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人谈论人权、宪政总和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等概念连在一起,我认为他们把"宪法问题"过于"政治化",忽略了宪政价值的普遍性"中共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中共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共自己也在宪法和法律范围之内活动。"30年前,面对"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这个问题时,主持宪法修改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用这三句话来概括。30  相似文献   

2.
崔学森 《历史档案》2019,(2):104-11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题名为"呈为酌拟大清帝国宪法法典呈递摄政王等以期采纳事"的档案应为学界争讼不断的"乙全本"(即"一档宪草""清政府拟订宪法草稿")进呈时的呈文。据此可知"乙全本"名称为"大清帝国宪法法典"。该法典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私拟宪法方案之一,开中国私拟宪法之先河,耗时三年起草,于1908年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后进呈清廷,供编订宪法时参考。法典深受明治宪法和普鲁士宪法的影响,堪称二者之合璧,是一部典型的二元君主制宪法方案,又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34):28
《中国宪法三十年》李林莫纪宏/主编翟国强/副主编定价:690.00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0月2012年是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颁布三十周年。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对国家经济、社会、法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三十年来,我国宪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宪法学理论工作者围绕现行宪法发展撰写了大量的优秀研究成果,对于推进理论创新,提高社会各界维护和遵守  相似文献   

4.
刊林漫步     
世界上没有无限制的新闻自由有的人以为,既然讲新闻自由,就不应该有什么限制,讲限制就无所谓自由。持这种看法的人,中国有,外国也有。一次笔者出国访问,一位外国记者问,“中国有没有新闻自由?”笔者回答说:“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有新闻自由。”又问:“有新闻自由,为什么还要用四项原则加以限制?”笔者用这位记者自己国家的情况回答说:“贵国是世界公认的有新闻自由的国家,但也有几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佛教作为国教的地位,皇室的尊严和权利,国家的利益。不能因  相似文献   

5.
完成宪政建设之路,宪法信仰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当今国民宪法信仰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氮作者从宗教对西方宪法信仰的影响出发,阐述了宪法信仰与基督教文化的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中国塑造国民宪法信仰的困境,因此明确各种信仰的界定,同时形成公众信仰,才能解决中国宪法信仰缺失的问题,为建成宪政之树提供必备的养料。  相似文献   

6.
包括中国宪法在内的现代宪法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种政治色彩,但是宪法的最高法律性价值却不能因此被忽略,因为它才是宪法的根本属性。以政治性取代法律性,是对于宪法作为"法"的本质的彻底颠覆,也使得问题由"政治宪法学"悄变为"宪法政治学"了。  相似文献   

7.
韩虹  刘焕桂 《图书馆》2007,(6):125-127
《中国国家权力配置考察——百年中国宪法审视》一书以时间为主线,展现出一幅百年中国宪政发展的全景图,并表达了“公民是国家的主体,人权是宪法的灵魂”的宪法价值理念与追求。  相似文献   

8.
要使宪法中的人权从“应有的人权”到“法有的人权”再到“实有的人权”,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宪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上、下)韩大元主编298.00元中国宪法学说史主要以梳理、整理与研究中国学者本土的宪法理论和宪法学说为主。导论部分解释了中国宪法学说史的基本概念、基本脉络和基本体系。背景篇介绍了西方宪法学对中国宪法学说的影响。历史篇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前及成立后中国宪法学说的发展。范畴篇阐释了人权、基本权利、制宪权、公民、基本义务等概念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真正从法律的角度来谈论宪法不过是从大约30年前才开始的事,由于国际政治背景、改革开放初期的形势等客观原因,当我们重新认真对待作为法律的宪法的时候,美国宪法和宪法学成为我们从比较的视角认识宪法的起点.然而30年过去了,我们仍不敢说就已经了解了美国宪法发生和运作的机制,我们对美国宪法的研究仍然集中于司法审查、正当程序这样为数不多的核心问题上,一些较多带有政治哲学色彩的论题也占据了我们宪法学研究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人来说,美国宪法和自由女神一样著名,也和自由女神一样遥远而陌生。  相似文献   

12.
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宪法日”。各地纷纷开展宪法宣示教育活动。 宪法,神圣而庄严。对于通过庄严程序制定的宪法,任何组织、任何个人,应该对其充满敬畏和敬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宪法只能被束置高阁,仅仅成为一个共和国的摆设和供品。  相似文献   

13.
晓言 《中国广播》2007,(8):78-78
许多外国人的姓名与中国人不尽相同。他们有的名字在前,有的姓氏在前;有的习惯称姓氏,有的习惯称名字。在书写方面,中国人姓名(某些少数民族除外)都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而且是连写,中间没有间隔。大部分外国人姓名译成汉语时,名字和姓氏是不连写的,分开写的,中间都有间隔。这个表示间隔的叫做间隔号(·),也有叫分读号或音界号的。间隔号在字身中间,印刷中叫中圆点,上下居中占一个字位置。  相似文献   

14.
表达意见是一切具有正常生理条件和社会意识的人的基本需要和愿望。表达意见也是一个人的民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谓表达权,简言之,就是公民自我表达个人意愿的权利。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公民表达个人意愿,是一种神圣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气象,带来新的生机,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并不都是一片“莺歌燕舞”的气象,而是“龙腾虎跃”,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行业、有的人可能如鱼得水,走在前面,先富起来了;有的行业、有的人则  相似文献   

16.
岁月如河。我们每个人都是划舟击水的过客.而我们祖先是一批聪明且极富智慧的过客,他们为后人留下一笔取之不尽万世不竭的财富——中国汉字。汉字的构成,可谓丰富多彩,别有意味。有的象形,集天地之灵,应万物之象,颇具象征意义;有的指示,点石为金,寥寥一点一划,就让人一目了然;有的会意,传递的气象让人既明白畅晓又浮想联翩。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相似文献   

17.
正"半拉子改革"是不行的"半拉子改革"是中国20年改革中值得玩味的现象。1988年宪法修正案,所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土地的所有权不得买卖、租赁、转让,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一句话打开了中国的土地市场化之门。中国只有两种土地,政府手里的国有土地,农民手里的集体土地。宪法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没有特别强调只针对国有土地。为符合宪法的要求,同一年《土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的讲话是对执政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于宪法问题很多新的论述,也为宪法后30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今年是中国现行宪法(八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如此总结。"这篇讲话,把宪法和法律的很多问题说到了极致。"12月5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法治政府建设新要求座谈会"上,  相似文献   

19.
郭春杉 《大观周刊》2011,(30):122-122,120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作为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完章”。宪法在规定大量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同时,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机制。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宪章”,“权利克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敏感的法律问题,也是法理学应当密切关注的论题,研究之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在法理学层面上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才能深刻理解权利克减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其目的和手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人生是由一段段不同的旅途组成的,走完一段,另一段即随之而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走过的是铺满鲜花畅通无阻的大道,但事实上,人们往往要在荆棘丛生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幸运的是,缘分总能让我们遇到不同的人。有的人,回眸一笑,擦肩而过;有的人,彼此吸引,驻足相识;也有的人,相互信任,结伴而行。这些陪我们一起走的人,终将成为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难忘的回忆。路很长,长不过忠诚作为中国第一档电视气象服务节目,CCTV新闻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