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是西美尔?——整整一个世纪以后,当欧美学界对这位曾经被历史长期冷落的犹太人及其学说倍加关注之时,这自然成为一个横亘其中的疑惑。在古典社会学关注建制性社会现象的“宏大叙事”的阴影之下,作为一名“另类的社会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语),西美尔——尽管毋庸置疑地身为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依然无法摆脱被恢宏的历史叙述所遮蔽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描写与叙述写人物通讯应该着力刻画人物形象,这种刻画应是生动深刻的形象描写,而不应该是一堆事件的罗列和堆砌。穆青、陆拂为写的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初稿的第一小节有一长段叙述,介绍“老坚决”名字的由来:他在土改中如何坚决,反霸中如何用一条绳子捆上了十二个土匪……这些叙述象流水账一样,读起来很沉闷。作者在反复修改中进一步认识到,这篇通讯要着力描述“老坚决”营造防护林时那种不屈不挠的“坚决劲”.而开头那一段长长的叙述象一条“前胡同”,把重要内容挡在后面,读者走  相似文献   

3.
蒙特卡洛。我国围棋女将谢军以悬殊比分卫冕成功。仅隔一天,记者段被写的通讯《新绷的弦奏响美妙的乐章》,将历时22天的卫冕战置入一个宏大的时空背景下书写,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引发读者关注的还不仅是谢军输赢本身,而是蒙特卡洛对中国的意义。难怪新闻界不少人把殷被称为“神写”谢军“第一笔”。我感到他的成功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新闻同行学习。其一要“身”入更要“心”入。这是一位老记者讲过的话,这也是殷波“神写”谢军成功的原因之一。1991年10月,殷波曾作为谢军夺冠战的“随军记者”,“身”入“前沿阵地”──马尼拉。用他…  相似文献   

4.
张瑛 《出版参考》2007,(5X):41-41
《果魂》(花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是作家罗瑞,经过十余年调查采访而捧出的一部报告文学力作。作者叙述了家乡高州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三高”“大农业”的成功之路,刻画了带领家乡人民走上致富之路的黄春藻、周仲伟等好干部。简言之,《果魂》是写“三农”之“魂”,写为官之“魂”。  相似文献   

5.
段新勇 《青年记者》2009,(14):41-41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所谓新闻中的引语,即是新闻写作时插入采访对象或有关人士的话。现在,不少记者和通讯员写新闻,一般只知道叙述事实,却不习惯或不善于运用引语,往往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这也是当前新闻写作有待改进的一个课题。殊不知,新闻写作虽然强调客观地叙述事实,但并不排斥引用采访对象或有关人士的话。倘若新闻中用上必要的引语,有时会产生种种积极的作用。突出的一点,写作时巧用引语,等于给新闻中撒进了“味精”,可以使通篇报道有了“鲜味”。这里不妨举一例。本来会议新闻常常写得死板,年复一年大体上是一个“模式”,不是堆砌些“隆重召开”、“气氛热烈”之类的形容词,就是排列大串名单,写些“会议认为”,“会议指出”等等套话,让人一看就兴味索然。可是,如能巧用些引  相似文献   

7.
郭继强 《视听》2023,(3):107-109
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讲究叙事的技巧和策略,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空、人物叙事功能四个方面突出晚会的特色。该系列晚会巧妙设置叙述者,干预推动节目发展;利用多种叙述视角,增强节目内容的感染力;构建叙述时空,展示宏大文化内容;关注人物叙事功能,彰显节目深意与内涵。“奇妙游”系列节目应继续保持节目的叙事特色,并树立创新意识,优化故事情节内容,注重受众感受,以促进自身节目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谈起新闻写作,有的同志说,写新闻,不像写小说,把一件事情告诉读者就够了,不必讲究写出什么形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是叙述事实,有些新闻可以这样写,但是要把它写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就做不到了。有的同行又说,“新闻报道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而客观事物是千姿百态的。要把这个千姿百态夏映出来。真是难上加难啊!”当然,也有的同行掌握了一套“看家”的本事:写戏剧演出是“婉转动人,妙不可言”;写音乐演奏是“美妙的乐章。动人的旋律”;写现场又是“场面极为壮观,实属罕见”……这些形容词虽然是前人创造的结晶,但毕竟没有具体描写出报道对象的形象,而且用得多  相似文献   

