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新阶段,这一新的世界历史阶段切实地呼唤着一种新的"世界哲学"。新时代里的世界哲学不否定哲学的民族性,但的确又有不同于国别史和区域史时代的各民族哲学的问题意识,如世界一体化趋势下的伦理共识、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等问题。新的世界历史时代里也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哲学"观,作为古希腊地方知识的"哲学"进入世界历史之后,在内涵与外延两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具有诗性特质的中国哲学将改变自柏拉图以来直至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的主流观念哲学传统,从而拓展人们对"哲学"知识谱系的看法。在新的世界历史阶段里,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探索"世界哲学"的新形态,另一方面又要韧性地追求哲学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3.
一 "活动"概念是近现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在西方哲学史,黑格尔首次阐述了关于活动的思想①.他在<历史哲学>中将世界描绘成一种"理性"的发展过程.在他看来存在于我们思想之中的精神本性是自由的、抽象的、内在的东西,只有通过主体意志的创造活动,才能体使理性的自由本性外化、对象化,并在世界历史中实现自己和确证自己,然后又通过活动回到自身.正是借助意志的活动实现着"理性"向世界历史现实的转化和世界历史现实向"理性"的转化.显然,黑格尔的活动观具有深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他强调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它也同样具备其哲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由于美学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用对待哲学的方式对待他的美学。本文论述了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在悲剧史上的进步性、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与其哲学体系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这种局限性。黑格尔的冲突理论是亚理士多德行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悲剧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因为冲突是悲剧的本质特征之一,但黑格尔的理论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一方面承认悲剧中必然性的重要作用,但当他使冲突双方处于同等地位时,又把悲剧的结局交给了偶然性。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实践哲学(practical philosophy)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创新归功于卢梭。据他说,卢梭的创新存在于如下事实之中:他是第一个将"自由意志"(the free will)认肯为政治哲学基本原则的思想家。②由于黑格尔自己的实践哲学就明确地建立在一种对于意志及其自由的阐释上,所以他的表述明显是意欲申明卢梭社会与政治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然而,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影响,却不是那么清楚的事。说黑格尔和卢梭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体系是近代西欧各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完成.黑格尔哲学的巨大成绩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系统地阐发了辩证思想,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特别是他把辩证法引进历史领域,把人类社会历史看成一个不断发展和运动的过程.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尽管他的历史哲学中的许多东西现在在我们看来十分古怪,如果把他的前辈,甚至把那些在他以后敢于对历史作总的思考的人同他相比,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这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历史观的价值.黑格尔思辨历史观中的"合理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考察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即从康德的"世界公民"、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历史演变,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使历史观真正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成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把握这场曾经深刻而巨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和我国当代哲学发展格局的哲学革命的实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逻辑学与法哲学、先验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黑格尔研究中最深刻的问题之一。黑格尔政治哲学最突出的特色是对政治问题所作的"概念式理解",这种特殊方法预设了黑格尔先验哲学与其政治哲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具体表现在:黑格尔逻辑学所揭示的"精神高于自然"、"普遍性高于特殊性"以及"概念与实在的同一性"诸原则,构成了黑格尔在法哲学中所展开的个人权利批判、市民社会批判和对政治的伦理性理解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 ,“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 ;“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世界历史的运动过程就是人的辩证的实践过程。辩证法、实践在内在是相互贯通的,而这二者与世界历史思想的统一,才使得这一动态结构获得了完整性。这个动态结构并不始于马克思哲学,而是这三个概念在历史中发展演变、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历程中,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和康德、黑格尔哲学起着关键作用,而康德、黑格尔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只有从康德的脉络出发,才能恰当地理解马克思哲学,尤其是理解他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决定性颠倒。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在《小逻辑》的“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中指出,他要把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统一起来,使二者合流(参阅《小逻辑》,第24节)。这一规定使得“逻辑学”在黑格尔哲学中有了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实际上成了黑格尔全部哲学的主体。 对于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合流的理解和评价,在我国哲学史界似乎早有定论。大都认为,由于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合流,使逻辑学这门科学把对思维形式的研究和对思维内容的研究统一起来了,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逻辑学——辩证逻辑。对于这种传统的定论,笔者不敢苟同。本文认为,要对  相似文献   

12.
唐君毅则在晚年撰成了洋洋80万言的<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把现代新儒家的这一诉求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本体论方面,他借鉴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诠释儒家的心性之学,力图证成"道德理性"的本体论地位.在价值观方面,他提出"人生九境"说,阐发儒学现代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对于"存在"问题的追问已是迫在眉睫。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思想直接从追问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入手,进而追问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状态的关注。他对于人类精神幸福的描述和当今教育界提倡的"教育应使人幸福"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哲学里对于"思"和"自由审美"的描述对于教师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从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反思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他在哲学上的贡献,而且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反思当下我们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形态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出现如何可能的问题又是困扰哲学的难题.康德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得到科学的解答.是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首次全面回答和论证了这一问题,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哲学是由黑格尔完成了,因为他的哲学体系乃是集以往哲学全部发展之大成,而且他本人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体系迷宫,达到真切认识世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思想与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之间有着鲜明的基本原则性的冲突,即“不定”与“有定”的冲突。通过道家“不定”与黑格尔“有定”的比较,可以看出黑格尔“自规定”“自否定”的保守性,看出道家哲学拒绝一切规定的批判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对于黑格尔的体系是唯心的,而其辩证法是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的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观点持不同看法。在他的学说体系中,认为黑格尔哲学中合理的不仅是辩证法,而主要的是其理性主义,理性是辩证法的承担者,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的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而不仅仅是辩证法。笔者认为,马尔库塞的这一观点,不仅仅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关系,而且也牵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问题(这是更根本的问题),因此,有…  相似文献   

17.
<正>十九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许多科学门类从描述经验进入到理论的概括,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学科体系,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哲学方面,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把西方的普遍哲学推向了顶峰。在科学普遍发达和哲学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索绪尔的语言科学诞生了!我国的语言学研究者对于索绪尔的言语行为、言语、语言等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分歧。索绪尔建立语言科学,从《普通语言学教程》可以看到,他对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以"理念"作为他哲学的核心,在美学上发展为他对美的定义,并据此对艺术类型进行分类,试图总结艺术发展规律,本文将对黑格尔的浪漫型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贺麟是黑格尔哲学在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的介绍。解放前,他希望借助于黑格尔哲学自求超拔的精神来改造中国化,以实现“学术救国”的目的。为此,他强调概念的翻译要中国化,并通过寻找中国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相同点,建构起了新哲学体系。解放后,则从事客观的学术翻译。从贺麟的转变中,可以窥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在黑格尔之后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朵,有视黑格尔哲学体系如死狗而予以抛弃进而趋向非理性的生命哲学,也有对黑格尔哲学正视及批判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结合时代问题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以往哲学的形而上学特性,而且表明了哲学的关键在于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影响人们的实际生活,而并非只是一些悬于高阁的空疏言论。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而作为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回应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问题,也就是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在实践中展开,并至于何种境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