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混合弱酸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PH值计算、终点误差计算,分步滴定判据是三个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对混合弱酸滴定的这三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简便计算的手段,获得了EDTA滴定金属离子的最高酸度(最低PH值),从而避开了解高次方程的麻烦和查表时先近似处理的过程。给出了EDTA能配位滴定的金属离子的最高酸度,并与文献值进行了对照,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张付清  赵巍 《天中学刊》1999,14(5):83-83
酸碱滴定是中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基本操作之一.在酸碱滴定中最重要的是估计被测定物质能否准确地被滴定.滴定误差的大小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①指示剂的选择,②操作错误.本文着重阐述这两个问题.以供实验教学参考.1酸碱滴定时适宜的指示剂之选择在滴定过程中怎样根据PH值的变化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直接影响着满定的准确度.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重要原则是:①指示剂的变色点(PH值)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部分,②指示剂的变色易被操作者观察.表1列举了酸碱滴定时常用指示剂的变色点.表1常用指示剂…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滴定百分数与氧化剂(或还原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导出了滴定过程,体系电位E值变化与之间的新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酸碱平衡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对多元酸 (磷酸 )的滴定体系进行处理 ,准确计算了其滴定过程中溶液的 pH值 ,并绘制出其滴定曲线 .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根据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等衡推导出用NaOH滴定多元弱酸H3pO4的终点误差公式,然后利用终点误差公式计算出滴定过程中各点的pH值。由于该法考虑问题较为全面,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近似,所以计算出的结果消除了常规计算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反常现象,尤其是在化学计量点附近。  相似文献   

7.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8.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9.
从动力学角度,讨论了影响强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的释放速度,计算了动力学影响所引起的转化率,理论极限,并对不同PH值下的转化率进行了比较,为减少滴定误差进行了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氧化还原滴定过程的讨论,依据滴定过程中氧化剂(或还原剂)浓度的变化,推导出体系电位E值与滴定百分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酸碱滴定过程中在不同滴定分数时的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建立了一元强酸碱、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及强酸滴定一元弱碱的滴定曲线方程,并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酸碱滴定曲线的计算,历来都是采用隔离法即是根据酸碱滴定的类型,在滴定过程中的各阶段,依据被滴定溶液的组成和性质,确定计算公式,然后求解并计算出被滴定溶液的PH值。本文采用综合法,从滴定体系的质子条件(PBE)出发,推导出一个系统的计算公式。运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滴定过程中各点的溶液氢离子浓度,然后计算出PH值。 强碱滴定强酸溶液综合计算公式: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溶液综合计算公式: 强碱滴定二元弱酸溶液综合计算公式: 关于综合计算公式的求解,可以通过笔算近似处理求值,更便于编出计算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求解。  相似文献   

13.
中和滴定的滴定终点 ,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那么是否任何一种指示剂都可作为某一中和滴定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呢 ?事实并非如此。也就是说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是有一定原则的。下面以0 .10 0 0 mol· L- 1Na O H标准溶液滴定 2 0 .0 0 m L ,0 .10 0 0 mol· L- 1的 H Cl为例来加以说明。这一滴定的基本反应为 :  Na OH HCl Na Cl H2 O在这一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 p H值的变化可分以下四个阶段来考虑。一、滴定前 (消耗 Na 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0 )这时锥形瓶中只盛有 2 0 .0 0 m L0 .10 0 0 mol· L- 1HCl,故溶…  相似文献   

14.
准确滴定的判据是分析化学滴定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它是进行滴定分析方法建立与评价的依据。笔者依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知识点的前后衔接性,将络合滴定和质子酸碱滴定均作为酸碱滴定来处理,抓住化学定量分析的允许误差要求不大于0.1%,依据滴定终点溶液各组分的浓度特性要求,引导学生推导准确滴定与分步滴定的判据,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文献在酸碱滴定,络合滴定中多采用林邦误差公式进行终点误差计算,文献用林邦公式计算了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陈兴国等在沉淀滴定中也推导出林邦公式,但其仅讨论了莫尔法的终点误差计算。本文探讨了两种银量法(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的终点误差计算。  相似文献   

16.
在酸碱滴定分析法中,强碱(酸)滴定弱酸(碱)的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大小,与弱酸(碱)的强度及浓度之间的关系,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从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概念出发,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应用于定量描述酸碱滴定分析的可行性确定和一元弱酸(碱)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计算。对灵活选择分析方法和酸碱指示剂提供了可靠依据。一元弱酸(碱)体系滴定分析的可行性,通常采用KC(?)10~(-8)来描述,一般来讲,这是符合滴定分析要求的。而对于一些强度较弱,或浓度较稀,即KC<10~(-8)的酸(碱)体系滴定分析的可行性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计算,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从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概念出发,推导出了它们与酸(碱)的强度和浓度之间的定量公式,并进行了一些有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滴定分析法因自身特点与优势仍然为化学工程最常用定量方法,因其应用的广泛与重要性,化学高考中创设情境化命题时经常作为素材,是中学生学习难点和考试重点.四大滴定分析类别原理有共性,学生需要理解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核心;滴定在复杂情境中有4种分析方式,要明确将复杂体系转化为直接滴定的实验步骤;滴定实验分为4个阶段,在试题呈现时需要学生能够判断考查阶段;滴定试题有4个常见考点,需在备考中归纳整理.有关四大滴定分析的中学化学问题深化探讨,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提升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因为不同的滴定速度对各种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所造成的操作误差不同,所以本对各种滴定分析方法用三种不同的滴定速度进行了反复的滴定实验,根据准确度的要求得出各种滴定较全盘的滴定速度,从而降低滴定操作误差,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酸碱滴定中PH值的计算,理论终点的确定以及指示剂的选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虑了副反应的影响,建立了沉淀滴定终点误差的林邦公式,它特别适用于计算复杂体系的沉淀滴定终点误差,为提高沉淀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