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群策  李郁 《军事记者》2006,(12):63-63
“感谢组织为我办妥了复员手续,并寄来1万元钱,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10月31日。一位从北空某飞院复员已近50年的老兵给院领导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该院坚持把解决信访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两年来共处理此类问题40余起,息访率达98%,前不久被空军评为专项治理信访老户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
在人生的档案里,每个人都存有自己无法向别人告知的一两件事,我的"档案"里就存封着一件让自己深感痛悔的事,我把这件事刻录在了我的心壁上,存入了我人生的档案中.  相似文献   

3.
从事档案工作近三十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没做过档案工作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当面对堆积如山、乱而无序的件材料时,心乱如麻,但又不得不耐着性子,一张张一件件地分类、组卷、编目、整理,在件堆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冬去春来。在这些岁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做档案工作的艰辛,饱尝了档案工作的酸甜苦辣,更领略了档案发挥作用后成功的喜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记得那是1992年老兵即将复员的季节,我得知某县电业局、税务局、电影公司三家单位争相发函聘请我们团电影组一位老战士的事,敏感地意识到这件事有点新闻价值,对这位老战士进行了突击采访。第二天正当我在改稿抄稿时,战友小王看了我的稿子说:“你的稿中心不突出。”接着,班里的其他几位战友也对我的稿子进行评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天我按照战友们的建议对原稿又进行了删改、润色,加深了思想内容。稿子发出后,很快在军区《前卫影苑》报的一版发表出来,还被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三家报刊、电台选用。从此之后,每写一篇稿件总要坚…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4,(2):63-63
张维斌、张继芳在《中华新闻报》上撰说,20世纪60年代末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农村青年经过体检、审查应征入伍。然而,刚到部队第二天就“复员”了。原因是他参军的思想动机有问题。据说,他到部队吃第一顿饭时,两眼盯着香喷喷的白面馒头,自言自语地说:“我就是为你来的!”一句话反映了他思想深处的从业观。这话传到部队首长耳朵里,他被责令脱下了刚刚穿上的军装。  相似文献   

6.
瞬间     
刚参加工作时,听到同行们都把自己称为“兰台人”,心中着实感动。也就在这一瞬间,我对自己的工作好像一下 子充满了无比深厚的感情。姑且不去考究和追溯“兰台”的历史与渊源,只想用兰台的沃土润养出自己的兰心慧质。生活就是这样,从某个瞬间开始。其实,早在6岁那年,冥冥之中就早已注定我将是一个档案人。一名被下放回乡的老干部找到在落办工作的父亲,热泪盈眶地对父亲说:“老张,找到档案了,我的事有着落了!”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雨后,漫天飞舞着蹁蹁的红蜻蜒。也就在那一瞬间“档案”这个陌生…  相似文献   

7.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整理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文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8.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部队当了几年的业余报道员,以为自己是“行家里手”,然而有一次采访,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无法抹去。1994年初冬,临近老兵退伍的前夕。某炮兵团五连连长打电话告诉我,说他们连队有一位名叫李晓明的老兵在退伍前把一本“优秀老兵证书”退给了连队,并说...  相似文献   

10.
老兵报道员     
最近,我在病房结识了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叫刘道兵。他和病房里的其他几位战友,经常帮助一些重病患者做好事。端屎倒尿,打水扫地,他总是干在前头。一次,病房厕所下水道堵了,他第一个到厕所掏大便,其他几位战友总是跟随着他,听他的调遣。人们问他:“你是班长?”“不是!”“你是……?”“我是老兵报道员,指导员常告诉我:‘什么叫老兵报道员?就是意味着受的教育比人多,觉悟比人高,工作比人强!’”老兵报道员@史广胜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2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一幽自己的我的那位档案界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然我却还比他大两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12.
沈涛 《四川档案》2009,(3):53-54
在不经意间。我离开自己钟爱的岗位已经两年多了,和别人说起以前的工作时,经常都是说“我们档案局……”.因为在我骨子里就已经把自己认定为是档案局的人了。其实,在曾经的十八年里。在我曾经工作的档案局,十八年的时间里我只换了两个岗位,几乎是一个岗位就干了九年。这两个岗位一个是管理建国前档案,一个是研究档案(姑且称为研究吧),  相似文献   

13.
往日里总是抱怨编辑“不识货”,净“枪毙”自己的稿子,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编辑水平有问题,是不是因为不认识编辑才上不去稿?今年5月,我到军区《前卫报》社学习。到了报社,我认为发稿的机会来了,一连送给编辑们十几篇“大作”,结果自己在“废纸篓”里又捡了回来。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真想照着镜子看一下是否自然)把~篇精心润色的军事稿件送给了编辑。那名编辑看了看稿子,说道:“这篇稿子同以前的那几篇一样,没有深度,写稿子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装着一套日常的工作思路,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报道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4.
李明杰 《兰台世界》2007,(8S):36-36
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1.推进档案数字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目前,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且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我认为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是档案数字化建设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5.
谈档案整理中的"正件"与"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整理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文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附件”在我们归档的材料当中并不少见,有指导性文件、统计报表、上…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地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福州市档案馆提前谋划,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寻访抗战老兵”红色档案征集活动。在文史爱好者的热心帮助下,我们联系到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何顺从、朱子昭、庄元芳3位90多岁高龄的福建漳州籍老兵,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交谈,以口述档案和声像档案记录下老兵们的红色记忆和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7.
他们为什么这样“红”本刊记者戴晓明北京铁路分局的档案工作搞得很红火。人们都这样说。6月4日─5日,记者参加了他们在怀柔北召开的档案工作暨双先表彰大会,就亲眼目睹了他们的那股红火劲儿。会上有一项内容是评比95年度10件大事。由主抓档案工作的领导,分局办...  相似文献   

18.
每当“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都能想到从事档案工作的女同胞们,她们是档案部门的主力军,为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陈英姿 《兰台世界》2006,(8X):36-37
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001年1月1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改革了传统的以“卷”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老方法,提出了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新方法。笔者在此想通过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工作实践,进一步阐述自己对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方法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从武警黄金部队转业,怀揣着人生第二次择业的激情和梦想来到了省老龄办,我被分配到秘书处,独立负责文书档案工作。面对着一个不到十平米的无窗户的"暗房",我惊呆了!每年档案到整理阶段,大约都在夏季,想到要在这斗室里长时间地检索、排序、盖章、装订,一定气闷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