9.
最近,学习胡乔木同志多年前写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很有感触。胡乔木同志在文中说:“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可惜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学会用事实说话这方面,仍然做得很差。去年初,乔木同志在给新华社领导同志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出了“新闻总是要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意见。由此可见,在新闻界深入地议一议这个问题,对促进我们新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七八年前,我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不久,从报上看到一篇短文,短文很短,却对我触动很大,它教会了我采写人物通讯的最关键的一个方法。文章叙述的是一位美国作家年轻时经历的一件小事:作家当年自以为是个有着非凡洞察力的了不起的“写家子”,他打算写一本了不起的书,需要到那些穷困潦倒而又无所进取、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当中找一个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1.
文化新闻要善于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新闻中的描写,就是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受众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鲜明的印象。与叙述相比较,叙述主要反映文化新闻的“真”,描写还要捣示文化新闻的“美”。 (一) 文化新闻不论描写舞台艺术形象,还是描写艺术工作者本人,只要抓住人物特点描写,写得有细节、有情趣,就会取得特殊的效果。《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就是文化新闻中人物描写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文明,始终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线索。从古代王朝史到近代革命史,再到现代奋斗史,农村与农民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巨大背景。而乡土文学也一直以其或宏大或细致的视角叙述着农业文明的发展和变化,见证着泱泱中国的荣辱和兴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诗的大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诗经、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因为能唱而得到了广泛传诵。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虽然不能入乐,但也讲究“律动”。俄国有位文学爱好者写了一个叙述句:“有个银元落在了地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写得不够生动,于是他这样改道:“有个小银元从桌面滚了下来,落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句子用了个把简单的动词和象声词,有了动感,有了音律,有了生命力。由此看来,音律之于诗,是与生俱来的“胎记”;音律之于其他文学作品,既是内在情感的感性显现,又是赋予其活力的重要手段。同…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四种叙述视角 新闻的叙述视角.是新闻作品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叙述视角一经确定,就决定了哪些素材被选择采用、被思考如何采用.哪些被放弃掉;也就决定了新闻作品“写什么”和“怎么写”。视角不同,所见所闻不同,新闻作品传递的信息数量与内容都会有所不同,读者据此得出的关于新闻的判断也将不一样。所以,新闻作品的视角妥当与否,独特与否,是关系到新闻作品质量、关系到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有些同志写新闻,不注意使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名词、动词,而喜欢使用形容词;在修辞上,不注意客观叙述,却热衷于不着边际地比喻,结果弄得稿件空洞无物,套话连篇。以导语的最后一句话为例:不是“受到了”,就是“被誉为”,而且,这“受到了”和“被誉为”后面又有着特定的套式——“受到了”:“上级的好评”;“大家的称赞”;“普遍欢  相似文献   

16.
四、抑扬有致,一波三折。言论对事件的叙述要新颖含蓄,出其不意,给人们一些新鲜感,不能坦露无余。选入中学课本的一篇言论《虎皮鹦鹉之死》 (作者张雨生),其中叙述虎皮鹦鹉死掉的情节就颇有技巧。文章先写: “那只漂亮的鹦鹉,我是知道的。隔着窗子,我常常醉心欣赏它的歌唱”。美好欢快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汤”。接着说鹦鹉逃掉了,“主人痛心,我也惋惜”,写得感情沉重,这是一“抑”。笔锋一转,写“鸟归林、鱼入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这又是一“扬”。最后写出鹦鹉饿死在林子里,于是慨叹:  相似文献   

17.
通讯叙述的直接性,主要表现在顺叙,然而这并不排斥通讯结构上对于“悬念”、“蒙太奇”等表现手段的运用,尤其是倒叙。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中间、后面发生的事情的片断提到开头处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它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它除了将个别部分提前外,其余部分的叙述跟顺叙没有多少差别。作者采取倒叙的方式,都是表达上的需要:或为了表现主题;或为了结构的变化;或为了造成故事的波澜。也就是说,选取倒叙的方式,要从通讯的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倒叙而倒叙。这种倒叙方式,又传统地称之为“倒插笔”。  相似文献   

18.
郝保红 《大观周刊》2012,(9):221-221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就艺术作品而言,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音乐、美术,都是比较强调含蓄这一表现手法的。新闻与艺术作品当然有所区别,它强调用事实说话,凭借对事实的客观叙述来吸引人。在写法上,提倡“一杆子到底”。这与含蓄似乎沾不上边。其实略加思索,觉得并不矛盾。因为写新闻和写其它体裁的文章一样,总是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描绘、记述,或逻辑关系的推理,来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或一个观点的。怎样使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写得较好的体会文章,既有实践经验的介绍,又有理论方面的概括。作者认为,写好农经报道,关键是寻找并挖掘“兴奋点”———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进而兴奋的新闻事实、与读者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农经报道写作的“通病”往往是把新闻淹没在对工作的叙述中。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作者提出了“拽出来”、“拎起来”、“抽出来”、“分开来”四种方法。这些经验之谈,对改进其它行业的报道,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