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伸展运动与热身、放松活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伸展运动与热身、放松活动的介绍,旨在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其在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掌握伸展运动与热身、放松活动的一些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运动解剖学肌肉工作分析的理论,论述了高山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的肌肉用力情况。使运动员,教练员在练习或比赛中有目的的发展原动肌的力量和与对抗肌的协调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运动损伤是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和教练员面对的一大难题.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疲劳是主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训练后恢复手段较少或恢复不充分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基层少体校运动员没有养成训练后牵拉放松的习惯,而牵拉放松恰恰是缓解运动员肌肉疲劳最有效的手段.因此,让运动员养成正确的训练后牵拉放松的习惯至关重要.运动后牵拉放松的生理学原理是:通过牵拉使肌膜张力产生变化,从而排除运动中堆积的乳酸,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牵拉放松可分为主动和被动2种.被动牵拉是指运动员在外力的作用下各关节肌肉做被动伸展的练习方式.尽管主动牵拉也能达到恢复体能的效果,但因受肌肉解剖的限制及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其效果明显弱于被动牵拉.  相似文献   

4.
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运动员在滑跑过程动作高度自动化,运动员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可以有效改善肌肉的新陈代谢,促进ATP的合成;迅速消除疲劳,提高肌肉工作的效率,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在速滑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将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训练和恢复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心理训练、肌肉放松练习和肌肉放松等手段与方法,培养运动员的肌肉放松能力。  相似文献   

5.
准备活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始部分,运动员无论从事何种运动或比赛,都必须从准备活动开始。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身体和心理上为将要开始的训练或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准备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慢跑、柔韧性练习、加速跑等。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国外的运动员越来越重视准备活动,他们对待准备活动是非常认真的,其活动的内容也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的准备活动的程序一般是伸展肌肉、走、慢跑、伸展韧带、一般性活动、专门性活动等几个过程。下面我们向大家分别做介绍。一、伸展肌肉我们在做准备活动时,…  相似文献   

6.
短跑运动员要求技术以最佳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完成练习,而全身高度协调、肌肉放松是完成练习经济性,节省化和效率化的基础。在运动训练和教学中,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运动员的放松能力,放松那些不该紧张的肌肉,更快地掌握这种技术,更好地为教学和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7.
试谈身心放松练习省运动技术学院训练处崔云美山东体院祝雄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科学化训练越来越重视。然而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只注意如何科学安排训练内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却忽视训练后身心放松练习。而身心放松是训练后积极恢复的有效手段,是取得良...  相似文献   

8.
虽然大多数运动员都能认真对待准备活动,但在比赛或训练之后很多人便忙于退场洗澡休息,很少有人进行“放松”活动。教练员对此也重视不够。原因在于他们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其实,放松活动对于提高成绩和保持健康十分重要。 放松活动一般5~10分钟就可以了,其目的在于剧烈运动后逐渐降低活动强度。其活动形式与准备活动相同。运动员应逐渐从高强度的运动转入小强度的活动,进而过渡到轻微活动,用几分钟时间进行慢跑或做些轻松练习,然后慢走,直到心率接近安静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起跳过程肌肉工作特点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前言研究运动效应、分析运动技术、进行科学训练,必须了解相应专项动作的肌肉工作特点。跑、跳过程中下肢肌肉的工作特点,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运动员和教练员应该了解下肢肌肉工作的客观规律,以有助于理解和完善运动技术。这对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手段,科学地指导训练实践,有重要作用。目前,跳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基本上源于传统的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中的抗阻练习,大多在静位状态下,在垂直面内完成,忽视了肌肉在练习中的收缩方式与比赛中收缩方式的不一致性,忽视了肌  相似文献   

10.
在训练课的前后,适当地进行伸展性练习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提高有很大好处.经常坚持进行伸展运动练习,不但可以预防损伤,而且有助于提高完成整套动作的质量.系统地做伸展运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肌肉紧张、使肌肉和关节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并能使运动员凭主观感觉判断个人的身体状况,不间断地坚持锻炼.很显然,运动员每天有良好的感觉,他提高成绩的可能性就大,在训练和整套动作比赛中就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但是,有少数运动员曾经在做伸展性练习中遭受到不少苦处.他(她)们一般  相似文献   

