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振广 《师道》2013,(10):39-40
没有雨露,就没有百花的芳香;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老师,就没有我的成长。时光荏苒,许多人与事都淡忘了。但是,有三位启蒙老师在我脑海中记忆犹新,久久不能忘怀。第一位是书法的启蒙老师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教我《语文》和担任班主任的是周天明老师,他写的字刚劲有力,笔划活泼,潇洒自然,是写字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2.
六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她说她上初三的儿子最近表现有些异常:“我儿子在一所私立中学读初三。因为学校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寄宿,虽然百般不情愿,他还是去住宿了。初一初二还比较顺利,没出什么大事。可是上初三后不久,他就向我诉苦说班上氛围不好,有几个男生欺负他,经常笑话他,他不想到学校,想在家自学。我不同意,劝过他好多次,可是他就是不上学。班主任也动员过好几次,但没办法让他回心转意,半年多来,他一直呆在家里。现在要填报志愿了,离中考时间也不远了,班主任到家里来劝他回去上课,可他就是不愿去,他说在家里也能复习好。他画画…  相似文献   

3.
三次家访     
小陈是我班上的一名男生,学习成绩挺好,但是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升入初二后的一天,他突然不辞而别辍学回家了。据学生们反映,他并没有向别人表示过自己不想上学的想法。只是最近,他心情看起来好像不太好,问他什么话也不说。作为班主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疏忽了这个过去一直认为很省心的孩子,我决定亲自到他家里去一趟,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权秀贤 《福建教育》2022,(26):16-17
<正>作为班主任,在陪伴班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愈发感觉适当而正确的异性交往对其顺利度过青春期以及今后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正确认识中学生异性交往【镜头1】羞涩的小清来找我,她谈道:“老师,我究竟应该怎样与异性交往啊?我从心里非常排斥男生,不敢也不愿意同男生讲话,而且我身边的女同学曾因早恋成绩下滑。妈妈反复教育我,不能早恋。前几天看到一件事,更难过:一名男青年在论坛里发帖求助,说他27岁了还未谈过恋爱,不是人长得丑,是从来就没和女生聊过天,导致现在无法和女生正常交往。他说他升入初中后,家里人就不让其与女孩子一起交流,渐渐地他就只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看书,而且人也比较孤僻。现在每次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他见了一面就跑了,因为害羞,  相似文献   

5.
作家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孩子们都有一颗天真、幼稚的心灵,它需要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而给予孩子们阳光和雨露是教师的责任。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时常留心去寻找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赞赏孩子的每一次尝试。在一次教四年级学生做人物发型设计的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剪出的发型较单一,少有造型新颖的作品。我在巡视指导时发现一个学生正往抽屉里塞放一张剪纸作品。于是我请他把作品拿出来。他十分不情愿地一边递出作品,一边小声地嘟哝着:“我剪得很丑”。我一看,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6.
如何对待学生的想法、困难、疑问和行为?我根据素质教育的理论,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取得教师与学生协同一致,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想学生所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班主任来设法调动。但是,学生一般不愿向老师暴露自己的思想,班主任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其内心世界,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一个初一新生人校后,总是主动擦黑板、抬水,关心班上的其他事情。他小学操行评语较差,他想变好?还是……两星期后,我找他谈心,请他谈谈上初中的打算。他说,我小学表现并不好,上初中要变好,还想…  相似文献   

7.
纵容错误     
我读小学时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那是一种享受—只要不是阴天,总有阳光从窗口斜射进来,照在身后的墙壁上,那时,穷学生是不可能有手表的,于是,墙壁上就有了我悄悄刻下的印记,只要扭头看看阳光的明暗界线接近哪一道印记,就知道快要上课或者下课了。好多次,我能在下课前的几秒钟小声通知同座:“喂,要下课了!”有同学向班主任举报我损坏公物。班主任没有批评我,反而表扬我聪明,鼓励我经常搞一些“土发明”。他纵容了我的错误。许多年后,我也当了老师,在教学中发明了许多“土办法”,屡屡奏效。比如,我教学生把“都、不、很、最”四个副词当作“试…  相似文献   

8.
刘丽 《广西教育》2012,(1):55-55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何让学生像小树那样茁壮成长呢?笔者认为,要让爱化为雨露和阳光。  相似文献   

