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正>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在学校教育中关注个体生命价值,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生命化教学,适应课改的新要求。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努力构建生命化课堂。作为一门语言教育类学科,小学英语运用生命化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的语言学习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主要途径。笔者从生命英语的课堂教学建构出发,讨论生命化教学如何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课堂生命活力彰显个性教学  相似文献   

2.
生命课堂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特征,显著区别于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所在。生命课堂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关注生命,关注教育,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创造力成为教育界关心的主题。作为科学学科,构建地理"生命"课堂的实践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闫虎 《江西教育》2022,(15):24-25
人不是教育的工具,而是教育的目的.关注生命、激扬生命、创造生命,是生命教育的迫切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与现实价值,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应精心打造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生命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赵敏 《教育》2011,(34):51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历史学科老师,才会对历史这一学科产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每个学科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都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我想,数学课堂也应注重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关照课堂,让每一次的课堂经历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课堂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我认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康永邦  孙泽 《四川教育》2015,(Z1):54-55
从关注学生知识获得、技能形成的智能课堂转变为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生命课堂,从关注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悲情式人物转变为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在对当下小学课堂的深入反思与多方叩问中,电子科大附小着力于成长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努力去放飞生命的绿洲。一、问题诊断:智能课堂,生命成长之困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存在,因人的生命发展而发展,其本质是为了人的生命成长。然而,在传统的智能课堂中,过于关  相似文献   

7.
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引领人追求本真、寻求真理、回归本真的教育。真教育是一项心灵碰撞心灵的活动,从心灵深处发出,在思想的激荡中回归心灵的本真。教师应该走向真教育,回归本真课堂。教师在研究学科、关注教学、研讨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深入研究学生的"儿童文化",从实现生命发展的角度开展"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相似文献   

8.
董丽玲 《考试周刊》2013,(9):177-178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是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关爱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一方面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基础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小语教育是生命奠基工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关注"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小语教育应由外铄走向内展,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这样,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是一门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成了以智育为主的知识课堂,学生的德性养成、生命发展被严重忽视,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每个学科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都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我想,数学课堂也应注重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关照课堂,让每一次的课堂经历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课堂既是数学的,又是生活的。我认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刘楠 《考试周刊》2015,(14):85-86
教育是以关注并成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为目的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生命成长伴随教育活动的始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生命课堂是人本思想在课堂上的着重体现,其核心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在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内,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关注生命的独特性,激发生命成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注重生命发展的全面性,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
"生命课堂"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的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一、"生命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目前已成为西方主流教学模式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初等教育领域获得广泛关注,很多学科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建构思品生态型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生命灵动为思维原点,洞开学生生命感觉之门,营造情感生态体验场,积累生态道德课程资源,在人境和谐体验中优化学生生命样态。对此,我们将"生态化育"新元素融于学科教学创模之中,  相似文献   

16.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自然是关注的"焦点"、改革的"重点"。从生命领域来审视课堂,它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个性发展、潜能开发。这样,课堂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人生,焕发生命的活力。上好数学课的前提是备好数学课,教师个人备好课的前提是做好有效的数学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以生为本"。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从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课堂的情境教学,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周丽艳 《中国教师》2012,(22):26-28
<正>传统的课堂模式是"知识课堂",关注的是教学结果。生命化教育倡导的课堂模式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是一种带有反思色彩的智慧活动,这种活动使学习者能够应用已有的经验来理解或评价当前所学习的内容,进而影响学生在课堂内的思维活动,形成新的知识。对于化学学科来讲,究竟怎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呢?我认为,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的好奇、思维的涌  相似文献   

1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相互沟通,政治课堂应是有生命的,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学习评价采用标准化的考试与简单划一的行为检测,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冷淡学生的非学科行为能力。经常有学生感叹思想品德这门课大道理多抽象难学,空洞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堂上表现出非常消极的学习情绪,使课堂缺乏活力,死气沉沉,没有生命力,抑制了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学习领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情感的培养,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已成为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某种程度上生命情感的教育比认知更加根本。学校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什么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学习时有什么感受,期望学生产生与学校、老师、同伴积极合作的态度,更加关注课堂生命的存在,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解题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因此,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依托文本,挖掘文本中的生命情感,进而品读文本、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同时,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探索生命的意义。一、依托文本,挖掘文本中的生命情感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语文这门学科是最有人情味的学科,最能体现生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