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述勇 《视听界》2007,(3):97-99
画面作为电视艺术最重要的元素,怎么处理好它的节奏尤为重要。画面的节奏处理大都是在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时完成的。 一、景别和角度变化 这是每一个场景拍摄必需的,并不必然带来节奏的变化,但是主要景别的运用和主要角度运用及变化仍不失为一种节奏处理的外在条件,也为后期的剪辑提供了节奏处理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1.正确处理主体、陪体和背景三者之间的关系主体是指画面里表达内容的主体对象;陪体是指表达内容的对象;背景是指烘托和突出主体、渲染某种气氛、从而帮助表达内容的整体环境。构图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构图作为画面的布局与构成,是表现主题思想内容的总形式,构图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整体形象的构成能给观众以美感。要处理好主体、陪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多样统一。显然,在拍摄过程中,拍摄对象和拍摄位置具有多变性,拍摄对象多,拍摄位置多、景物多,就要求画面构图必须多…  相似文献   

3.
李南 《新闻窗》2012,(4):132-133
一、运动镜头的含义及内容运动镜头的含义运动镜头,就是在摄像拍摄过程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变拍摄方向和角度以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拍摄时而产生的电视画面。运动镜头不仅可以通过摄像机的运动表现被摄主体的形态、运动和轨迹,而且通过丰富景别和角度的变化,形成运动画面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表现出特定的叙述手段。  相似文献   

4.
会议新闻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电视台尤其是在市、县电视台新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构图正确、画面优美,能恰当地运用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有效地突出和表现主体,拍摄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会给会议新闻增色不少.作为长期处在县级电视新闻工作的一线记者,笔者从拍摄准备、摄像机使用,正确处理好主体、前景、背景、光线及构图等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拍摄好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最近在编辑电视新闻时,经常发现一些新闻片的画面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拍摄主体不突出、镜头没成组、画面之间无逻辑关系等。有的电视新闻片如果离开解说词,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堆拼拼凑凑的杂碎镜头,好像是专门为了配合解说词而贴上去的。笔者认为,要增强电视新闻的可看性,画面拍摄也应该严格规范,必须从拍摄时突出主体画面、镜头成组完整叙述新闻片断、合理剪辑理顺画面逻辑关系等方面入手,去改变这种现象。一、电视新闻拍摄要突出主体画面  相似文献   

6.
电视构图的完美,可以反映一个摄影记者基本功的扎实与不足。电视人物采访时主要是抓住人物的神态,以及被摄体与陪体、背景、光线等的合理安排,以及画面中人物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恰到好处。电视采访中人物拍摄的构图与技巧应用使的电视画面具有了艺术的美感。笔者探讨电视采访中人物拍摄的构图、用光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业余摄影者拍摄的照片,常常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他在面向客观现实选取对象时,画面上常常会出现难以处理的背景和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这些会干扰主体形象和冲淡照片的感情色彩。一些富有经验的编辑使用剪裁的手法,能够把一张毫不出色的照片,剪裁成为一张精彩的照片。有人说,一张照片只要看上它五百次,你总会发现照片中有些新的东西,而  相似文献   

8.
巧用背景     
姜传鑫 《军事记者》2014,(6):I0002-I0002
在摄影作品中,巧妙地选择拍摄背景,往往会使整幅画面增色不少。《竞攀》,正是背景运用比较好的一幅军事摄影图片。背景,是用来衬托主体、更好地表达拍摄主题的,在内容上属于图像的组成部分。这张图片中,几名战士在网上奋力攀爬,紧绷的手臂和双腿充斥着饱胀的力量,一种竞争、奋进的意味跃于视野。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欲将新闻事件通过镜头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那么就必须抓拍新闻事件的特征即发挥摄影特写的独特作用。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学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摄影记在拍摄时,抓住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情节加以表现。从一个人物身上或一件事物中,选择它以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从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明主题。另一种则是摄影报道的一种手法,是摄影构图学上景别的一种。摄影记在拍摄取景时,用近距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远拍的方法,让主体局部充满画面,  相似文献   

10.
“拍摄时滞”和“连拍速度”是数码照相机的两个重要的摄影性能指标。 拍摄时滞也称拍摄延迟时间,是指拍摄两幅静止画面之间所需要的停滞时间,就是拍摄完一张照片后,要间隔一定时间才能拍摄下一张;连拍速度是指在拍摄静止图像时以最高分辨率连续拍摄的情况下,每秒钟内可拍摄的画面帧(幅)数。  相似文献   

