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仇逸 《现代教学》2011,(12):78-78
构建义务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是上海承担的目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上海市教委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于11月4日联合举办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启动大会,共同签约“建立绿色指标体系”这一部市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24,(9):24-27
<正>《上海教育》:“绿色指标”经过12年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基础教育的“绿色标尺”。此次研制“绿色指标” 3.0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为什么要对以往指标进行新的调整?平辉:2011年11月,上海率先试行“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价绿色指标综合评价”项目,自首次评价实施以来,“绿色指标”在诊断并推动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我们持续对“绿色指标”进行优化,形成了目前的3.0版。3.0版是在充分吸收1.0版和2.0版经验成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市绿色指标的引领下,基于“男孩女孩节”办学特色,学校创建了封浜小学绿色指标引领下“七彩阳光少年”评价体系,改革对学生传统的唯分数论评价,建构新的丰富评价体系,形成新的多元评价机制。近年来,封浜小学形成了响亮的“阳光教育,炫色生命”办学理念。学校的目标是让封小的每一个孩子成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阳光少年;让封小的每一位教师成为崇尚优秀、乐观豁达的阳光教师。为此,在上海市绿色指标的引领下,基于“男孩女孩节”办学特色,学校创建了封浜小学绿色指标引领下“七彩阳光  相似文献   

4.
“绿色运动”今天已经成为影响日益扩大的世界性潮流。发展“绿色”经济,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没有农村的“绿色”,就谈不上全社会的绿色文明。因此构建农村绿色经济体系,非常必要而迫切。本文论述了绿色经济及农村绿色经济体系的含义,构建农村绿色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建设我国农村绿色经济体系进行了系统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理念 (一)提出背景 “绿色环球21”(由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1999年创立)是目前国际旅游界唯一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也是我国引进的唯一一个国际标准体系,全世界已有1500多家企业开展了“绿色环球21”认证,我国有20余个企业加入了“绿色环球21”认证。与此同时,已有十余所大学相继成为“绿色环球21”的合作伙伴。国际化是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虽然绿色数据中心国内外还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但评价指标PUE值已被业内所认可。PUE值由美围的行业组织绿色网格(GreenGrid)推出,已经成为衡撤数据中心效率的最常用标准。从“PUE=数据中心总负载/IT设备负载”,可以看出绿色数据中心关键指标就是耍节能。  相似文献   

7.
两部委产生分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依照这一指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关于构建“绿色GDP”核算框架的研究,争取在3—5年的时间里建立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从绿色职业这一视角出发,对当前中职学校专业体系中能够与绿色职业对接的“绿色”专业进行了筛选,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职学校“绿色”专业的存量、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绿色节能。研究并设计了一套计算机系统温度、噪声检测及控制系统,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功率消耗,有效控制工作环境噪声,提升计算机系统“绿色”指标。  相似文献   

10.
黄明  张敏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4):59-61,71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绿色环保建筑的理念,故发展钢结构住宅意义重大。“立足技术创新,改革传统建筑体系,推动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以钢代木,保护地球生态资源;以钢代混凝土,促进绿色环保建筑”,作为建筑行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绿色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绿色经济的重组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绿色职业,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绿色技能需求。为适应我国绿色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重新标定了绿色职业。下一步,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绿色技能开发的思潮推动下,应将绿色技能开发融入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并付诸实践,开发通用绿色技能框架体系、推进职业标准绿色化转型、分类施策开展绿色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专业教学标准绿色化转型,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师资培养方案,促使高效、节能、低污染、循环可利用等发展理念全面得到贯彻,让“绿色技能”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期闻的税制改革,将遵循“绿色税收”的思路,主要包括调整完善废旧物资的税收政策,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税收征管;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制定鼓励节能的税收政策,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税制中有关税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借鉴,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绿色指标的引领下,封浜小学从校情实际出发,结合“阳光教育,炫色生命”的办学理念,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推进课堂变革,形成了“阳光下的男孩女孩们”特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中国有了绿色食品以来,“绿色”一次使用频率顿高,如绿色通道、绿色服务等等。总觉得有些说法当中使用“绿色”一词牵强:为什么通道要“绿色”才顺畅,服务只有“绿色”才到位?无外乎食品已经不可食、通道已经不通、服务已经不象服务,只得各自加个“绿色”,才能恢复它们本来的面貌——自然而然。真的不想再把“绿色”和某某连在一起了,因为说到每个“绿色”都很沉重。世界上没有“绿色”多好。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既是衡量“双高”建设成效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下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遴选的重要举措。依据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文件,提出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框架。在对产出指标选用原则分析的基础上,选出了9个二级指标下的备选三级指标;运用DEMATEL分析法,对备选三级指标进行优化,确定了产出指标下的评价体系和权重。通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引导专业群建设方向始终指向“双高计划”总体目标,有效提升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开展绿色教育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绿色教育仍存在体系不完善、知行不统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完善绿色教育体系、构建绿色教育“大思政”格局、促进资源整合、推进学生知行统一、开发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绿色教育新格局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绿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计琳 《上海教育》2024,(9):18-19
<正>如何通过教育评价改革撬动教育良性发展?12年前,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教育综合改革“深水区”的上海基础教育,聚焦转型发展的攻坚领域,全面开启了上海义务教育“绿色指标”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探索。关注学业成绩,更关注背后付出的学习成本;关注学业质量,更关注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过程。12年中,从1.0版到2.0版,“绿色指标”为上海基础教育打造了全新的“绿色标尺”,也带来了教育“绿色生态”之变。面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使命,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在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上的指挥棒作用?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义务教育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实施方案(2024年版)》(以下简称“绿色指标”3.0版),促优破题再出发。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清华大学1998年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并将其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实践作了考察和回顾,特别对“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等方面的进展作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9.
提起“绿色”,大家自然会联想到“绿色食品”、“绿色家居”、“绿色消费”、“绿色奥运”等名词。的确,“绿色”一词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之色,它更多地被赋予了人的价值需求和精神理念的内涵。诸多事物都能以“绿色”冠名,为何语文不能呢?果不其然,其中清华附中名师赵谦祥先生在《用“绿色语文”救治“文字恐惧症”》一文中明确主张实行“绿色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20.
"我们需要定期进行‘教育健康体检',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系统进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破解内涵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如是说。7月1日,上海市教委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共同发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这是全国第一份省级政府推出的学业质量报告。9月新学期伊始,上海市教委表示,上海将改变过去以学业成绩为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做法,以“绿色指标”引导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早在2010年,上海市教委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提炼出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而今年首发的“2011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无疑又让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成为今年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热词。今年以来,国内各大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东方网、《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教育》,及本z0]2012年第5、7、8期纷纷聚焦“绿色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