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困扰着语文老师.也给学生带来了痛苦。学生厌恶作文都是“三鬼”捣的乱。“三鬼”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处下笔。怎样改变学生“作文难.作文难.一写作文我就烦”的现实.是广大语文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李娟 《生活教育》2012,(15):51-5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虽然写作应该是学生性灵的抒发,虽然教师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学生,有不少的学生视作文为不可跨越的天堑,找不到写作的动力与乐趣,作文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能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阶段,作文就像是一个门槛、一道鸿沟,让很多学生在门槛外徘徊,在鸿沟边止步。那么语文老师如何让学生“登堂入室、跨越鸿沟”呢?联系自身的教学经历和实践,笔者认为应唱好作文指导“四部曲”,即:愿意写、写什么、怎样写、写得好。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环节,又是“学以致用”的综合反映。正因如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并不断地进行种种探索性的作文教学改革。如何高效、快速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我认为,应按以下三步走:  相似文献   

5.
俞梁 《新疆教育》2012,(6):13-1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怕批改。为什么写作文这么难呢?我认为,与老师对待学生的习作态度和教学作文的方法有密切关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作文教学应着力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乐于表达,老师要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鼓励学生敢想、敢写。下面,我就小学作文浅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在众多学科教学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最难的,最难讨学生喜欢的学科。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不易攀登的“珠穆朗玛峰”,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作文已成为学生心中说不出内容。为了写好作文,·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付出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语文老师口授笔耕,穷思竭虑,却仍有不少学生不得要领,胡乱拼凑,甚至望题生畏。教师教作文艰辛,学生写作文头痛,这对矛盾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究其原因,又是复杂的,所以解决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作文教学中实施“仿、缩、扩”不失为一种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普遍害怕作文,有的甚至“谈作色变”。究其因,有二个,一是“无米之炊”,二是不知如何“炊”。很多学生交来的作文不是空洞无物,就是左抄右摘,没有自己的语言,更谈不上真情实感。为此,我在这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做法。  相似文献   

9.
吴检飞 《教师》2012,(25):66-66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成败。然而,写作教学又是现实语文教学中非常薄弱的一环。古人云,“文无定法”,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于是很多语文教师就采取教师少讲、学生多写的方法进行写作教学,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因此而很难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到一个恰当的突破口.才能较好地解决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笔者认为。以片段作文的训练为突破口,就是夯实语文写作教学的基础。一、片段作文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语文教学总课时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学生厌学、教师怕教是目前作文教学较普遍的现象。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层层下达的“减负”令下,许多学校将“减负视为目的,认为只要学生的书包轻了,作业少了,就实现了“减负”。这就太片面理解了“减负”的含义“减负”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某些过重的负担应“减轻”,但不足的负担应给“加上”。在目前仍不尽如人意的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减”与“加”的手段实现增效,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作文教学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阵地。作文水平的高低又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笔者就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谈几点体会。一、激发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  相似文献   

12.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看一看,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3.
齐娜 《考试周刊》2009,(10):66-67
本文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下水文”的不重视以及写“下水文”的时机和形式问题,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自己的理论学习,参阅相关资料,提出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写“下水文”的重要性:既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促进作文教学完成的好方法;同时还就“下水”的时机和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观念,以期为教师在写“下水文”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张志公先生曾感叹:“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f自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劳而少功。教学效果确实如吕叔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因此,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虽然要“以学生为主”,“以练笔为主”,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非常重要,如果能把教师的“导”贯穿到学生习作的全过程中去,形成学中有导,以导促学,那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刘瑞芬 《课外阅读》2011,(9):317-317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里主要有i方面的问题:一是作文训练过程粗疏,教师只重技能传授;二是学生写作“无米下锅”;三是老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历来如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搞得好不好,将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什么历来会存在着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的问题呢?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学生的心理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相似文献   

18.
姜秀琴 《生活教育》2013,(2):109-1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往往能反应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可学生常常是“作文作文.一见头疼,想了半天,一句不成”,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好不容易“挤”出一篇作文来,也经常是内容空洞、人云亦云、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作文教学始终摆脱不了少(学生收获少)、慢(收效慢)、差(效果差)、费(时间浪费)的“瓶颈”状态,所以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令众多教师上下求索,倍尝艰辛。  相似文献   

20.
对作文教学张志公先生曾有这样的感叹:“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如何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我认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让学生更好地积累与运用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