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斌海 《游泳》2005,(5):4-5
7月在蒙特利尔结束的第11届世锦赛游泳较量中,中国水军虽然与金牌无缘,但吴鹏、张琳、高畅、朱颍文、杨雨此五名选手的出色表演,还是让人们眼前一亮。吴鹏:再成男队“英雄”吴鹏最早成为中国男子游泳的“头牌”,当推三年前的釜山亚运会。当时,年仅15岁的他击败日本三大高手山本贵司、森隆弘和中野高,独得男子200米蝶泳、400米个人混合泳和200米仰泳共三枚金牌,并打破400米混合泳亚洲纪录。  相似文献   

2.
数字     
《体育博览》2011,(5):26-27
9年的等待,9年的蛰伏,9年的追赶,终于在4月10日,吴鹏结束了9年逢菲尔普斯不胜的尴尬,也结束了“飞鱼”200蝶9年不败的传说。茌美国游泳大奖赛密歇根站的第二比赛日,200蝶比赛中,吴鹏击败世界纪录保持者、  相似文献   

3.
厉智 《游泳》2002,(6):4-5
近年来中国男子游泳全面落后于日本的僵局在釜山亚运会终于被打破,中国游泳得以夺回“亚洲游泳老大”的桂冠。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四名男子游泳新人吴鹏、于诚、刘禹、陈祚以“中考”战胜日本选手为契机,开始挑起了中国男子游泳冲击世界水平的重担。亚运会他们与队友合作从日本人手中夺得7枚金牌,而且以两项亚洲纪录证明了自己所获金牌不俗的成色。以往的中国男子游泳,总摆脱不了全运会出成绩,以后的国际比赛、包括亚运会表现平平的怪圈。而这四名运动员全露脸于去年的九运会,本届亚运会延续了自己前进的步伐、登上亚洲最高一级领奖台…  相似文献   

4.
全运会赛事举办权决定了全运会的模式样态和社会生存空间。基于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全运会举办权变迁的历史进程与背后的逻辑理路进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全运会举办权的变迁方向。研究得出:我国全运会赛事举办权经历了“指定承办”“三省轮办”“各省申办”以及即将到来的“区域协办”四个阶段。逻辑理路表现为:经济发展作为先行条件,夯实变迁基础;地方政府在满足全运经济需求的基础上,意识到举办全运会能带来巨大利益,产生变迁动力;国家战略规划作为上层建筑,引导新一轮的变迁方向。展望未来,全运会赛事举办权将积极推广粤港澳全运会办赛经验;形成“主+辅”的城市举办权变革方案;实现区位优势上的“双城”办赛方式;鼓励市场、社会等第三方主体申办赛事。  相似文献   

5.
第六届全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在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高度评价了第六届全运会。他说:“本届全运会开得隆重、热烈、精彩、圆满,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袁伟民说,这届全运会捷报频传,令人振奋.在有37个代表团参加的44个大项目比赛中,  相似文献   

6.
全运会品牌识别系统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运会品牌建设缺失致使每届全运会的市场开发都从零开始,全运会品牌建设分为品牌核心识别系统和外在品牌识别系统.在基于全运会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全运会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制地语义联想的实证研究法总结概括了全运会竞技体育、全民参与、全运文化、全运经济四方面属性,提炼了全运会核心内涵“展竞技风采,迎经济腾飞,享激情参与,创民族辉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全运会外延品牌表现的不足,指明了外延品牌的建设路径.这对全运会品牌建设具有极高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运问与叹     
如果要推选中国体育的“标志”,全运会其实比奥运会更有代表胜。全运会代表着中国体育走过的道路,代表着中国体育发展的格局,代表着中国体育努力的方向。这三个“代表”,呃,更能说明全运会是中国体育的特色产物。  相似文献   

8.
葛会忠 《新体育》2013,(10):24-26
在全运会赛场上,高龄选手汇集一堂。这些身兼一官半职的运动员,赛场上看淡成绩、超越自我,形成了全运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中有八朝元老高娥、上海乒羽中心副主任王励勤、上海自剑中心副主任陶璐娜、四川皮划艇主教练陈忠云……他们的出现,让全运会上演了一出另类的“啃老”现象。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中国魔水”的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10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吉林厅举行向第七届全运会捐赠仪式。“健力宝”集团首家赞助第七届全运会300万元人民币,同时为七运会提供开、闭幕式仪式和火炬接力的全部服装等。出席签字仪式的有第七届全运会筹委会主任、北京市常务  相似文献   

10.
拍摄手记     
那天早晨吴鹏穿着一件棕色乱纹的圆领T恤,戴一副黑边眼镜,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背旅行包,站在树的荫凉处等我们时,第一眼,我差点没认出他来——太像一个斯文的在校大学生了,一点都没有游泳池里生猛的影子。泳池外的吴鹏其实很害羞。周五在泳池边,摄影师要求他摆几个姿势,吴鹏小声说:“还是到影棚再拍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周雅菲、高畅、朱颖文她们在边上起哄,他的脸都红了。  相似文献   

