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介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在工程中应用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如今高层和大型建筑消防工作已经被广泛关注,作为现在人民生产生活的客观载体,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去应对大型建筑火灾,去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面就大型建筑的消防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国内外在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水质情况实行自动检测,不仅可实现对水质的即时检测和远程测控,还能掌握水源的主要流域的水质状况、调控水质信息和水质污染预警的功能。通过水质自动监测还能解决跨区域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纠纷处理问题、水质检测量制度落实问题。本文现就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及自动检测仪器的发展应用做简要论述,以供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PLC在卷烟厂自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门子PLC目前在各种自动控制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西门子PLC控制器等在宝鸡卷烟厂自动供水系统的改造中的具体运用,对自动供水系统管路系统及监控系统软硬件构成及总体使用效果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库在公建及住宅小区内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附属建筑,汽车库的消防安全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I类地下汽车库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及通过优化系统使得系统自喷水至喷泡沫的转换时间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定义、分类及灭火特点进行全面的论述及分析,并对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做了相关说明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方式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应用传感、遥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水情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信息交换,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洪、发电及其他综合利用目标优化调度服务的系统,是水利水电工程综合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0.
张海荣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17-117,115
随着油井试井技术不断发展与提高,井下电子压力计逐步取代了过去的机械式井下压力计,结合现代试井解释技术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井下压力资料的录取精度也相应提高,作为井下压力计的标定装置也必须更新提高,以适应井下电子压力计的标定技术要求。本文主要对现有的压力计标定装置进行分析对比,选用标准液压源,对井下压力计的自动标定系统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装有喷头和喷咀的官网系统,利用灭火时所产生的光、热、可见或者是不可见的燃烧生物压力信号传感而自动启动喷水装置,将水和以水为主的灭火剂洒向着火区域,起到扑灭火灾或控制火灾蔓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动对焦     
数字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并不是永远可靠的,本文将解释这是为什么,并告诉你如何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13.
王靖刚 《科技广场》2007,(5):253-254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对自动灭火系统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日常校准的方法.针对几种不同的校准方法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近十年来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具体:事件详细讨论了各种质控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否在火灾发生时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环节就是其设计、施工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文章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重视并力求避免.  相似文献   

16.
17.
倪志刚 《科技风》2015,(1):36-37
针对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采用传统PID控制的优缺点的分析,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优化研究,设计出模糊PID控制方式对列车进行速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式具有较好的静、动态控制精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8.
王云霞 《今日科苑》2010,(4):126-126,125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考试系统作为一种传统考场的延伸工具,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考试,再加上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因此网络考试系统是电子化教学尤其是远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系统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IE浏览器,在WEB页面中完成自动按难易度抽题、考试、交卷、自动评分、查询等考试任务。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完成监考。  相似文献   

19.
20.
锦江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于2002年建成,至今已有3年。通过多次的改造和完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有了大幅度提高。本文就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