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婷 《海南教育》2014,(24):73-74
为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提高育人质量,本学期,我校“百名教师访千家”大型家访活动拉开了帷幕。作为新接一(2)班班主任的我,为了让这次家访真正取得实效,先把重点要家访的学生名字列出,然后安排好对其他学生家访的时间,这样家访也就有针对性了。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家访制度搭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益做法。高校要努力创建辅导员家访新机制,把家访工作纳入辅导员考核和学生工作评估体系中;要拓宽家访的参与面,促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有效实施;要探究多渠道的家访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学校地处偏远山村,学校和班级召开学生家长会的机会就很少,平时的家校互动主要靠班主任约上几个科任教师走村串户登门家访。自从我们这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后,我这个“老班”就找到了一种“快捷、高效”的家访方式——电话“家访”。  相似文献   

4.
不知何时,一些老师渐渐习惯于一个电话或一个口信,就将学生家长召至学校。名之曰“校访”。“校访”的潜滋暗长,使“家访”有了淡出家校联系阵地的趋势。“家访”是什么?我们并不陌生,是凡当个老师或做个学生的,兴许都有做“家访”或被“家访”的经历,它曾被看作是实现家校沟通、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期达到“双赢”的重要教育手段。“家访”犹如一座“彩虹桥”,连接着学校与家庭,是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互动“共振”的一个有效平台。“家访”的功能不容抹杀,可现在为什么又被冷落呢?目前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实施了教育布局区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申广明 《班主任》2009,(9):39-40
怎样才能使家访既轻松又高效呢?我认为不妨增加些灵活性,在“访”字上动脑筋,试试“别样”家访。 联访 为提高家访效果,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选择“联访”的方式,与任课教师、班干部或学生一起去家访。2003年5月,鉴于严重的“非典”疫情,学校被迫放假,  相似文献   

6.
教师家访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一条重要的育人渠道。教师家访的优点不仅仅在于教师能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而且在于家访时教师能在特殊的时空环境、人际情感氛围中客观、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其在家庭与社区中所受的影响和进行的活动。有调查显示 ,目前城市学校的教师家访的现状不容乐观 ,其中“告状”式家访是一个重要问题[1]。所谓“告状”式家访是指由于教师不进行常规性的家访 ,而当学生在校犯了过失时进行的突发性家访的戏称。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危害及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对策。一、告状式家访的…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日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提高合力育人的水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家访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家访工作,学校的育人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家访有其特有的作用,能收到其他教育方式无法取代的功效,应着力提倡,大力实施。一、主动对话,改互补为协作(一)抓住家长最感兴趣的话题,把握家校合作的主动权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一般仍然采用谈话的形式。作为交谈主动方的教师,如何使谈话取得最佳效果是家访能否…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校长、教师、学校、家长四位一体的和谐教育整体,是成功办学的条件之一。”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通过家访工作,架设学校、家庭、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使之相互理解、沟通,信任。遵循坦诚、平等、合作的原则,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形成教育的合力。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才能增加教育的力量,起到育人的效果。工作中采用“五字”方针做家访工作,效果很好。一、宣传组织工作——要“早”开学伊始,及时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学校的校风——求实,创新;…  相似文献   

9.
家访目前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意义上家访的局限性催生了“学生家访”概念的提出和具体实践。“学生家访”为家访赋予了实践育人的内涵,是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对“家访”都不陌生,我们的学生时代,校园里就流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去我家”的顺口溜。做学生的普遍害怕、反感老师家访,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的家访就意味着告状。也正是由于这个,当我自己也成了老师的时候,对“家访”工作一直讳莫如深,没做过一次“家访”。尽管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做好家访工作,不少学生家长也欢迎我去他们家里看看。  相似文献   

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重要的“特殊群体”。大学生资助工作实行“精准资助”是高校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政策,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目标的科学管理方式。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可打通家校合力育人“最后一公里”,对提升高校精准资助和育人成效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资助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余慧娟 《贵州教育》2010,(11):23-24
“大家访”活动是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第三批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以上门走访、电话访谈、短信访谈(家校通)等多样化形式与学生及其家庭进行“零距离”沟通。2009年9月以来。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共有24.8万余名教师参与“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共家访学生107.9万余人次。“大家访”活动作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师德建设,借助家庭和社会力量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我们编发以下文章。以馈读者。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在当今时代,通讯手段极为发达,家访这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已经落伍。究竟是家访落伍了,还是告状式的家访理念落伍了?上海市青浦区的广大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对家访这一传统的做法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明确只有家校教育目标一致、方法互补,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家访的进行就是要解决教育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重关系中存在的错位、越位与不到位"。家访确实是一种沿用已久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但"久,说明它经得起考验;旧,不等于一定要破除"。家访一旦被赋予新的内涵,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方法就一定能推陈出新,焕发出独特的育人光彩。  相似文献   

14.
与学生相处两年了,与家长的交流大多数是电话联系,或是开家长会时的碰面。家访似乎也只是对于一些特殊场合、特殊学生的特别关注。此次,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到受导学生的家里家访,让我们走进学生、感受学生、了解学生。同时,也给了一个让我们真正开展“家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李振清  胡湘亭 《教师》2008,(24):24-24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家访,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访也要慎重“初战”,做好初次家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家访是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互动的重要途径。家访,本是学校的一种常规教育行为,然而,对于内地新疆班(校)的老师来说,却是个难题。本期介绍的青山高级中学赴新疆“万里家访”的特别尝试和新收获,希望对我们探索内地新疆班(校)的教学和德育工作的规律和新思路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正寒假期间教师家访,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此举重在增进教师同学生及家长的感情。只有我们把学生放在心上,家长才会用心配合学校教育;只有我们把学生当亲人,家长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教师家访,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工作者优良传统作风的现实体现。新世纪新阶段,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教师教书育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教师家访,经常深入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是一种始终有效的工作方法。原因很简单,理性的认识离不开感性的体  相似文献   

18.
李宏英 《班主任》2008,(12):23-24
家访是实现学校、家庭沟通的有效渠道,是形成教育合力的枢纽,是转化后进生的催化剂。但是,家访前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往往会事与愿违,事倍而功半,甚至恶化家校关系,影响教育效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为避免家访的盲目性,家访前要精心“备课”。  相似文献   

19.
肖伟平 《生活教育》2014,(2):99-101
登门家访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家庭及周边环境、生活条件、家庭教育状况等基本情况,有利于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登门家访与现代电子家访相比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登门家访的情感交流是电子家访等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二是登门家访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家里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三是登门家访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四是登门家访能够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育人理念。登门家访的实施策略,一要在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二要在访中要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三要在访后要及时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20.
案例:周一下午刚上班,几位班主任就“冲进”校长室“理论”。原来是因为家访的事。这个学期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其中规定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4次。由于学校地处农村,通讯条件差,家访的路途又远,而教师有一部分又不是本乡本土的,所以很少有教师愿意去家访,学生出了问题就“叫家长”,结果学生不愿意叫,家长不愿意来,效果很差。而学校认为,家访是拉进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距离的一种良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所以,这学期做出决定:教师要定期家访,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问题却出在了考核上,怎么来确定教师去没去呢?政教处采用了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