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笔者自1984年以来,对福建南拳各拳种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认为福建南拳的基本特征是:下盘稳固,着重手法,发力刚劲,幅度短小。 南拳为什么会形成迥异于北拳的独特风格呢?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未弄清的问题。本文试将福建南拳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加以考察,以探究其成因。  相似文献   

2.
福建南拳的现状及改革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简述了福建南拳之流派与特点,南拳的对外传播,福建省运动员在南拳比赛中的佳绩,福建南拳的现状以及建国后与南拳相关武术流派的改革情况。从套路改革、创编综台规定套路、保留南拳特色等方面论述了南拳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虎拳     
黑虎拳是摹仿虎的活动形态并结合南拳的套路特点组合而成, 大部与戚继光三十二势拳有关连,适合平原、山丘和船上练用。 黑虎拳突出了南方短打的拉法,沉稳坚固,臂腰实,击打猛烈,  相似文献   

4.
五祖拳的全称为五祖鹤阳拳,该拳术技击性强,无花架子。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五祖拳崛起而为福建南拳的第一大拳种,同时盛行于我国香港和东南亚各国。其实,五祖拳不能简单地以南拳或北拳来划分,严格地说,它属于不南不北,因而笔者认为,该拳术的技术特点应从其整体结构和技手(即招式)的运作要求上来说,而其演变则要追溯到该拳术渊源的方方面面。下面,就从这两部分说起。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温州南拳的开展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行政部门对温州南拳在社区、学校中的开展重视不够,农村群众中的开展以及温州南拳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不够。建议:通过挖掘温州南拳传承的有效途径,以农村大力发展温州南拳。  相似文献   

6.
虎鹤双形拳     
虎,以勇猛刚烈而闻名;鹤,又灵巧轻盈为其特长。虎鹤双形拳是模仿虎鹤之动作及其特长的一种拳。它是广东南拳五大流派中洪家源中的一种,目前,此拳不但在全国广泛传播,而且不少海外武术爱好者也对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武术团到国外访问中表演的南拳,被外国人誉为防身健体,内壮外强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南枝拳     
黄茂烈 《精武》2006,(7):18-19
南枝拳是南拳中一个出色的拳种,属后发制人的实战技法。据传,此拳出自南少林寺,为洪熙官所创,寺僧何岩曾学此拳。火烧少林寺时,何岩出走广东,至海陆丰碣石收徒传拳。陈南枝是何岩再传弟子,是门中成就最高之人。陈南枝(1847年-1925年),又名鉴山,为名震一时的技击高手。潮汕武坛和民众都佩服其功夫,公认其为“好手南枝师”,并称其所教的拳为南枝拳。  相似文献   

8.
福建南拳的渊源、流派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南拳是武术运动中的一个拳种,长期流传于我国长江以南,各个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浙江、江苏等省更为流行。各地区发展情况不同,各有其派系和风格。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摧力,以关发气,朴素明朗,拳势激烈。南拳上肢动作较多,短打擒拿,点穴拿穴;腿法偏低,步法稳固。窜蹦跳跃,跌扑滚翻动作,除少数拳派外,一般较少。发力时腿、腰、臂、指贯串一气,力求顺达,发劲前聚气蓄劲,肌肉作一定收缩;其劲由腰、腿而肩、  相似文献   

9.
《精武》2007,(4):1-51
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李胡子从四川峨眉山传人广州。因李胡子号称“大侠”,故名。侠拳的特点是长桥大马、长劲、直桥为主,速度快而劲猛、身法活而步型高,进退灵便,手法多,快速多变,动作幅度稍大,劲道势猛。手法有定拳、鞭  相似文献   