11.
技术之美     
这如梦如幻、虚实相生的动人画面,来源于夜色中鏖战正酣的哈罗铁路建设工地。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消解了建设工地场景中通常会显现的坚硬感和火爆程度,却给人以别样的观感。这样美妙的一幕被定格,缘于作者对曝光的恰当把握,对摄影技术的恰当运用。作者以夜色中拍摄星迹时常用的长时间曝光方式拍摄,使星星的运动轨迹变成碧海涟漪般画面背景,又突显出夜空中肉眼难见的蓝色。即将落于地面的铁轨因为仰拍的视角而显得宏伟壮阔。最让画面显现生机的,是那些人影晃动的痕迹,有虚有实,其衣物的色泽与大面积的蓝背景形成甚佳的补色效果。在新闻摄影中,选择在夜  相似文献   

12.
树木拍摄     
无论是到农村采风还是拍摄风光,树木都是极其重要的表现对象。造型优美的树木不但可以在构图时起到均衡画面,陪衬主体的作用,而且其本身富有特色的形象也可以独立构成漂亮而富有意蕴的画面,所以掌握拍摄树木的技法,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邵薇 《军事记者》2005,(5):i002-i002
深蓝苍穹下,一道金色的光迎面而来。沿着光,是一路迷彩的绿。远近的灯光、灯下的路面,以及燃烧着的火堆,也都是不同亮暗的金色。整幅画面,是蓝色衬景下金色与绿色的叠映和交织。拍摄者选择了B门和多重曝光,并辅以闪光灯。于是,在黑暗的天色下,装甲车的灯光显得刺亮,带给画面通明的激越底色。  相似文献   

14.
天歌  佚名 《军事记者》2013,(2):4-I0002
这是一幅以广角镜头伴随飞行方式拍摄的照片。大场面,多机群,俯冲转弯,层次分明,衬以远山背景,显得大气磅礴,赏心悦目。在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让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5.
顾立峰 《视听界》2007,(6):86-87
电视节目拍摄中,摄像师处理镜头调度时必须树立轴线意识,遵循轴线规则,这是构成画面空间统一感、形成视觉方位一致性的基本条件。 “依轴”拍摄,首先要明确空间方位和交待主体之间的关系。电视屏幕空间的表现是灵活的、全方位的,但所构建的空间世界表现出的方向性却是模糊的,对方向性的要求很严格,其是明确空间方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我们看到的电视新闻不仅仅为拍摄画面而去简单的拍摄。还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画面中的各个要素,如新闻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引起事件发生的主体、事件发生的环境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使得观众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对电视新闻画面的全局即技术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其构成,发挥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示画面语言的魅力,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当然拍摄时也要在电视新闻画面的技术和艺术处理上来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摄像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电视画面是摄像制作的产品,在电视摄像中技术是手段和载体,艺术是灵魂和精神,二者互为依托.拍摄的主题不同,手法也不一样,摄像工作者应该在拍摄时把握好电视摄像的技术及艺术,让观众不但了解信息,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画面. 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要求 1.镜头要稳,重视移镜头 镜头稳,是指拍出的画面平稳适度,推、拉、摇、移、跟、进、退都要稳.“起落不稳”的镜头很难进行组接,这样会给后期的剪辑造成很大困难.拍摄运动镜头时镜头运动速度应该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拍摄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能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甚至出画.  相似文献   

18.
在各类题材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画面的拍摄,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有客观的拍摄对象存在;二是摄像师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摄像师主观审美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对客观拍摄对象的选择,最终会影响到电视画面的美感。因此摄像师对自身的主观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拍摄固定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摄像工作者的基本功。固定画面拍摄得怎么样,能够反映出一个摄像者的基本素质和真正水平,它是对摄像者构图技巧、造型能力、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的综合检验。拍摄电视固定画面有以下规律:第一,拍摄电视固定画面要注意三不变原则以及美术摄影作品的不同审美特点。固定画面,是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机位不变,则摄像机不做移、跟、升、降等运动。光轴不变,则摄像机没有摇摄。焦距不变,则摄像机不做推拉运动。固定画面是一种静态造型方式,因为排除了推拉摇移等运动因素,所以从形式上很接近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但是,由于电视固定画面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具有表现运动的特性,所以,电视固定画面又不能简单地与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划成等号。比如,在电脑固定画面中人物可以运动,可以出画入画,同一画面内的光影可以发生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在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中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在拍摄固定画面时一方面要注意吸取和借鉴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的成功经验。注重固定画面的构图,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要从视觉形象的塑造,光色影调的表现,主体陪体的提炼等多个层面上加强锻炼和创作,拍摄出构图精美画面主体突...  相似文献   

20.
电视台摄像师在拍摄时,往往需要多种类型的镜头,以便在剪辑时配合使用,以丰富画面,如瞬时拍摄、即兴拍摄等。由于拍摄时有的画面稍纵即逝,若缺乏新闻敏感,就会失去机会,这对摄像师捕捉画面的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摄像师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对重要画面要有高度的敏锐性。本文介绍了摄像师捕捉画面的概念,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对摄像师几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提高捕捉画面能力的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