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海记     
你看过这样的情景吗:蓝湛湛的蓝天上点缀着朵朵白云,而底下却是与天融为一色。一望无际的大海,被阳光照耀的海面波光粼粼,还不时有鱼儿从海里蹦出呢!你一定没见过!这就是我第一次坐船出海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打开记忆的匣子,我便觉得有千万道阳光射入,青葱岁月中的片段瞬间扑面而来。那些流泪的、激昂的、安静的往事,混着阳光将我包裹。每每灿烂的晴空下,我都会哼着自己的调子,弯身采撷一朵带露的野花,怀抱日光的影子,任思绪飞扬,  相似文献   

3.
邵爱 《声屏世界》2006,(6):41-42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钱钟书先生以此向我们揭示了人生万事如“围城”的一种精神困境和一个被哲理化了的生存悖论。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无论它怎样发达富有,怎样自由民主,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的缺点。为了弘扬正气、抵制邪风,这就需要采用杂文来揭露弊端。正如无论怎样光辉灿烂的阳光、无论怎样万里晴空,总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总有阳光下的阴影。我们需要发现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需要发现阳光下的阴影;因为我们希望生活的更美好,希望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里,这样杂文就有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5.
我们这一年     
《新闻世界》2004,(12):6-8
12期杂志厚厚地垒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承接着冬日里暖暖的阳光。2004年.瞬间划过了我们的岁月。这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新闻世界》改版创新的日日夜夜。辛苦也罢。疲惫也罢,因为努力,我们有了坚持的力量;成功也好,喜悦也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携手共度的美好见证。悄然回首,原来那些逝去的时光与永存的字都已经刻骨铭心地留存于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6.
这一两年来,我写的一些新闻作品如《与雷宇对话》、《一位国家级专家竟去读硕士研究生——程抱垒的选择发人深思》、《“孟维娜’行为”追踪》等,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或引起反响,或引来争议,不论誉毁,身边的好友也罢,同学也罢,有一种评价倒是相同:“你写的东西有嚼头,不会看了就忘”。于是有人奇怪:你是正在读书的研究生,哪来的这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我作答:我写的这些东西,充其量只是几发“马后炮”。这不是假谦虚,发现并率先报道这些新闻的都是别人,我不能掠美;在别人报道过的领域继续开掘,犹如“马后炮”,这才是我的实绩。如果说要我  相似文献   

7.
初夏     
微风从指尖温暖地滑过芬芳从广袤的土地上流淌甜蜜的幽灵游荡了所有的空间一切都被阳光腐蚀得那么耀眼绿的波涛泛滥着汹涌着席卷了整个世界连一片树叶和小草也未能幸免蓝天睁大明亮的眼睛让白云解读这个美丽的季节初夏@张庆喜$本溪市档案局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17日23点30分25秒,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在为赵本山和宋丹丹的春晚小品《策划》叫好时,“博客白云飘飘.com”已经在互联网上被注册了。而此前大约一周时间内,围绕这个小品的一系列用语,如“baiyunpiaopiao”、“太有才了”、“taiyoucaile”博客等十余个.com、.net、.cn域名都已经分别被注册或进入正式注册系统行列。  相似文献   

9.
魂兮,归来!     
最近,一位老报人作客寒舍;谈起编辑与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编辑如能志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如能与作者建立真诚、深厚的情谊;那么,报纸也罢,出版社也罢,都会兴旺发达起来。我听了以后,很有感触.引起一番回忆。50年代中期,我参加教育工作不久,就同解放日报、文汇报建立联系,因为业务上的关系,同后者的联系尤为密切。报社经常找去开座谈会,约写稿子;我们也乐于为报社反映情况,出点子.逢年过节,编辑还上门探望、拜年,一杯清茶,  相似文献   

10.
是报刊不分的历史形态原因也罢,是报纸的发展势头迅猛强劲超越了期刊也罢,中国近代报业是素有办刊传统的。其办刊谋略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将报纸内容汇编成册,将报纸上传播的内容视如再生资源,予以二次传播。如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次年便出版一份月报,选择重要时事汇编成册,每月一期,每年取费一元,但因销数不多,办了一年也就停了。此为“汇编月报”。创刊于1897年4月的《湘学报》旬刊,由唐才常、陈为镒主编,出至第23期汇编成册,出至第40期又汇编成册,这就是不定期的汇编刊了。此为利用撤纸资源而做的期刊简单再生产。其二是报社正式创办期刊,或先有报再  相似文献   

