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黄初 《今日科苑》2006,(10):73-74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资源大省,城镇化发展相对落后,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黑龙江城乡经济发展应该选择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资源性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冯亮能  夏兰 《科技广场》2006,(10):113-11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及质量与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直接相关,在江西这样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搞好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无论从规模来看还是从质量来看均不容乐观。本文对江西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培训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对我省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培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百万农民大培训“川军”品牌叫响全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民工潮”的主要源头。现有人口8700万,农业人口680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8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科技致富任务十分艰巨。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结合四川实际,以推进农民知识化为重点,以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大力开展百万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是保证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多的劳动力沉淀在农村,不仅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业的规模经营、现代化进程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从内部和外部阐述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趋势和流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提出了独自的看法,对本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文化创新与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营造国民待遇新制度体系、实施就业经济工程、国际劳务市场一体化、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等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战略与行动方案,为各级政府及部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秸秆发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券是能源资源小省,却是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在电能逐年缺口的情况下,江苏积极探索秸秆的开发和利用.到2009年底,江苏有12家并网秸秆发电企业,但其中10家亏损.本文通过若干调查以及资料、数据分析,认为企业亏损根源在于秸秆发电项目的建设成本高、原料供应不足、秸秆到厂价格高、企业用电和维护成本高.同时给出了关于江苏秸秆发电的合理化建议:慎重投建秸秆发电项目;重视农村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强化秸秆收购工作;加强秸秆发电技术及设备研发等创新能力的建设;秸秆发电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农业人口比例高、农业在业劳动力隐性过剩,形成了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关系农业、农村、农民的大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能否缓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稳定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全局性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2004年.我国农村有2.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仍然在以一定的数量在递增.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严重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加世贸组织后农贸市场的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步加深,有序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作为人口大省,安徽省的人口基数较大、流动劳动力较多,研究劳动力流动对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选取安徽省16个地市2011-2021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据此,从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制度、集聚优化劳动力资源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广校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就农广校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培训模式、开展特色培训、打造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品牌及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是保证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多的劳动力沉淀在农村,不仅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业的规模经营、现代化进程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从内部和外部阐述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趋势和流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亮点一 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内容]2007年,全市中职招生58 235人(含技工9 723人),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4.6万人的全年招生任务,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4万人次,向非农产业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毕业生和经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5.8万名,有61.2万人次接受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转型开始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创新大省,具有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基础与现实需求,对其进行全方位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在对1800多个农户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看,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客观经济现象。劳动者的家庭身份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是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大危机正疯狂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企业倒闭或破产,民工失业,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悄无声息中滋生暗长。安徽是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省,有2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如何解决好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省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迫需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严峻形势,积极探寻解决我省农村劳务输出策略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给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指出了盲目向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所产生的不利后果,阐述了农民培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环节之一,并就如何开展农民培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否突破当前徘徊不前的困境,并取得新的突破,将直接关系着我国新世纪战略的蓝图能否如期实现.而要摆脱当前困境,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想进行调整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琼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8):105-107
当前经济形势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重大挑战.针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政府服务不到位、有关制度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不充分、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快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道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20.
苏中义 《今日科苑》2007,(12):11-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基数大,且供给不断增加,到2006年我国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已达到60012万人。而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过度;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减少;乡镇企业劳动力吸纳程度的降低;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断减少,致使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只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