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开篇语     
阎正 《收藏界》2010,(6):141-141
习书作画是很多人生活的组成部分,名家书画,顾名思义是著名艺术家书画,这里所指的名家,不一定是书画艺术家,譬如我们首次推出的王铁成先生是影视艺术家,朱玉成先生是工艺美术家,而谢天成先生则是专业书画家(另文解读)。今后还会继续推出如曲艺家、音乐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等,许许多多著名人物都将在书画领域殊途同归。这就是我们开创这一栏目的定义初衷。后面加上收藏二字,既不仅仅在这个栏目中展示名家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9,(3):186-186
大千先生生前忘年交好友,以画山水、荷花著称的香港艺术大师范子登先生评:张震先生画虎超妙沉雄、雄健泼辣,笔墨灵动,千变万化,在继善孖师画虎基础上,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3.
初春,我在北京燕京书画院院长魏连刚家做客,谈话间说到饰演周恩来总理的特型演员、大艺术家王铁成,王老师在大型宽银幕电影《周恩来》中饰演的周恩来总理惟妙惟肖,特别是演到周总理病危时,许多观众都留下了眼泪,可见艺术家王铁成的演艺功底。  相似文献   

4.
《中国钓鱼》2006,(12):41-41
今年10月14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周六,由北京新星环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拓普建材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迎金秋,‘拓普杯’首都名人垂钓邀请赛”在北京顺义区风景优雅美丽的合祥福地生态园举行。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先生、首都军界的几位老将军、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夫妇、葛存壮先生、王铁成夫妇及爱子、体育界老前辈年维泗、邓若曾及京城多位体育名记者应邀参加了这次祥和愉快的垂钓活动。  相似文献   

5.
鲁大东  张生贵 《收藏》2013,(2):30-31
博爱2012西泠印社的秋拍里又见署名"孙文"的《博爱》,在本文写完的时候拍卖还没有落锤,不知道谁又把"革命之父"的墨宝请回家了。已经记不清在拍场中见过几回"博爱",如果都是真迹,那就不由让人质疑中山先生在"博爱"上的不严肃。也难怪,先生在书法上并不当行,似乎是政治需要,给中外人士写来写去也总是不超过四个字——"天下为公",或者,"悄暖",这对模仿者来说似乎没什么技术难度。中山先生的书法,不论真伪,近几年拍价从几十万乃至攀到上百万,虽然时有流拍,但对制作者来说,实在称得上是小投资,高回报。不过有的时候,某些人也确实不够敬业,比如你总会看到一些少  相似文献   

6.
“爱是永存的,爱是永远不会有缺陷的。”这是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的名言。  相似文献   

7.
王永林  徐建融 《收藏》2011,(6):32-37
书画鉴藏家王永林新著《书画鉴藏探要》(图1),近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与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萧平、徐建融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对中国书画的创作、鉴定、收藏以及市场等方面进行评析;从"创作"这一根本源头,推及"鉴定""收藏"与"市场"的实际层面,对书画的价值评判、鉴定实务、市场态势、发展趋向都作了精辟的研判。本刊在此摘取王永林与徐建融先生关于谢稚柳书画辨伪的对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高台吟 《收藏界》2013,(7):109-110
蒋为民先生是著名的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荣宝斋画院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高研班执行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中国翰墨缘书画院副院长。他画路广泛,涉足人物、动物、  相似文献   

9.
刘书源 《收藏》2014,(3):168-169
北京保利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12月1日正式开拍,此次拍卖会汇集了众多名家名作,其中任建业先生的代表作《崇山烟云图》首次参拍,即以109.25万元高价成交,引起了书画收藏行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08,(9):175-175
殷立宏 1966年出生,字瑞雪,号一木,极深。中国美协会员、北京工笔画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班学历。为学者型、学问型、学术型画家。对古代谢赫、张彦远、王维、石涛,以及近现代画家黄宾虹、潘天寿、吴冠中、潘公凯诸先生学术观点及画学的研究有颇高的个人建树。  相似文献   