11.
魂兮,归来!     
最近,一位老报人作客寒舍,谈起编辑与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编辑如能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如能与作者建立真诚,深厚的情谊;那么,报纸也罢,出版社也罢,都会兴旺发达起来。我听了以后,很有感触,引起一番回忆。 50年代中期,我参加教育工作不久,就同解放日报、文汇报建立联系,因为业务上的关系,同后者的联系尤为密切。报社经常我去开座谈会,约写稿子;我们也乐于为报社反映情况,出点于。逢年过节,编辑还上门探望、拜年,一杯清茶,一点糖果,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从报纸版面、写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13,(9):6
宜宾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蒋德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尽管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性事件,但它只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审美属性。无论纸质媒介也好,电子媒介也罢,还是多媒体技术也好,它们都只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一种媒介或载体、一  相似文献   

13.
夜步古城     
古城的韵律,仿佛被这大水车收录成了一卷磁带,卷在轱辘辘昼夜转动不停的大木轮上,欲从这里进城的人,它都会赠送给你一盘,舒舒展展地为你铺开乐章,疾行也罢,漫步也罢,只要迈出脚去,便是一步一韵呢.  相似文献   

14.
战争在阿尔及利亚已经进行了两年了。这虽是一场战争,但是人们不敢以战争来称呼它。不管是战争也罢,“绥靖行动”也罢,鲜血总是在流,人总是在被轰炸和机枪射击所破坏坏的回教寺院的瓦砾场上死去,而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尸体却总是来不及加以埋葬.  相似文献   

15.
平时阅读报刊,常见这样那样的征稿启事。天长日久看得多了,竟也看出一点“门道”来。譬如对于应征稿件的处理,不管采用与否,大抵都是不退的,但在具体表述上却显出不同的“风味”:有一种是“一律不退”、“一概不退”或叫“概不退稿”的,硬语生言,干干脆脆,使人读来也好、听来也罢,总有一种生味与辣味;另有一种与前者反  相似文献   

16.
防伪条码掩盖不住出版草率平镜如我少年时曾读过几篇古文,在新华书店见到了久违了几十年的《古文观止》,又有今译文,不胜自喜,就买了一本回来,谁知不读也罢,一读之后,竟浑身感到不自在,心中升起了一股被愚弄了的感觉。它的今译文,可以说是糟糕透了,不知海南国际...  相似文献   

17.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钱钟书先生以此向我们揭示了人生万事如“围城”的一种精神困境和一个被哲理化了的生存悖论。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放任与传统、忠诚与背叛的年代里,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人主义的抬头,人们的爱情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需求层次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对情感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人不再满足于长期以来那种“低质量,高稳定”的传统婚姻:夫妻生活中缺乏爱情,当事人感到空虚、迷茫甚至痛苦,婚姻、家庭也越来越普遍地存在着微妙的情感危机。当…  相似文献   

18.
是新陈代谢的规律也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罢,当今的中青年已被推向了编辑出版阵地的前沿,时代赋予了他们继往开来、开创中国出版文化新纪元的历史使命。如何完成这一庄严的历史使命,已成为广大的中青年编辑的严肃课题。为了那任重道远的时代嘱托,为了那源远流长的中国出版文化的再度振兴、繁荣,中青年编辑们必须上下求索,艰难寻觅。  相似文献   

19.
与畴 《出版参考》2010,(2):13-14
2009,或许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貌似与每个识字的国人都有关的出版业其实并未如那些商业制造业大企业般受到毁灭性打击,多少也与我们的出版业与世界接轨还颇有距离有关,塞翁失马,祸福难测。起码,这一年的图书市场照样热热闹闹,好书也好,烂书也罢,都不耽误出版问世,年出书品种动辄二十几万种,读者也乐得在鱼龙混杂的书市上艰难徜徉。  相似文献   

20.
王国祥 《军事记者》2003,(10):63-63
不知从何而起,文学作品也罢,文章也罢,近来学术研究也遭其染,频频出现“东施效颦”现象。“东施效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模仿改套。“链接”是自动数据处理的专有名词,本是指一种不必是连续的记录的存储方法。如今也被专业之外作“连接”借用,似乎什么都能“链”上,而其意却谬以千里。一条好的成语,如不将其篡改一下好像显不出水平;一篇文章不加一两句“时髦”语言,不搞个把“模仿秀”,不写一两句长句子,开头不饶几个圈子或不卖几个关子,仿佛就不与时俱进。你出“东北虎”,他出“西北狼”;你“登上新台阶”,他“驶入快车道”。一个版面上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