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主要通过解题教学这一手段。解题教学还可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选编一些习题,教学中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总结解题经验,引导学生从“变换”的思想角度去联想、开拓、纵向挖掘、横向延伸。  相似文献   

2.
一些物理题由于命题者设计的巧合,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用了不符合物理规律或思维过程不严谨的方法.却得到了一止确结果”,其解法称为“谬解”,其解题依据应是“歪理”,但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曾尝试过.究其原因,还是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环节处理不到位和不规范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以使学生理解、掌握严谨规范的物理知识.以下就从笔者积累的一些典型案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学习物理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解物理习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透彻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极大。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在课堂上能听懂教师讲课,但轮到自己解题时却无从下手,造成学习物理的一大障碍,因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极限思想是高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利用极限思想能够使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现行高中教材中有多处内容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和方法,譬如“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双曲线的渐近线”等,但是极限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推广,学生对这种思想方法相当陌生.对于某些数学问题,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极限思想求解,往往可以避开一些抽象复杂的运算,降低解题难度,还可以优化解题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尝试将极限思想和方法渗透融合在解题教学中,实现方法与内容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数学与物理是高中阶段至关重要的两门学科,两者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文章以高中物理解题为背景,简单介绍了高中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思想,并以“三角函数”为例,对高中物理解题中数学思想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希望为高中物理解题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晶晶 《山东教育》2002,(26):44-45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数学之上的自然科学。这就意味着解决物理问题离不开数学工具。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大部分问题都涉及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运算。所以,解起高中物理习题来,往往感到“数学味”颇浓。巧妙地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可以使题目大大简化,有助于我们迅速、准确地解题。一、解决高中物理问题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1.划归思想划归思想是指将多个物理问题归纳总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型。这就使我们的解题过程有了“套路”,有利于生成正确的解题思路。2.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解决物理问题中最常用的数学思想,其主要的目的是将陌生的问题向…  相似文献   

7.
转换思想就是从另一思维角度来解决问题或是将某一复杂的、较难解决的问题转化、改换为另一易于求解的新问题的一种解题策略.运用转换思想解题,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这也是《数学教学大纲》赋予的任务.本文对数学解题中常见转换思想作一阐述.1数元转换数与元是一对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某些数学问题求解困难处于“疑无路”时,若巧妙地将数与元实施转换,则会很快地“柳暗花明”.例1求出所有这样的正整数a,使得二次方程ax’+2(Za-l)x+4(。-3)一O至少有一个整数根.(第三届“祖…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对概念也有了一些初步理解,但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思维障碍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加之有些习题已知条件较为隐蔽,似是而非,稍有疏忽,极易产生错误的结果.笔者结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典型错解进行分析,以便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浮力”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这类问题:某种液体表面漂浮着一冰块,待冰块完全溶化以后,液面如何变化?由于这类问题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成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较为棘手.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为了简化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提出了“拔一个萝卜留一个坑”的解题思想以及“三步走”的解题步骤,  相似文献   

10.
廖国和 《广东教育》2004,(10):47-47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学(习得)、做(练习)、想(思考、反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操作运算行为是数学认知的基础,但如果学生在对概念、法则等不甚了解,还处于模糊状态时就去解题,甚至去解有一定难度的题,解题时又缺少对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仅仅靠盲目的熟能生巧,那么,这样的“熟”可能只是解题套路的熟悉,这样的“巧”可能只是一些解题小窍门而已,这样就很难真正把握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结果常常是题目做了一大堆,方法还是老一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不应仅局限于讲课与布置作业,考试与讲评试卷,不能用练习册、试卷去填满学生的课余时间,而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初中学习是个打基础的过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发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因学数学而终身受益。所以,归根到底是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的训练”,“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但目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重要性,为学生讲解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解题效果,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结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措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类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抓好“概念教学”、“数学命题教学”、“解题的教学”和“数学活动课”,文章提出了一些原理与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丁丁 《考试周刊》2013,(5):143-144
高考题目千变万化,对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学科融合的方法解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立数理结合的题思想已经显得非常重要。文章以一道典型的物理习题为例,分别用数理结合的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解答,让学生体会一种数理结合的解题思想。同时阐述了学生带着这种思想解物理习题的时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类讨论”思想是中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有利于锻炼学生逻辑性,严谨性的思想品质。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用这种思想方法解题时,往往有些同学考虑欠全面,或出现重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类问题进行了一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解物理习题的关键是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正面思维的同时,让学生逆向考虑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习题课:培养大学生思维品质的殿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题课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从“设置错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正难则反,引伸推广”五个方面,就习题课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作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75):124-126
文章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物理解题能力为目标,就如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组织高中物理解题教学活动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展开了分析。先简要阐述了该思想与高中物理解题教学、训练进行融合的意义和优势,紧接着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应用建议,包括借助"数"分析"形"、借助"形"计算"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在融合中拓展教学等,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习物理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解物理习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透彻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极大。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在课堂上能听懂老师讲课,但轮到自己解题时却无从下手,造成学习物理的一大障碍。因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解题的依据,首先必须对其准确、全面地…  相似文献   

20.
学生解数学题时,常常拿到问题感到无从下手,也有的中途辍解,无法深入下去,还有的自以为成功了,实际上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题目本身较难的缘故,也有教师教学中的原因和学生学习上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应认为是由于在思维过程中某个环节上出了障碍。因此从心理倾向和思维规律入手进行具体分析,摸清学生解题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都是有益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学生解题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维障碍。一、正面效应的影响正面效应即第一印象导致的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