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关系极为密切,是提高各种能力的基础和核心。而在思维能力中,发散思维尤为重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成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一、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在解化学题时,不能局限于弄清该题解法,就题论题,而应当以该题为基点进行发散性思维,把一道题变成一类题,变成若干道题,使许多知识连成一串、结成一片。这样钢举目张,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如图所示:当接通电路后,电解槽中将发生什么反应?有的同学可能只写出阳极:Ag-e=Ag+…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道题: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 ,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初识此题 ,感觉简单易做,但经深入研究 ,发现这是一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好题.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一道医来说,学生不应该就题沦题,而应由此及彼,从一题想到多题,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这样既锻炼了自己,又掌握了一题多解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下面就举几个例子加以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和基础。发散思维是指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找解题途径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多渠道达到思维目标,具有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下面举例谈谈。一、一题多解例1:已知y=x2+px+q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且坐标为(-1,0),求P、q的值。分析:根据y=x2+px+q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可知公共点就是抛物线的顶…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和证明这一部分时,有这样一道例题: 已知:x>0,y>0,x 2y=1,求证:1/x 1/y≥3 2√2. 在该题的教学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一题多解,竞相发言,课堂气氛高潮迭起.下面是一位同学课后根据课堂讨论情况整理的笔记,他对该题的解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创造性能力。当解一道题时,由于解  相似文献   

7.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在写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有无话可说的烦恼了。所谓发散思维,指的是以某一事物为出发点,从多角度、多方向来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出创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我在指导习作《篮球比赛》时,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亲身体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第二册 (上 )有这样一道习题 :过抛物线y2 =2p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此抛物线相交 ,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 ,求证y1y2=-p2 .这道题并不难 ,大多数学生是这样思考的 :先设过焦点的直线方程为y=k(x- p2 ) ,代入抛物线方程 ,消去x ,得到一个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 ,然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得 .但作为教师 ,对这道题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 .事实上 ,这是一道典型的可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掌握处理直线与二次曲线有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的好题 .首先 ,在肯定学生解法的同时 ,应指出学生忽略的问题 :在设直线的点…  相似文献   

9.
高效课堂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强调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习惯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智慧的升华.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主要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突破常规,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持续到一定程度而产生飞跃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如在习题解答时,我们除了给学生一个答案,同时,还尽可能给他们一个清晰的思路.一道题可以有多种解法,而几道不同的题追根究底后它们的解题思路却很可能完全相同.有些学生解答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同学,甚至有的比一般解法还难还复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应给予鼓励.因为这样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 ,培养创新人才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培养发散思维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  一、问中发散问中发散是运用适当的设问技巧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要多设计一些“为什么”、“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例如解方程由 3x - 5=2x + 16到x =2 1的依据是什么 ,对顶角为什么相等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有极大的耐心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使学生有一种松弛感 ,无拘无束地思考 ,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题中发散题中发散就是教师…  相似文献   

11.
张维军  杨清仁 《物理教师》2004,25(9):5-55,58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通过“开放式提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向各个方向扩散,从而让学生的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本文以一道多解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总要依据不同的课型和教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设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灵活与否和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密切相联.如果对优等生和中等生的解题过程作一个跟踪观察分析,就不难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道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就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思维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后进生则不然,他们从同一道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但单一而且缓慢,一旦思维受阻,转换思维方式缓慢,甚至中途停止.放弃解答问题.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基本上也是遵循这一规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富于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时,通常取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类比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它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研究。一、清除思维障碍 ,引导发散思维清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 ,就是在教学中不断提供典型例题让学生自己来认识负迁移的危害。例如 ,在解答以下问题 :已知y =x2 +1,当 -2≤x≤ 1时 ,求y的取值范围中 ,有不少学生回答 2≤y≤ 5 ,也有说 1≤x≤ 5的 ,哪一种说法正确呢 ?前一类学生说我们曾做过类似的习题 ,如 :已知y =x +1,当 - 2≤x≤ 1时 ,求 y的取值范围。我们把x的值分别代入 ,求得相应的 y值。这类学生显然是把以往…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应创导发散思维的培养,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满足于解出一道题,还要通过该题进一步展开联想猜想,把问题深入一步,探究它的更广泛、更有意义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在数学中加强发散思维的培养。例1.连接定点A(a,0)与圆x~2+y~2=r~2上任意一点B,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CD,求D点的轨迹(或C点的轨迹)。不妨先设点A、B、C、D按顺时针排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指的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的目的或解决某一问题,设想出尽可能多的可能性的思维过程.这就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发展人们的创造力.在学校里,发散性思维能力薄弱的学生,囿于习惯性思维,往往受常理的束缚,思路狭窄,创造力泯灭.在数学习题的解答上,他们虽然能照葫芦画瓢,严格按例题的格式、方法解题,并能在用成题或成题模式命题的考试中得高分,但命题形式一变,就不能用多样化的解题途径去应付已经变化了的情况,显得束手无策.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他们将没有开拓进  相似文献   

17.
习题是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巩固知识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线索或某一个方面的类型,如果教学中只是就题解题或就题论题,那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如果能开发性地使用习题,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有效.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一道习题的开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而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知识解题的思维大检阅。正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最近从《小学数学教育》1999年第5期中见到1道一题多题的题目,现结合该道题,就如何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谈点肤浅的认识。题:某修路队要修一段长300千米的高速公路,前4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5,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需几天完成?类似这样旨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题经常可见到,或许是限于篇幅,大多只列举数种解法,未深究思路,且数种解法的排列呈现无序。教师看后心里没个谱,学生更是无从掌握。这…  相似文献   

19.
祁爱儒 《甘肃教育》2006,(5B):58-58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笔者认为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进入化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通过一道题的几种解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种形式.发散思维是指为达到某一明确的目的而设想出来的几种或多种可能性以供选择的思维过程;集中思维是指对由发散性思维提出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比较,选择并集中到某一种可能性的思维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思维总是将上述两种思维形式交织在一起,从发散到收敛,再发散到再收敛,通过这种反复,数学教师常用解题教学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创造性.下面笔者通过几题的解题教学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