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向翠萍 《教师》2014,(1):103-104
正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现代教育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正确的思维训练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反映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解决与思维如果我们不能预测明天需要什么,那么最好的回答是用思想武器武装下一代去面对的新的挑战,即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解题活动又是数学活动的主导部分,而解题活动的实质是思维活动,也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锻  相似文献   

3.
王礼之 《考试周刊》2011,(33):56-57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有的思路不清楚,考虑欠周到;有的遇到困难不会转化.因此,揭示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是形成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注重从思维教育的角度展现并突出必要的数学思维和实际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本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思维活动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的。数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提问题就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学问题通常分为两类:现实世界中提出的问题和数学内部生成的问题,它们分别在研究实际问题和数学研究中产生。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的数学过程,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5.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呢?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过程 ,是在教师的主导下 ,通过数学思维活动 ,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 ,并发展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 .因此 ,数学的教学不应该只是“结果”的教学 ,而应该是“过程”的教学 .数学活动的教学就是要把知识的获取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问题的深化过程 ,这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展现给学生 .下面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谈一谈如何暴露思维的过程 .全日制普通高中新教材 (试验·必修 )数学第二册 (上 )第 5 1页提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如果已知某点P的坐标为 (x0 ,y0 ) ,直线l的方程为Ax +By+C =0 ,怎样由…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因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呢?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呢?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抓好学生体验这一关,为每一个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数学体验搭建思维的桥梁。笔者认为,体验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探究、自主思维的过程,通过经历数学化的进程,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思维的生长提供支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呢?一、体验表象积累,萌芽猜想思维猜想思维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既是数学发现的先导,又是实现问题解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教学具有数学活动特征,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既有外部的具体行为操作,又有内部的抽象思维操作,是学生由表及里的活动,并且以内部的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思维活动理应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展开数学思维?展开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过程?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吕月花 《考试周刊》2011,(27):89-89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呢?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又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启导下,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途径,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思维活动又集中地表现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创设一个(或一组)问题情境,进而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对学习对象获得感性认识,更重要的还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理性认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从本质上说,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并积极地持续地学习对象——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而数学思维活动又集中表现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子峰 《考试周刊》2014,(29):61-61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永杰 《中学文科》2009,(11):24-25
近年来,关于数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我们知道,数学的本质是思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思想.因此,教师应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设计问题时,教师更应注重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孟祥久 《成才之路》2009,(29):36-37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结果的思维活动。它有两个显著的标志:一是思维过程的新颖性,二是思维结果的价值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解决问题既是学习数学的手段也是学习数学的目的.在数学问题解决活动中,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这里的反思指的是理论发展和解题思维过程的再现.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创新活动,是数学活动的动力,必须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他们学会反思.在问题探究后的反思以及在这种反思中进行合理的探究应该成为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活动中,往往在问题解决后容易满足于现有的成果而沾沾自喜,这一重要的环节也就成了学生解决问题活动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如何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将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总是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数学思维活动逐渐展开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发现每当学生遇到情境陌生的数学问题时总会感到思维受阻,难于突破疑难发现问题解决的切入点,不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打开解题的通道,陷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如何让学生摆脱这  相似文献   

20.
正引领学生思维不断数学化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中之重。引领学生思维数学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来达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原型———简化问题表述———建立数学模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模式化",主动建构起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彰显数学思维的理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