注这个时候双方的表现,并把重点放在了那几局费纳所有丢失的分数上,希望从这些分的争夺上探究比赛中不被人注意到的细节。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06,(4)
当纳达尔在迪拜以一记神奇的穿越将他和费德勒的交战纪录改写为3-1的时候,人们不可避免地联想到那个沸腾的90年代,桑普拉斯和阿加西34次决斗,有16次发生在决赛……我们开始想像费德勒和纳达尔会重新翻版那个年代,他们一个流畅一个热情,他们一个冷静一个奔放,他们的性格和早期的桑普拉斯和阿加西是如此相似,他们的技术风格也是如此针锋相对,他们会成为那样伟大的对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