11.
全运会是我国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各地区展示体育实力的主要舞台,但是全运会总是出现很多特有的现象,如“东道主效应”显著、竞技成绩突出、负面影响增多、金牌奖励金额攀升等现象已经成为规律,究其原因是因为全运体制、“唯金牌论”导致举国上下对全运会的重视程度高、国内竞技水平促进了优异成绩的出现,并对全运会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2.
柏强 《新体育》2013,(10):42-44
曲终人散,沈阳奥体中心也没有了昨日的喧嚣,但有关全运会的话题还在继续。和以往的几届全运会一样。罢赛、黑哨、默契球……这些屡见不鲜的负面新闻,引发话题无数。和以往几届全运会不同。“东道主现象”没能延续;全运高举“节俭”大旗;橄榄球、高尔夫奥运项目被列入全运会比赛项;大球一冠计三金……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概念、属性等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对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基于形成与价值的实现过程以全运会为例分析了我国体育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包括:1)全运会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品牌标识系统的缺位造成的“获得性流失”;2)各种负面信息导致的全运会公信力丧失带来的基础性流失;3)标准化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带来的保护性流失;4)合作伙伴、赞助商等权益的保障不足引发的保障性流失。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认为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无形性,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累积性”与“特质性”带来的定价难题,全运会的“二重性”等是造成全运会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客观因素;全运会的行政性路径依赖、各种“怪象”、定位不清、市场开发能力不足等是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主观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运会无形资产流失的规避机制: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品牌标识系统规避获得性流失;提升赛事公信力,规避基础性流失;完善产权保护与开发体系(包括明晰全运会无形资产内容,进行赛事无形资产的合理评估与定价,统一全运会资源开发主体等方面)规避保护性流失;保障赛事无形资产消费对象权益规避保障性流失。  相似文献   

14.
十运会闭幕了,若干年后,也许多数人会忘记江苏赢得了金牌总数冠军,但人们很难忘记十运会上冒出的丑闻和黑幕。有圈内人形容,全运会有点像“内战”、“药运会”、“钱运会”,只不过前几届全运会,制造丑闻和黑幕者还不敢如此张狂放肆,媒体舆论监督也不像现在这样放胆,所以,才使一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的最后一次全运体坛盛会,10月24日在上海降下帷幕。全运会,从本世纪50年代末起,至今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征程。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如今,站在世纪之交的全运会,(?)否真正“不惑”地面对自己的未来?21世纪的全运会究竟该何去何从? 八运会比起以往的全运会来,最大的改革举措是竞赛项目“减肥”。第六、第七届全运会分别设立了44个和43个比赛项目,设项之多已远远超过了亚运会和奥运会。各省市为了“每分必争”,不得不拉长战线,对全运会的非奥运项目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而分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我,这次全运会田径决赛有什么感想?我想是“成绩显著,任重道远。”水平提高女强男弱第五届全运会,我国田径高手共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四项亚洲纪录和七项全国纪录,轰动了神州体坛。而本届全运会田径赛更上一层楼,共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八项亚洲纪录、八项全  相似文献   

17.
晓马 《篮球》2001,(22)
全运会的篮球比赛不同于CBA的篮球比赛,所以,全运会的球员转会也不同于CBA的球员转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说,这种转会应该是“省际交流”在本次全运会上,就有这样几位球员,他们就像以前流行的那句话一样,“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相似文献   

18.
失败还是胜利全运会!作为一个运动员,全运会这三个字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啊!第一届全运会时我非常向往能参加体育界的这一盛会,但我没有资格。在第二届全运会前我的棋艺水平明显上升,我想我有资格参加全运会了,可那次全运会的比赛项目中没有棋类,真是不幸。十六年后,我终于等来了第三届全运会。不知不觉中我已过了三十岁,不少报纸都称我为“棋坛老将”了。尽管如此,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我的心情和年轻人无甚区别——充满着新鲜感、兴奋感和跃跃欲试的劲头。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第十届全运会突出的焦点问题为切入点,客观分析诱发“黑色现象”的主要因素,并为预防全运会“黑色现象”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体育》2005,(10)
序语翻开全运会的历史画卷,如同看一部鲜活的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史。46年并不平坦的路途中,有失望也有惊喜,有沉寂也有激昂,有泪水也有欢笑,有思考更有期待。全运会,寄托了多少老一辈体育工作者的理想;承裁了多少年轻运动员的憧憬;又带给了多少热爱体育的中国人以快乐和希望。在这全运会逢“十”之际,我们细心整理出这样一盘回顾以往,放眼明天的全运会大餐,让我们一起来品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