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器的使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使用计算器乃至计算机正成为各类人才的一个必备技能,但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此,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对计算器的使用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计算器的使用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积极推进使用计算器的教学。一、计算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影响及对策1.计算器对计算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新课程标准对笔算…  相似文献   

2.
2001年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会使用计算器,因此计算器首次进入了新课标的实验教材,同年,部分地区的中考开始允许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辅助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会使学生形成对计算器的过度依赖,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如何在教学和考试中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计算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考试题的角度出发,分析计算器环境下的中考试题的命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器,使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加强教学内容与计算器的整合,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计算器学习的开展,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辩证地看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器?我想需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什么情况下不使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什么情况下可以兼顾?  相似文献   

4.
李军 《小学教学研究》2010,(10):114-115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广泛使用.对数学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产生了影响,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问题.即是否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和怎样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计算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计算中解脱,  相似文献   

5.
郑以新 《湖北教育》2004,(13):114-115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人教版大纲教材《数学》第七册(四年级)1中新增的内容,主要介绍电子计算器的构造、常用键盘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电子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师在教学时应找准起点,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加强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改变了数学教育的传统模式,让“手工作业”的数学有了用武之地,改变了单调乏味的运算、作图,取而代之的是赏心悦目的多媒体效果,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效率.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在今年3月正式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正版)中明确提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提倡广泛使用科学计算器,……”并在许多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提出了运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教学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是时代发展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当今改革数学教学本身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教学中是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是检验我们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热诚地希望大家能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尽早使用计算器进行有关内容的教学。为此,我们约请苏州市教研室陈学礼同志撰写此文,向大家介绍CZ1206型科学计算器的运用,以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表扬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们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创设各种方式的情景.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9.
谈估算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的技巧性过强的运算.”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但是,随着数学课程走进生活,有些老师“为生活而生活”的做法,使得数学课程的生活化走入了某种误区。下面笔者就一些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作浅显的分析,请教于各位。一、生活化的数学素材,要具有现实意义犤案例犦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计算器”的使用,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老师先让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然后教学有关计算器的操作。为了巩固和体验计算器的使用,老师出示了一道生活化的数学题:28人共同租一辆汽车去旅游,一辆车的租金为3000…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在小学阶段开展计算器教学,一直以来就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持反对态度.认为运用了计算器,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另一种则赞同使用,认为由于计算器的使用,会让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发展学生的能力。实践出真知,在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安排了计算器教学的内容。虽然争论暂告一段落,但在实际教学中.关于计算器影响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的担心还是存在的。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谈一谈如何运用好计算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器的功能日趋强大,数学中诸如“解方程”、“多项式展开”、“求极大、极小值”、“函数的极限”等问题,都可以在计算器中完成,计算器在数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使用和推广计算器,对于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推进教学现代 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瑞才 《云南教育》2001,(17):44-4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提出:“在中高年级可以介绍和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如何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计算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使用计算器的实际意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应该会用社会上已普通使用的计算器,这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一些大数目的的整数、小数运算,用笔算比较繁琐,运用计算器则显得比较容易,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算理。   二…  相似文献   

14.
在电脑技术日新月异 ,普及程度日益高涨 ,计算机辅助教学又方兴未艾的平台上 ,计算器的使用会给我们带来一阵和煦的春风吗 ?回顾我国近几十年的数学教学史 ,考察以不同历史时期发明的科技产品为教学载体的三个里程碑 :算盘→计算器→电脑 ,我们不难深切地感受到 :曾有算盘如火如荼的岁月 ,也有当今计算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年华 ,但惟独没有计算器红红火火的日子 .虽然早在 1 999年 5月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就以《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计算器的使用》一文 ,向教师们发出了平地一声春雷般的呼吁 ,但三五年下来 ,春雷并未震撼出计算器使用的春…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课堂效益永远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图形计算器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活动线索和丰富的数学活动机会,为学生数学学习构筑了起点.对使用图形计算器学习初中数学的3名学生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工具对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以及教师的观念转变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图形计算器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实验数学思想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的生命在于“活动”,构建活动方式体系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是把素质教育引入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我们在开展《中学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中,关于“数学课堂活动教学”设计的认识和体会。1“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涵义。1.1数学课堂活动:是指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和操作活动。包括:(1)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2)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3)学生主体的探索和创造活动。1.2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强调数学知识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即把数学教学设计为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引入了“计算器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值得商榷、思考的问题。譬如比较敏感的“学生考试时要不要使用计算器”这个问题就曾经引起过我校数学老师的争论。正方认为,知识的力量在于运用。既然小学数学教材引入了计算器的教学,就应该学以致用,并且计算器的使用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特别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数学》教学时,发现几个有关近似数运算的问题,教材的计算结果与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不一致.近似数的计算一般按照传统的计算法则进行,但现在普遍使用计算器,在这种情况下近似数的计算应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2000年修订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样一个重要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不仅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也为今天的数学教学改革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