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太阳 《小学生》2012,(10):78-78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新知呈现的过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内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合的数学问题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实验和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与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  相似文献   

9.
唐博睿 《新疆教育》2012,(19):89-89
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一、理念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尝试与研究,力求让学生从身旁熟悉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收到了一些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  相似文献   

12.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宗旨。数学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事例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由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事例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力求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去学习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吴政顺 《考试周刊》2014,(64):67-67
<正>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独特体验,把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善于采取各种教学活动策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数学知识学习过程,创造学生发现的机会、实践的条件,营造思辨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字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因此,教学中应主动地开发教材,使教材内容贴近儿童情趣,在课改下同样生机勃勃:从而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数学教学过程富于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7.
董桂玲 《考试周刊》2013,(97):74-7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变和整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实践活动;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明确指出:教师要"帮助他们在自丰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最新的精辟阐述: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夏正霞 《成才之路》2009,(25):37-37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应改变教师的孤立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