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仲华 《物理教师》2002,23(1):24-25
变阻器属于电学基本仪器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之所以难是由于其部件较多 ,接法多样 ,学生往往有眼花缭乱之感 .教学中如果直接介绍变阻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不仅学生易感到望而生畏 ,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变阻器的作用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构造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重点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笔者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如下 :1 创设情境 ,引发探索 ,突出变阻器的作用开始 ,教师先演示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小实验 :收音机的音量控制和简易…  相似文献   

2.
初中电学实验用到滑动变阻器的较多,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构造及在实验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实验目的,电学实验可分为三类,下面就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谈谈本人的浅见。1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训练。例如: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压和电流,电能表的读  相似文献   

3.
对“变阻器”初中物理教材编写中,通过示意图认识变阻器和由探究实验归纳变阻器的特征,我们认为没有使学生深入认识变阻器的结构和特征,进而依据直观教学和科学方法显化教育原则,提出本节的高端备课,并讨论了对物理教学的3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变阻器"一文,是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的重点,学生能否掌握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将影响电学实验和后续学习.因此,本节教学应予以充分重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阳迪 《物理教师》2000,21(4):8-29
1重点与难点的形成 “变阻器”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它是对前一节中“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理解的深化;是电学实验的重要器件之一;是正确研究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不可缺少的电学原件;也是很多电学实验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由实验得出的物理规律的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教学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应如何接人电路”这一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后到底如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阻时,滑片应处在什么位置”这些问题学生很难理解,也就成了教…  相似文献   

6.
之所以产生“数学”学科,是因为一些“问题”的产生,所以,数学学习过程中具备“问题情境”是极其重要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具有天然优势,也是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有助于他们全面、深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数学整体学习质量.文章就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意义切入,概述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7.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近年中考试题中,在滑动变阻器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电路多个电阻阻值同时发生变化的问题,对此大多数考生常常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一般是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灵活运用,更不能把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就这类问题的解法列举几例,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由于初中学生中存在个性、个体差异,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教,指出在初中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实例和新课标出发,构建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理念;提出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三维”“一整合”实施体系、“科学探究”两构成(“基本环节”、“探究活动”)和评价的多元价值观等思想,以及这些理念指导下的系列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初中毕业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往往感到物理、化学等学科难学,这是由于初中自然科学(自1991年起,浙江省把初中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生物等学科合并为自然科学)教学与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之间出现了“台阶”,由于“台阶”的存在,给初中毕业生适应高中段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学习成绩严重分化。因此,抓好初中自然科学教学,做好清除“台阶”的预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