9.
蒲晓方 《广西教育》2007,(7B):94-94
我是化学老师,初三年级才接任班主任,开学后不久的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小嘉的母亲打电话给我,说小嘉两天不回家了,请求我帮忙。于是我打了很多电话问那些跟他关系较好的学生,他们都说放学后很少跟他在一起,他也很少透露自己的心思。最后我请两位责任心较强的男生在一个没装电话的同学家里找到了他,俩人玩网游正起劲儿呢!那孩子家里没有大人,非常自由。第二天我找小嘉谈话,问失踪两天不怕父母着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个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回母校探望,拜访了校长、任课老师,唯独没有去看他的班主任。原来,这个学生在校时,有一次班主任没收了的玻璃球,当时老师向他讲清道理,他从此也就不再玩了。可是后来,他看到老师的孩子玩的玻璃球正是他的,他对这个班主任就产生了某种不好的看法。据说这个班主任是无意放在家里被孩子拿去玩而没有发觉。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教师的每一个细小的举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言传身教时,特别要注意觉察不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工作犹如园丁培养花木一样,要有爱心,要细心、耐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首先是一个播爱者.教师要用爱启开学生的心扉,激励学生进取.我们班有个男生,从小失去母亲,是父亲节衣缩食,辛辛苦苦把他带大供他上学.后来父亲积劳成疾,他被迫退学.我知道后,一方面和领导联系,帮他解决生活问题,我还从自己家里拿来钱和衣物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一方面和学校商量给予照顾.为了帮助他补习功课,我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吃、住都在一起.同时在班内成立了互助小组,提出了“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的口号,帮助这个学生度过了难关.后来他考上了大学.如果说爱心是教育的基础,细心则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保证.班主任只有细心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相似文献   

12.
钟杰 《班主任》2010,(10):39-40
班里有个学生很没有上进心,我让他好好学习,他说:“反正我也考不了高分。”我对他说,只要努力就能进步。他说:“进步了又能怎样?”我许诺他进步了就给他奖品,他却说:“我才不稀罕呢!”反正我怎么做,他都无动于衷。班里总有这样上课没精打采、作业敷衍了事、学习热情低、没有人生目标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生活如土壤,名著如阳光,人文精神如雨露,创新意识如种子,我们学生的作文如一株株幼苗,哪一样也少不了。面对着学生们辛勤培育的幼苗.欣喜之余我对语文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应扮演角色进行了一些反思:是播下种子就弃之不顾?还是要揠苗助长?还是要精心施肥、除草、松土?  相似文献   

14.
在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无比的创造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挖掘出来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常识,教师的赏识,恰如雨露和阳光,是孩子们成长的丰厚养料。  相似文献   

15.
穆乃善 《中小学电教》2011,(10):124-124
我教给了学生什么?工作之初的几年,在没当班主任之前,我没有太深刻的认识。偶有反省时,也不过是“我把今天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我耐心地说服教育了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和那些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谈过心了……”但是当我担任了班主任后,尤其是近几年,我经常在想(更多的是反思):我交给了学生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关爱学生?他们仅仅需要的是这些吗?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刺绣     
刺绣是母亲十六岁开设的一门功课,督导是我的姥姥。我的地主姥爷对这一学科也给予了必要的重视。他坚定地阻挡在我母亲上中学的道路上,其目的就是让女儿回到家里,将那还空白的白布绣满花朵、蝴蝶或飞鸟。每个女孩都坐在家里绣花。  相似文献   

17.
刘洁 《学前教育》2023,(22):26-27
<正>姥姥买了准备做饺子的食材,可是给家里做饭的董姨因事没来,有条不紊的生活一下被打乱了。妈妈想点些外卖凑合一顿,姥姥认为全家齐动手,也是给孩子们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姥姥对小宝晴朗说:“今天董姨不来做饭了,你跟姥姥一起做饺子可以吗?”晴朗愉快地答应道:“太好了!”姥姥刚刚帮他系上小围裙,他就跑进了厨房。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江苏省泰州市某中学曾聘任过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洋班主任——他的中文名字叫阳光。阳光先生50多岁,性格也挺“阳光”的,对孩子们充满了爱心和责任感。阳光先生原先是教外语的,后来他不甘“寂寞”,主动向校方提出要当班主任。校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当了初一某班的班主任。可是一个学期后,校方却单方面宣布“游戏结束”,他下岗了。阳光先生和学生们有着朋友般的融洽关系,几乎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爱着他们,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他就一个个地找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平时还特别擅长从每个学生的身上找出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他不再要求学生挺胸抬头,正襟危坐;学生发言也不必举手,可以自由发问;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上,笔试只占30%,“师生聊天”占到60%,还有10%取决于学生是否能主动思考,是否能提出“刁钻”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9.
亲情故事     
我生活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里。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像阳光、雨露,无时无刻不温暖、滋润着  相似文献   

20.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班主任成天与童心稚嫩的孩子打交道,更要讲究“舌耕艺术”。多一点信任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也是一个人保持愉悦心境和旺盛热情的需要。信任,如和煦的阳光,照在学生心灵上,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有时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一名学生作业没交,他告诉你,忘在家里了。对此你会怎么说?“真的吗?那回去拿过来给我看。”“怎么又忘了?明天一定要带!”“我相信你!为了写好这次作业,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可惜今天不能看到。”第一种说法透出对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