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研究手机成瘾问题,本研究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方法编制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并对随机选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主要表现为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和手机信息搜集成瘾。初步研究表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88与0.921之间,分半信度在0.541与0.854之间,重测信度在0.469与0.759之间。初步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随着手机不断普及,很多学生都了解了手机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手机既是电磁波的发射装置,同时又是电磁波的接收装置,手机的提示振铃,还是理想的声波波源.通过话机设置和语音提示,学生能直接感受到手机的状态.笔者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作声波、电磁波传播实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多媒体应用领域的拓展,手机移动阅读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手机移动阅读的运营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鉴于对Java标准及其技术的支持已经成为手机制造的潮流和方向,本文提出了基于J2EE和J2ME的手机移动阅读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基于J2EE和J2ME手机移动阅读系统的系统需求、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以UML和RUP为指导,设计、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5.
【热点综述】 网络和手机已经走进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网络和手机如同一柄双刃剑.给我们带来新的信息传播途径、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的同时虚假信息以及色情、淫秽小说、图片、视频等垃圾信息通过网络和手机蔓延。淫秽色情的泛滥不但污浊了网络的空气.更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根治这种“精神污染”.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  相似文献   

6.
万玮 《河南教育》2010,(2):24-25
现在许多学生带着手机上学.有时上课会听到他们的手机响.影响课堂纪律。有些学生上课时还摆弄手机.上网.发短信。我现在已没收了两个手机了.都是在课堂上学生玩时收的.既不好还给他们.也不好一直放着——怕给学生弄丢了不好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城市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在学生手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他们的通讯工具。也是他们的玩具。“有事给我打手机!”这是现在城市校园里颇为时髦的一句话。据调查。持有手机的孩子已经占到一定比例。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在寄宿制学校拿手机的中学生比例更高。正因为如此。一些商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发并上市了针对中小学生用户群的儿童专用手机。而老师们对此大都十分苦恼——如果上课时遇到有学生使用手机。老师就是再生气.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批评几旬吧。转眼就忘了;没收了吧.手机又不像书刊和其它玩具。属学生的贵重物品。早晚都得归还;禁用吧。只要学生们调成振动档.将手机往书包或衣兜里一装。老师们还是防不胜防。也许可以这样说。实际上现在的学生手机已经成为课堂上的公害之一。它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虽然目前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占了主流。但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家长和学生们还都有其使用手机的“充分”理。那么。中小学生用手机到底应不应该制止呢?  相似文献   

8.
基于Java手机的成绩查询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Java手机的成绩查询系统是对基于Web的成绩查询系统在手机上的扩充.它与后者使用相同的数据库和服务器,具有相似的功能.文章结合手机、移动电话网络的特点和一般的成绩查询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包括功能设计、消息格式设计和M1Dlet屏幕设计等系统设计方案,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
《海外英语》2013,(2):27-27,64
白手机之父马丁·库帕发明第一部向民用的手机到今天.手机的发展可渭日新月异。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强大.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也越来越丰富,从而衍生了这样一个族群——他们视手机如生命,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去找手机。你是这样的手机族吗?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2013,(13):144-144
快递手机丢失索赔难签订保价协议合理赔 【案情简介】今年3月,贾女士用特快专递给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邮寄了一部价值998元的手机,一个星期后贾女士女儿还未收到手机.到邮政局查询得知手机在邮寄途中丢失.贾女士要求邮政局按手机价值全额赔偿.邮政局以贾女士未办理保价业务为由.坚持只能给予50元的赔偿金.双方意见不能达成一致.贾女士便投诉到顺义区消费者协会。  相似文献   

11.
金力 《小读者》2011,(10):36-36
荷兰专门研究青少年问题的机构——国家媒体与社会研究所.最近在荷兰全国120所中小学校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在日前公布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说.荷兰中小学学生在学校里使用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摆弄手机.不专心听课.这已经影响到了荷兰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学生使用的手机一般都带照相和录像功能.  相似文献   

12.
NEC 十戒     
2006年11月,NEC手机退出2G及2.5G手机市场。 由于目前中国尚未开展3G业务,因此,NEC不再继续推出2G以及2.5G手机新品的这一决定,也就意味着作为日系手机最后希望的NEC手机,也将退出中国手机市场。在去年12月份,松下手机宣布将全面退出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海外2G、2.5G手机市场;而在今年2月份,三菱在华的手机企业——三菱数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也宣布撤销在华手机部门,并且退出中国手机市场。可以说,在中国市场主流的GSM领域,日系手机可谓全军覆没。而在CDMA领域,东芝也早已退出在华手机市场,而仅存的京瓷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13.
正处在即将高考的人生拼搏关键期.有些考生俨然成了“手机控”:他们时刻与手机相伴.就连上课也不例外:经常下意识地翻看手机,收发并不重要的资讯:随时联网娱乐.总是难以自拔……手机分散了他们的精力.  相似文献   

14.
偷点梦     
今时不同往日,手机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打接电话、收发短消息,它更是展示个性的随身装备,看看很多MM手机上贴得有多花哨,你或许就明白了。在追求个性的年代.“撞机”和“撞衫“一样尴尬,谁都不希望看到满大街的人用的手机都和自己一样.如何才能避免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推荐几献价格亲民又个性十足的的非主流手机。  相似文献   

15.
张童 《教育》2007,(9S):42-4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民已达到1.62亿,其中4430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光是学生网民就占了36.7%。面对中小学生个人拥有手机数量越来越大的现状,不少学校纷纷制定措施,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管理和限制。专家认为,手机在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聊天、考试作弊等问题的产生,此类“校园手机族”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数码医院     
《中学生电脑》2009,(5):33-33
笨猫:我手机偶尔会收不到手机报(彩信).为什么呢?大眼哥:如果手机保持在上网状态不断开.返回主菜单.过段时间手机会自动切断GPRS功能.这时所有彩信都收不到。用户重新开机即可正常接收彩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手机新功能的不断推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造成对身心健康和学业的危害。手机依赖的形成既有外部的.社会的原因,又有大学生内部的,自身的原因。高校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对策进行扭转。  相似文献   

18.
手机阅读的生成、功能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从概述手机阅读现状及其功能入手,进一步对手机阅读产生的原因及优点和问题加以分析,继而针对手机阅读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1.崇尚“卧室文化”的青少年把手机和网络视为必需品,图为艾威同学想要购买的诺基基亚N86手机,关于这款手机他在互联网上找到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相似文献   

20.
《母婴世界》2014,(11):98-99
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物品.我们要用它来打电话、发信息、看视频、读新闻、甚至玩游戏,所以我们希望好好保护自己的手机。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为手机做一件漂亮的“衣服”,那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