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雁子 《收藏界》2010,(11):124-127
2009年3月28日,赵月汀先生的世华艺术馆开馆,举办了古陶瓷"百壶珍藏特展",震惊了中外收藏界。展品的年代从公元前3900年的新石器时期崧泽文化时期到南宋5000年间,窑口包括越窑、邢窑、定窑、龙泉窑、磁州窑、宣州窑等,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的窑口。专家们说,任何一个博物馆都不能像他这样一下子拿出108只精品古陶瓷壶。  相似文献   

2.
王继锋 《收藏》2006,(4):66-67
近年笔者在收藏古陶瓷过程中,收集到几十枚古权,铜、铁、陶、瓷、石等材质均有。铜质古权以元代最为精致,瓷质古权期以明代的最具艺术魅力及研究趣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14,(1):6-6
谈曙君 1962年出生于古阳羡陶瓷世家,自幼酷爱书画及陶艺,从小兄妹随母亲制陶、制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遽华,l983年进入紫砂二厂做技术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搜寻中国象棋古棋具中,偶然结识陶瓷研究家浙江陈先生,陈先生家藏一副元代青花、釉里红棋子(蓝方青花、红方釉里红,全副完整,见照片1)。经我们共同研究认为该棋子在国内乃是首例,对于研究元代象棋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说一说元代青花瓷。众所周知,元代青花研究的奠基人是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助理波普先生(JOHN ALEXANDER POPE)。 1952年,他发表的《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所藏一组中国瓷器》,把传世的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中的14世纪青花(即元青花)辨认了出来,从此元…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14,(11):F0002-F0002
河南省南阳市人。1981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4年10月转业至河南省外经委办公室工作。从年轻时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品,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各类文物艺术品,藏品以元代以前的中原地区的古陶瓷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6.
杜文 《收藏》2011,(1):40-47
陶瓷人形壶是唐宋古瓷中的罕有造型,形象生动,堪称同时代壶具中的精品。对陶瓷人形壶的系统研究,仅见近年南开大学刘毅先生撰有专文。本文试对陶瓷人形壶在唐宋时期的兴起和演变加以归纳和梳理,并解读其内涵与民俗背景。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成都和重庆的古玩市场,有时会见到一些壶、瓶、盏、炉等造型的绿釉和黄釉瓷器。因为绿釉的表面常泛出银白色,所以有的古陶瓷爱好者认为它们是汉代绿釉陶器,有的虽然能从造型上看出它们属于宋代器物,但是对于它们的窑口却一无所知。其实这类绿釉和黄釉瓷器是宋代四川广元窑产品。根据窑址发掘与调查材料,以及我个人所见的实物标本,本文拟对宋代四川广元窑的绿釉和黄釉瓷器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有关古陶瓷研究者能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张佳宏 《收藏界》2013,(7):128-131
我国北方著名的青瓷窑口位于陕西省耀县的黄堡镇,古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宋代、金代、衰于元代。耀州窑所生产的古陶瓷品种较多,有黑釉、红釉、白釉、绞胎釉、三彩釉、青釉等,工艺有绘画、印花、刻花、划花、剔花、  相似文献   

9.
张佳宏 《收藏界》2012,(10):129-132
一、古陶瓷鉴定的现状古陶瓷鉴定是古陶瓷收藏和投资的基础,古陶瓷鉴定的现状之混乱令人堪忧,商业欺诈和纠纷屡屡发生,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勇敢地面对古陶瓷鉴定行业所出现的问题,其中有鉴定方法的问题,也包括鉴定专家的问题,鉴定方法的问题是造成目前鉴定现状混乱的根本原因,专家在其次。古陶瓷鉴定方  相似文献   

10.
(四)明晚期青花题记、款识和笔画特征及其演变例1,嘉靖青花龙凤纹尊(故宫藏)双圈款"大明嘉靖年制"(图4-1)。例2,嘉靖青花云龙纹梨式壶(同上)双圈款"大明嘉靖年制"(图4-2)。例3,嘉靖青花  相似文献   

