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调查杭州市周边地区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为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行为价值观提出可供参考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更应该认识到全民健身对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珠海五所高校530名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内容、消费、动机等进行调查研究,针对目前高校女生参与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对策,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海南省3所高校在梗的500名女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南省高校女生体育健身意识较薄弱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差异.从而提出加强女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投资,加强女生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引导和指导,改革女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建议,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女生的健身意识与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秦莹 《华章》2010,(23)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数据统计方法对焦作师专女大学生运动健身认识,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师专女生对运动健身的"知、信、行"有明显的偏差.通过分析研究,建议对焦作师专女大学生的运动健身活动给予适当的技术指导.促进女大学生体育运动健身以及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认知、体育行为、体育动因、项目喜好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师范院校更好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运动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参与不积极,甚至有抵触现象.另外,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少、频率低,多以室内运动和隔网对抗运动项目为主.而且,女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业负担,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力度不足、覆盖面小等因素是影响她们参与课外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妇女体育是全民体育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女大学生是学校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在人数上占高校学生人数的1/3还要多,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对培养终身体育观、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改变妇女体育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影响深圳市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能为女大学生更好的从事体育活动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冈师范学院550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和研究。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有体育健身愿望,但参与意识不强,多以传统项目和球类项目为健身选择,校园为主要的活动场所,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该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师范院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体育选项课程中学习兴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女大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使女学生在体育选项课程学习中真正学习和掌握科学实用的健身知识技能,实现了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探讨锻炼动机和感知障碍对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综合影响,检验健康教育的调节作用。采用《余暇时间锻炼问卷》《体育活动感知障碍量表》和《锻炼动机量表》等对709名18~23岁大学生(男397人,女312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健身和健康动机与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呈显著正相关,外部感知障碍是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负向影响因素;健康教育课程可以通过调节作用于个体的锻炼动机从而促进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建议增加每周学习健康教育课程的次数,提升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健康相关动机,是促进大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渭南师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渭南师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但锻炼时间少,活动频率不足;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以小球和健身走、跑为主,健美操、体育舞蹈和武术占有一定比例;学习任务重、场地器材缺乏和无人组织指导等是影响我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终身体育是体育锻炼与体育教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教育的全过程,是培养学生养成健身习惯的关键阶段,本文以赤峰学院2013级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赤峰学院健美操课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健美操教学对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意义,结合赤峰学院健美操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健美操课中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旨在为健美操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评价量表研究工具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影响河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以此改进大学的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论述了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主要特点:由于受长期"体育工具论"的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无法超脱工具论的功利性束缚,但对体育的健身价值表现出了一致的高认同率.研穹认为: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应该是树立"一个核心,两个转变"的体育价值取向,构建"一个主导,多元并存"的价值体系,并相信这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的概述和当代女大学生的健身意识的调查,进而分析学校体育社团对高校学生在健身意识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询问等方法,对四川西南部分高等学校大学生体育健身与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肯定体育健身对身心的积极作用,多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的项目进行健身;而缺乏场地器材、缺乏组织指导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原因。限于个人经济能力,大学生体育消费尚不能满足体育健身的需要,但体育消费观念已经形成。同时为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进行调查,力求了解他们的体育健身意识现状,发现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体育健身意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向上,参与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提升气质,调节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大学生们普遍喜欢结伴锻炼,且兴趣广泛。高职院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实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加强对新兴运动项目的认识和指导,注意提高高职女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行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行为现状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应注意改善文科和艺术类女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行为状况。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评价量表研究工具对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影响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以此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以改进大学的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依据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认知基础、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支持率及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调查结果,结合目前大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分析和探讨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在当代大学生实际健身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