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基于MUG模型中、英文网站隐私措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布隐私协议和展示信用图章是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信任、减低隐私顾虑的主要模式.文章基于微软公司的可用性指南模型(MUG),提出了网站隐私措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Alex排名前百名的网站作为样本,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中、英文网站隐私措施比较评估.研究发现,与英文网站相比,中文网站的隐私协议内容不够完善,安全图章的使用率低;同时,提供第三方"信用"服务的公司仅有一家,远没有达到行业应有的规模.研究结论对提高中文网站的隐私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影响B2C电子商务在线消费行为的感知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感知因素是影响消费者网上消费动机和行为的重要变量。感知因素分析有利于揭示消费者在线消费行为的内在机理,也有助于解决目前B2C电子商务可接受程度低这一难题。本研究基于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的有用性、使用便利性程度和风险性高低的预期,将消费者预期因素分为三类,即分析了消费者感知有用性、感知使用便利和感知风险。在此基础上,对在线信用、在线交易倾向和最终有效交易行为的影响,构建了基于消费者感知因素的在线交易行为影响因素理论行为机理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消费者感知因素的外显测量指标。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使用便利程度越高,消费者在线交易倾向和网上参与程度也就越高,而且也有利于在线信用的建立;感知风险越大,在线信任越低,消费者在线交易倾向和网上参与程度也就越低。这一研究结论对于B2C电子商务网站(公司)的经营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分别对上述三类感知因素的构成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元旭 《预测》2001,20(4):4-6,27
本文基于对电子商务交易费用基础和我国发展电子商务遇到的障碍的分析,提出了传统商业不会被电子商务所代替,我国有形交易的信用不足、网络自身制度建设的落后和交易规模较小等阻碍因素削弱子电子商务的优势,突出了它的劣势,特别是信用保证的缺乏,使消费者不可轻易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信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露 《科技与管理》2005,7(6):113-114
通过对网上失信行为现象分析,指出失信的大量存在将直接动摇公众的参与信心,制约到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电子商务信用健全有赖于立法保障、经营平台构建和对网上交易过程实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继兰 《现代情报》2005,25(9):61-63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研究现状和建设现状,并论述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网商时代电子商务企业为交易主体构建信用规范和评价机制问题,并以国内著名的几家电子商务企业作为案例分析,总结出信用评价机制建设对现代商业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中在线信用分的集结方法及个性化推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光兴  曹春方 《预测》2009,28(5):55-58,64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购物模式,目前网上商家的信用主要通过在线信誉管理系统的信用评分体现出来。本文考虑交易的时间及价值因素,利用加权平均法改进目前许多网站使用的在线信用分集结方法,并把这种方法与网站的推荐功能相结合,从而使得在线信用分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大学生群体对于电子商务信用安全的认知状况。发现大学生在对电子商务充满了热情的同时也对电子商务安全,特别是信用安全普遍缺乏信心。在对调查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电子商务信用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与信用的内在关系,从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基本信用信息采集系统、信用评价与查询系统、信用动态跟踪及反馈系统、政策法规体系、信用管理系统的主体确定等方面,探讨了电子商务中信用管理体系所应包含的基本元素。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重点应当放在企业间信用管理层面上的观点。文章最后从国内信用管理体系发展现实出发,从明确政府职能、培育中介机构、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用民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电子商务与信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问题,进一步阐述了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和信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