11.
萧平  王永林 《收藏》2011,(10):42-49
书画鉴藏家王永林著《书画鉴藏探要》,以与著名书画家及书画鉴定家萧平、徐建融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对中国书画的创作、鉴定、收藏以及市场等方面进行评析,从"创作"这一源头,推及"鉴定""收藏"与"市场"的实际层面,对书画的价值评判、鉴定实务、市场态势、发展趋向都作了精辟的研判。本刊在此摘取王永林与萧平先生关于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书画辨伪的对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若水 《收藏》2015,(5):22-23
1918年10月,翰林出身的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其实他不但是位政治家,还是一位书画大家。笔者曾有幸得见一位收藏家收藏的徐世昌手札及指画作品。手札(图2)曰:子范先生有道:蟾光皎洁,桂影扶疏,一年好景,此宵独胜矣。顷承尊刺并惠及马乳,俟冰  相似文献   

13.
宋杰 《中国钓鱼》2005,(9):71-71
可能和本人从事的工作有关,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的名言“爱是永存的,爱是永远不会有缺陷的”,在多年前我就有耳闻。王铁成同志的爱有二:一是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事业,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台和影视屏幕上栩栩如生,特别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形象,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二是他把爱给了他智障的儿子王蔚平,这是演艺界的同仁们有目共睹的。他的“舐犊情深”确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典范。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08,(3):172-172
当代著名学者,书画鉴赏家、旧法家、博物馆学家,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杨仁恺先生,于2008年1月31日5时25分在沈阳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15.
祖爱民 《收藏》2007,(7):100-101
数十年来,我除了从事书画研究创作之外,还收藏了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孔小瑜先生为我作画,赖少其先生题跋的合璧作品《熊猫竹子》。30年来,我很少展视它,而是把它放入画盒,锁在保险柜里,一者怕丢失,二者担心冷热干湿的天气变化及虫子对画卷的伤害。它宛若一位沉沉睡去的美人,我不忍心去惊扰它。  相似文献   

16.
董三军 《收藏》2013,(9):32-40
徐悲鸿先生既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6,(3):187-187
尹沧海:又名老沧,1966年出生于安徽省潇县,自幼酷爱丹青,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2003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艺术史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范曾先生。现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客座教授、九三学社社员。  相似文献   

18.
李烈初 《收藏界》2011,(4):100-103
愿好画家留名后世 黄宾虹好为画家立传,我曾看过他写给杭州书画收藏家叶梦庚的一封信:"先生久居湖上(指杭州),耽心书画,于近现代书画家颇为熟知。望能一一介绍,发幽阐微,以防书画家之声望年久泯没也。"我还看到他在一幅王云(竹人)画的《桐荫高士图》上题字:"竹人老画师所作笔墨酣畅,形神兼备,钦佩!钦佩!"  相似文献   

19.
万君超 《收藏》2014,(10):27-31
邓以蛰先生(1892~1973年,字叔存,号钝庵)不仅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美学家,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书画鉴藏家。在他的古书画藏品中,除了高祖邓石如的书法作品大多是家族传承外,其他的古书画均为平生节衣缩食购藏,而其中尤以元代书画居多。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鉴藏家,眼光独具,学识超群。已故著名国学大家朱季海先生曾在《朗润园读画记》一文中说过:至于以毕生之好聚于元画,讲求之精,收藏之富,就我平生所见,当推邓叔存为最。"邓先生的收藏品位和考鉴文章告知此道中人:  相似文献   

20.
李烈初 《收藏》2012,(13):30-39
李烈初先生的《岁月留痕书画中》(上)刊发于本刊2012年第5期,作者从"纸、绢""墨、色""印章""痕迹"4个方面对书画鉴别作了经验之谈,娓娓道来,内容充实,读来轻松、有益。相信您继续读完下面的内容,在书画鉴别知识方面定会有所长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