11.
在百米比赛中,获冠军的优秀运动员其技术动作显得舒展、协调而轻松;落在后面的运动员则往往表现出动作紧张、僵硬和吃力,一般人在快跑中,动作会失调,甚至拉伤肌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优秀运动员在跑动中会“放松”,一般运动员“放松”的技能较差,未经训练的一般人,不会“放松”。在训练中教练员说得最多的是叫运动员在做动作时要“放松”。运动员比赛成绩较好,问其原因,多数回答“动作比较放松”。训练结束时,肌肉处于疲劳状态,肌肉就不能“放松”。恢复的重要标志是看肌肉  相似文献   

12.
冯燕  洪霞 《游泳》2000,(1):19-19
随着游泳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 ,比赛中选手之间差距日益缩小 ,各国都开始注重对游泳运动员心理因素的研究。因为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无论是对游泳训练还是对游泳比赛都有重要的影响。游泳运动员的训练离不开速度练习和力量练习。从速度练习上看 ,要想在训练中使运动员的爆发速度得到明显的提高是有困难的 ,训练的作用只能使运动员的爆发速度得到最高、最稳定的发挥和产生极微小的变化。研究证明 ,运动中的爆发速度具有很显著的遗传特征 ,游泳运动员在训练中注意力集中 ,肌肉处于紧张待发状态 ,比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处于放松和一般状态的爆发速度…  相似文献   

13.
刘红  刘军 《中华武术》2007,(7):42-43
短跑是在人体大量缺氧状态下持续高速度跑的极限强度运动,它对运动员的神经和肌肉刺激很大。激烈运动前,若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肌肉、肌腱和韧带未得到良好的伸展,易造成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成绩;而运动后,若肌肉未得到有效的放松,那么过多的乳酸堆积,会使局部肌肉酸痛和僵硬,并且疲劳持续时间长,恢复慢,不利于下次课的训练。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中各进行10~15分钟的伸展运动。实践证明,伸展运动对运动员避免伤害事故,促进疲劳肌肉的恢复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学奎 《冰雪运动》2007,29(6):69-71
分析冰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运动焦虑对运动员比赛行为的影响。认为提高冰球运动员文化素质,改善运动员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适宜的赛前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调节抱负水平,比赛时教练员鼓励的语言,领导积极的唤醒方式,是调控运动员比赛焦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渐进的,很容易被忽视,若出现深度的心理疲劳,不仅影响比赛成绩,甚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认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复杂性与紧张性,训练内容的单调性,个性、情绪、注意品质等是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肌肉神经放松训练、注意营养补充,注意力转移、沉思练习,表象训练、情绪转移与情绪调控等方法促进运动员体力、脑力和心理恢复,避免深度的心理疲劳的产生,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优势和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一、要正确认识柔韧性拉伸与放松之间的差异 柔韧性拉伸与放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业余训练中教练员往往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认为柔韧性拉伸就是放松,放松就是进行柔韧性拉伸。其实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柔韧性拉伸是一种身体素质练习,是身体各部位伸展能力的训练,是防止肌肉过度向心或离心收缩引起肌肉僵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要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各种各样的运动,都是肌肉收缩引起的,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肉收缩拉引骨绕关节运动。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直接关系关节运动幅度。绝大部分基本练习或训练,都是在发展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包括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对于一个教练员或体育教师,每提出一个基本练习动作,都应有明确的目的:该动作训练哪些肌肉?是发展其力量?还是发展其柔韧性?针对训练目的,考虑训练动作的结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将失去训练意义,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8.
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最近几年,许多教练员、运动员把一些发展核心肌群的力量练习作为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核心肌群是指围绕在身体重心周围的多块肌肉, 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稳定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肩、臂和腿等远端肢体上的肌肉工作效率和身体平衡能力.核心力量训练更多地模拟实际运动的动态特点,对运动员来说比较符合运动技术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如果核心肌群得到良好的锻炼, 则可降低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损伤的几率.从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和运动医学的角度解析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核心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9.
王鹏  李延涛 《冰雪运动》2010,32(3):5-7,21
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针对速滑运动员在运动中和恢复期生理生化变化的特点,结合速度滑冰比赛特点,阐述了肌肉放松的生理机制和在速滑比赛中对发挥良好体能的重要作用,从滑跑形式、速度、幅度、距离、姿势等方面提出肌肉放松训练的技术性要求和教学方法,把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恢复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指出训练后体疗、积极性休息、食补等恢复手段,为速度滑冰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心理素质对于一名田径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成绩的好坏在关键时刻取决于心理素质,所以说,教练员在重视运动技术以外,更应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1心理训练内容和方法1,1放松练习法:通过训练节奏的减慢,呼吸放慢和自我暗示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大脑进入安静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