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宪法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对待西方宪政文明,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性、优越性以及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澄清现实中存在的关于宪法问题的一些思想偏向,给大学生施加正确的影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宪法观念.  相似文献   

2.
陈辛 《广西教育》2014,(11):123-124
指出目前高校宪法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思政课教师应该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完善大学生宪法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平等权作为公民平等权的重要内容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侵犯公民教育平等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忽视宪法保护.宪法保护公民教育平等权,是由宪法自身的效力和规范特点决定的.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平等权的宪法保护的途径在于:培养公民宪法意识,树立教育平等的观念,修改完善宪法,建立宪法司法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4.
法治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有法律意识,尤其要具有宪法意识,大学生是当代中国宪政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人才,其更应具有较强的宪法意识.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要内容,客观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高校是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新时代高校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尊重宪法权威和保障宪法实施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新时代高校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要以大学生为重点人群,通过课堂宪法理论知识阐释、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和“大思政课”社会实践等形式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宪法深入人心,弘扬宪法精神,强化大学生宪法意识,使宪法实施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6.
谈高职法律课培养大学生宪法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基础》课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则是高职《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宪法意识是人们关于宪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它包括对宪法的特征、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宪法基本精神的深入理解,对人们行为是否合乎宪法的评价等。高职《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从高职教育的实质性特色出发,从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特色上,对大学生进行宪法至上、公民、平等民主、权利义务、基本路线等宪法意识教育,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宪法司法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宪法的直接适用性;二是司法审查。囿于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规范的特点、宪政体制及法律传统,这两方面内容在我国无法实现。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应当在民主集中制的框架内寻求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8.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宪法应然价值取向、统合宪法规则并指导全部行宪过程的依据和准则,是大学生法律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五项内容。其中党的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和法治原则尽管是现代民主国家通行的宪法原则,但中西方在对这些原则的理解上,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的环境治理,必须拓展高校德育的内容,进行大学生环境教育.本文论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并在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宪法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是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奋斗目标的基本环节。当前,对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要着重加强宪法至上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平等意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理念等方面的教育;在实践中,要在深化认识、加强宪法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宪法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