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稀土能缓解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渗透势的降低 ,增加脯氨酸的念量 ,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 )在叶片中的积累减少 ,并且抗旱品种和不抗旱品种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油菜品种"美国巨荚油王"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SA处理对0.1mmol/LNaCl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外施SA明显提高了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明显降低.外施S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以0.15mmol/L,0.2mmol/L SA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叶片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杂交水稻汕优63主茎在抽穗后10d,其叶片自上而下表现出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丙二醇和脂质红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则为倒三叶>倒四叶>倒二叶>旗叶.实验结果表明:叶片自下而上顺序衰老.叶片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植物器官衰老,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分解产物,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衰老的程度。在衰老的器官中丙二醛含量较高,而在幼嫩的器官中丙二醛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L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根伸长、芽伸长受到抑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积累;0.1-1mmol/LSA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促进小麦幼苗生长,提高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MDA积累,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并表现出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干旱胁迫时不同抗旱性大豆品种苗中游离脯氨酸积累与大豆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游离脯氨酸的累积显著增加,且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的前期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但深度胁迫时其累积量则明显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脯氨酸的积累可作为大豆抗旱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经蚕豆盆栽试验,观察到水分胁迫下,蚕豆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加强,O_2产生速率,MDA积累增多,质膜相对透性增大,其原因是水分胁迫下,SOD、POD、CAT等膜保护酶活性降低,活性氧代谢平衡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8.
木菠萝和黄皮种子在湿藏过程中对低温敏感,随着温度下降,种子的发芽率、萌发指数和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下降,丙二醛和脂质氢过氧化物的含量增加。其低温敏感性的原因可能是种子在低温湿藏时,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使膜脂丧失,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种子的生活力丧失。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逆境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SA(0.1、0.2、0.3、0.4mmol/L)对100mmol/L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逆境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A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根茎生长、生物量积累,增强渗透调节,减小膜脂过氧化,但过高浓度则抑制生长、加剧膜脂过氧化.并且显示,100mmol/L NaCl胁迫下,0.2mmol/L SA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显著,而0.3mmol/L SA对幼苗逆境生理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金银花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乙二醇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金银花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麻江和花溪2金银花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内蒙古金银花先下降后略有上升,游离脯氨酸对水分胁迫的反应机制不同.水分胁迫下各金银花丙二醛含量增加,增加幅度不同,贵州麻江金银花显示出较强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本研究以水稻为材料,用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经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再经过1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0-48 h.结果表明,经外源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能显著增强体内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增强水稻幼苗自身抗氧化系统中酶的活性,减轻和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种子为材料,通过液体培养实验探究铜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揭示小麦幼苗对铜胁迫的生理抗性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铜对小麦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铜浓度的进一步增大和培养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的生长量明显减少,根和叶片中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达到5%或1%的差异显著性水平,这些活性物质在根和叶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含量除POD在根中分布大于叶中外,其余均表现为在叶中的分布大于在根中的分布。在过量Cu2+引起胁迫的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各成分通过相互协同配合,对铜胁迫进行有效的抵御,对自身进行严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以转IrrE基因油菜为材料,以非转基因油菜为对照,砂培条件下研究了油菜对Cs的积累吸收情况和Cs胁迫对油菜SOD、POD酶活性、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转基因油菜和非转基因油菜对Cs的吸收量都增大,二者根部的吸收量都大于其地上部分;转基因油菜根部的积累量大于非转基因油菜根部的量,而地上部分积累量小于非转基因油菜的含量;在不同Cs浓度的胁迫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4种Cs浓度处理下转基因油菜活性都高于非转基因油菜;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的MDA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但转基因油菜体内的MDA含量都低于非转基因油菜;4种处理下油菜叶片脯氨酸含量也表现出上升趋势,而转基因油菜产生的游离脯氨酸高于非转基因产生的.以上结果说明在油菜受到Cs胁迫时,转IrrE基因油菜比非转基因油菜更具有Cs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以青稞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200mmol/L NaCl胁迫对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0mmol/L NaCl胁迫2,4,6,8d后,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随胁迫的进行而不断下降,其中叶绿素含量在前4d下降尤其明显;MDA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上升.表明200mmol/L NaCl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了严重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干旱程度下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甲酯(MeJA)是与抗性密切相关的植物生长物质,本研究探讨了它在不同干旱程度的胁迫条件下,施加不同浓度的MeJA对水稻抗旱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深,水稻遭受伤害随之加剧,水稻叶片中各生理生化指标均有相应的变化,叶片水势,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及脂氧合酶(LOX)活性都显著增加。施加MeJA后,水稻遭受胁迫的程度有所缓解,不过在高度干旱情况下,MeJA并不能使水稻完全恢复到对照水平,水稻仍然遭受一定程度的伤害,其中,浓度较小(0.25μM)的MeJA处理使水稻恢复较多,可以认为是增强水稻抗旱性的较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旱稻/长芒稗、高粱及三属杂交后代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 《衡水学院学报》2008,10(1):45-47,51
用不同浓度的NaCl模拟盐害处理旱稻/长芒稗杂交后代、高粱及三属杂交后代幼苗,实验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大,3种材料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但水分利用率提高,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含量上升,POD活性也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增大.相比之下,父本高粱有较强的抗盐能力,旱稻抗盐性弱,但三属杂交后代的表现优于母本旱稻/长芒稗.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水稻萌发及冷胁迫下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水稻种子及冷害胁迫下水稻幼苗,结果发现:低浓度的水杨酸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高浓度的水杨酸则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在冷胁迫下,水杨酸能提高水稻幼苗的过乳化物酶的活性和VitC的含量,不同品种对同一条件下水杨酸处理的反应效果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泉州湾底栖生物可口革囊星虫对有机污染物BaP的暴露风险,研究了BaP对可口革囊星虫体壁中氧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BaP对可口革囊星虫产生的氧自由基及膜脂过氧化伤害受暴露剂量和时间的双重影响.在20~500ng/gBaP浓度范围,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随着BaP浓度以及暴露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上升变化,可口革囊星虫体壁丙二醛含量和羟自由基含量在BaP暴露1~4d内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高;在暴露时间达7d时,各处理组丙二醛含量与BaP暴露4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羟自由基含量则下降到与空白对照含量相当的水平.可口革囊星虫氧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可作为海洋环境BaP污染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亚菊(Ajania pallasiana)对盐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亚菊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在不同Na Cl浓度(0、100、200、300、400、500mmol/L)下,研究了亚菊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变化。研究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亚菊植株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强而下降;相对电导率含量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亚菊对较低浓度的盐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当盐浓度达到300 mmol/L以上时,其生长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露天水稻盆栽试验,模拟自然环境研究MTBE在水、土壤和水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水稻性状影响。结果表明,MTBE在水中的溶解量远大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量,MTBE在水中的消失速率快于土壤中的消失速率;同时研究了水稻体内MTBE分布规律;另外研究了MTBE对水稻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的影响及对水稻籽粒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