10.
福建是南派武功的发祥地之一,为把福建南拳推向世界,套路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对改革创编出既有福建南拳特色,又适应竞赛要求和有利于推广的规定套路作一些思考,以期对福建南拳的改革发展作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浙江南拳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浙江南拳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浙江南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福建南少林保持着特殊的渊源,在封建社会武举环境中成长,在防寇、抗倭斗争中逐渐成熟。浙江南拳主要分布在浙东南沿海,以温州南拳最为著名,乐清南拳、天台皇都南拳、平阳白鹤拳是浙江南拳的"三大流派"。浙江南拳有古朴端庄、不断推层出新、兼容、务实的特征。发展至今,浙江南拳面临相对封闭、影响有限、开发与保护力度不够的困境,建议扩大知名度、与校对接和获得各方支持等。  相似文献   

12.
张衡 《武当》2009,(7):34-35
福建省南拳中的百花一秀——鹤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由咏春方氏所创。鹤拳共用宗鹤、鸣鹤、飞鹤、食鹤四种。鸣鹤拳是鹤拳的一种。鹤拳讲究三战为基本,要求气沉丹田,以气补劲,声力并进,以声夺势。技击时要内外合一,明暗二劲共存。手法讲究五行变化,相生相克,步法稳固,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3.
袁康就 《武当》2010,(2):38-39
内家拳应该是近三百年才出现的武术用辞,最早被引用于清初大儒黄宗羲及其子黄百家对王征南拳技之评语。黄宗羲(1610-1695年)是明清之际的经学大师,康熙八年(1669年),他为这位武术家朋友撰写《王征南墓志铭》,不同凡响,后世拳家据此而多有开发。  相似文献   

14.
霍荣 《中华武术》2005,(3):13-13
龙形摩桥拳源自南少林,雏型出于粤东,故其拳法及称谓有着其独特的南拳风格和极重的地域方言习俗。为进一步把龙形拳弘扬发展光大,本人认为这是值得探讨之题。  相似文献   

15.
宗锡元  宗婷 《精武》2010,(5):62-6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自古便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称。李氏查拳是李氏以及历代传人智慧的结晶,其发展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李氏查拳技击名家更是层出不穷,名扬天下。其中,第四代传人李恩聚于1928年(时年69岁)参加国考,还被授予"勇士"称号。  相似文献   

16.
姚志贤 《武当》2023,(10):46-47
<正>南少林妙应拳以形为拳,拳势激烈,刚猛雄健,技法实战,是善于短打攻防的少林南拳。曾在莆田南少林寺为僧的释贤灿法师俗名林灿庭(字炳庭),1927年3月出生,传承其祖父林亚和代代相传之南少林妙应拳功夫(祖父林亚和父亲林阿吾——林灿庭)。林灿庭于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炮击金门战斗中立功负伤,之后转业地方参加工作,55岁时,决心实现笃信佛教的祖父母嘱托出家为僧,之后担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莆田县人大代表、莆田县佛教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展开,其工作重点在于保护人的传承。南拳作为武术的代表性拳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南拳对当地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价值,对南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南拳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和谐交流的价值(现代价值)和无形性、活态性、独特性、可接受性及地方文化特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鹤拳流传至今已演变为宗鹤、鸣鹤、飞鹤、食鹤、纵鹤等五种流派不同的拳种.文章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不了解福建鹤拳的武术爱好者了解和学习福建鹤拳,对福建鹤拳五种流派技术特点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作初步探讨,以便更好的学习、交流与继承.  相似文献   

19.
苏建友  付根生 《武当》2011,(8):10-11
一、源流相传,清初康雍年间,山西人傅山、少林通明和尚、山东人张祥云等9位各家诸派武学绝顶高手,不满清兵入主中原,反抗清廷禁止汉人习武的民族歧视,遂遁入寺院,交流武艺,共同精研武当、少林、南拳、北腿之精华绝技,深修道佛儒医内养功夫,创编"公议拳",又叫"公立"。因创此拳有着鲜明的反清复明思想,更遭清廷严厉禁绝,所以不立文字,只在家中秘密地父子相传,从不向外传播宣扬。  相似文献   

20.
从闽南文化的本质分析其对福建南拳形成、发展的影响。研究得出:在特有的地理人文环境下,闽南文化兼收外源、内涵丰富、开拓务实的本质对福建南拳的推广与普及起到了传播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