11.
古陶瓷收藏热方兴未艾中国是陶瓷大国,英语“中国”就与“瓷器”同意。古陶瓷民间收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研究著述十分丰富,大收藏家不胜枚举。当代中国民间古陶瓷收藏活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古陶瓷品种繁多,常使人良莠难辨;古陶瓷收藏的专著和文章大量涌现,各种鉴定培训活动层出不穷;民间建立的陶瓷藏馆不断增多,有些已  相似文献   

12.
张佳宏 《收藏界》2012,(12):118-119
有很多古陶瓷爱好者在鉴定古陶瓷的真伪时喜欢看古陶瓷的气泡,甚至很多专家还在用气泡为古陶瓷断代,比如他们常常说汝窑的气泡是"寥若晨星"。古陶瓷鉴定的先辈耿宝昌先生的恩师孙瀛洲先生在《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中云:"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  相似文献   

13.
张佳宏 《收藏界》2013,(2):94-97
我们一再提醒古陶瓷爱好者和收藏者要本着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和鉴定古陶瓷的真伪,对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鉴定方法和鉴定结论不要轻信。古陶瓷鉴定是一门传统的学问,长久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停留在对古陶瓷的记载和表面特征的描述方面,也就是传统的眼学,  相似文献   

14.
张佳宏 《收藏界》2013,(1):104-107
要搞清楚古陶瓷的鉴定问题,首先有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要搞清楚。比如说何谓鉴定?何谓陶瓷?何谓古陶瓷?何谓古陶瓷鉴定?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如果不搞清楚,古陶瓷的鉴定就无从谈起。鉴定:鉴定者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找出可以对被鉴定物进行定性定量的物质以及科学的数据,从而对被鉴定物做出鉴定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13,(9):9
谈曙君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紫砂艺术大师1962年出生于古阳羡紫砂世家,自幼酷爱书画及陶瓷,从小兄妹随母亲制陶、制壶。谈曙君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遽华,年进入紫砂二厂,从事技术评定工作,1985年自创宜兴君陶居工艺品制作中心(原紫砂工艺厂内),  相似文献   

16.
牟晓林 《收藏》2010,(12):39-43
20世8E90年代初,陶瓷收藏曾一度被收藏家们当作“冷门股”,古陶瓷市场交易数量少,交易额偏低,甚至时常出现瓷器打包买卖的情况。随着古陶瓷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慢慢被认识,2000年至今的短短十年里,古陶瓷在各大拍卖会上屡创天价。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7,(6)
正2017年5月6日上午,皇朝遗珍古陶瓷实验室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无损检测古陶瓷断代技术方面达成合作协议,这是皇朝遗珍古陶瓷实验室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后,又一次在古陶瓷无损检测断代技术上实现突破。去年11月28日,经皇朝遗珍实验室鉴定的南宋修内司官窑海棠瓶在香港拍出8000万港币,引起古  相似文献   

18.
张佳宏 《收藏界》2013,(4):112-115
所有古陶瓷的胎都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本文将系统介绍我国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的瓷器眙的不同特点,同一窑口不同时代胎的发展变化过程,从本质上了解古陶瓷的胎体对于鉴定古陶瓷的真伪、窑口、年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曹淦源 《收藏界》2012,(12):55-59
近几十年古陶瓷界研究空白期(明正统、景泰、天顺)瓷器取得可喜的成果,曾被历史尘封的空白期瓷器,如今重现光华。这一时期青花彩绘俊逸洒脱,所谓的"空白"原本丰富而绚丽,尔后还得到弘治民窑如火如荼的薪传。饶有兴味的是这两者的艺术特征又可以追溯到元代。我们把三个时期的青花瓷的器物造型,以及装饰纹样的题材、布局、构图、式样、  相似文献   

20.
古陶瓷釉面开片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掌握开片的形成原理和各种陶瓷开片特点,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关开片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陶瓷釉面的裂纹。根据开片形状的不同特点,开片有着不同的称呼。小片细碎的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