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里山的云雾》一课描绘的是阿里山最负盛名的美景奇观——云雾,表现出了阿里山云雾的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神秘诡谲的美。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主要应该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景物的美,领略语言的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那么,如何通过引导朗读,让这种美融于学生胸臆,在他们胸中流淌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激趣入语境上课伊始,教师可配乐展示阿里山的风光图片或录像,同时进行充满激情的描述。例如:亲爱的同学们,看,这就是宝岛台湾的阿里山。在台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阿里山,…  相似文献   

2.
《阿里山的云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的是阿里山最负盛名的美景奇观——云雾,这里的云雾风韵多姿、变幻无穷、神秘诡谲。阿里山是个景色秀丽的旅游胜地,有人把云海、日出、樱花和神木称为“阿里山四大胜景”,而云海则是阿里山最负盛名,最具代表性的美丽奇观,被称为台湾八景之一。教学这篇课文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景物的美,领略语言的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阿里山的云雾的特点教学略读课文,应该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  相似文献   

3.
走进阿里山     
无论是在天南海北畅游,还是在书山碟海游历,你的艰难寻找、你的惊喜收获,都值得珍藏在这里……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句唱遍全国的歌词一下子把阿里山唱红了。而我今天就要去游览向往已久的阿里山。阿里山上有一片莽莽苍苍的林海。一踏进阿里山森林公园,一股新鲜、清香的气息扑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阿里山纪行》就是一篇美学价值很高的游记散文.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应该利用文章中的美育因子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对于《阿里山纪行》美学价值的探讨,我们往往更多地聚焦于探讨它的语言之美、音乐之美、形象之美,如果说这些是这篇文章美的外在,那么情韵之美则是这篇文章美的内核.  相似文献   

5.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句唱遍全国的歌词一下子把阿里山唱红了。而我今天就要去游览向往已久的阿里山。  相似文献   

6.
阿里山印象     
弓木 《现代语文》2010,(1):F0004-F0004
想到台湾 我就想到了阿里山 想到阿里山 我就想到了 阿里山的姑娘 听到阿里山的时候 我闻到了她的茶香 我嗅到了 姑娘们的芳醇  相似文献   

7.
阿里山游记     
2012年10月1日晴"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勾起了我们对阿里山无限的向往。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抵达阿里山,一睹使我魂牵梦萦的姊妹潭和香林神木的迷人风采。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山上凉爽的空气驱走了我旅途的炎热,高大笔直的树木带给我不可思议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杨洛 《课外阅读》2009,(23):16-17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支优美的民歌唱了多少年后,我终于来到了台湾的阿里山;  相似文献   

9.
小荷 《下一代》2008,(11):15-15
阿里山(上图)是阿里山脉中心群峰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有森林铁路登山。阿里山是台湾著名天然森林区,古木参天,林木葱茏,三四月间  相似文献   

10.
陶圆璐 《家教世界》2013,(10):78-79
教学过程:一、亲近阿里山(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初一时,我们随郦道元一起去聆听过三峡的流水,也曾随刘叙杰一道登临过巍巍的钟山。所以林语堂曾经感慨地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板书)今天我们就随中国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一道,去领略大自然的另一个杰作——阿里山的风采。(板书课题)二、走进阿里山(自主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写了阿里山哪些景点?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抓住一个字来概括阿里山神韵。(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路《阿里山的云雾》是人教版语文第10册的第2课。它写的是阿里山最负盛名的美景奇观——云雾,写出了这里的云雾形成的那种丰富多姿、变幻无穷、神秘诡谲的美,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略读课  相似文献   

12.
虞小江 《生活教育》2013,(10):114-114
七月三日上午,我们台湾游学团去游阿里山。阿里山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在台湾嘉义县东北。在夏天人们称它为"避暑胜地"。阿里山的资源和自然景观极为丰富,日出、云海、晚霞、铁道与神木列为"阿里山五奇",阿里云海被列为名胜台湾八景之一。我们沿着山路驱车一小时,又走了一段山路后,就到了山脚的小站,乘坐小火车到神木。到了神木,一股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直插云霄的大树,树身略倾,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支却苍翠碧绿,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  相似文献   

13.
阿里山自然风光优美,山上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登临阿里山最高峰塔山,极目四望,可见云浪在空山灵谷间飘移,云海活灵活现,时而静若处子,忽而大海翻腾,真如有条巨龙时隐时现,飞舞于云头一般,令人叹为观止;古木参天的阿里山内,四季常绿。  相似文献   

14.
刘婷 《大学生》2013,(6):36-37
正在台湾做交换生期间,我是在台北花博圆山公园的农展会上与刘阿姨家结缘的,因为她家的阿里山茶清香沁脾、入口甘醇,我一坐下便舍不得起来了。寻着茶香,我追到了阿里山!品茗台湾高山茶素来享有盛名,它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半球形包种茶,即众所周知的乌龙茶。其中嘉义县阿里山茶、南投县冻顶乌龙更是为众人所知。但它  相似文献   

15.
阿里山.它不是一座山峰。而是哩哩啦啦的一系列山脉,一般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位于台湾中部偏南的嘉义县阿里山乡。我们一行人自台南乘车由低向高蜿蜒而上,沿途山壁险峻,俯瞰右侧,幽幽空谷的地段不在少数.但一旦登至景区相对的平坡,则秀色突然展现出来,使人目不暇接。单从下榻处的阿里山宾馆阳台放眼望去.密林之间的狭径透着点点碎花。意境深远:直观下  相似文献   

16.
盼到宝岛去     
小时候我常回闽南老家,到海边看大海、拾贝壳。一次,爸爸指着茫茫大海对我说,我们站着的是大陆,隔着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对面就是美丽的台湾岛,那里有雄伟的阿里山、清澈的日月潭,还有许多我们未曾谋面的亲人…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感受阿里山的如画美景。2.了解游记移步换景的写法,学习本文描写阿里山风光的方法。3.品味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学重点】1.了解游记移步换景的写法,学习本文描写阿里山风光的方法。2.品味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学难点】品味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学好语文,就得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对语文心动。1、很好利用语文教材的美。语文教材中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泰山、黄山、阿里山山山峻美,三峡、漓江、梅雨潭水水皆碧。比如:杜甫极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集科学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身的学科,语文所包含的科学美、知识美、人情美、人性美、语言美使得它本身就具有一种诗意的气质,而语文课就是使这些美得以最充分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并让美成为语文教育中最动人的风景,将会一改语文课的枯燥乏味为优美和谐,灵动多彩。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语文实验教科书》选编的《阿里山纪行》是大家熟悉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展示了如诗如画的阿里山风光,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文章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美。…  相似文献   

20.
台湾八景     
台湾八景阿里山云海阿里山位于嘉义县境,包括大小塔山、祝山、石水山诸峰。天气晴朗时,在山顶远眺,只见云浪在山峰间翻飞,变化无穷,气象万千。登临祝山观日楼,可观赏日出奇景。双潭秋月双潭即日月潭,位于南投县中央。潭心有一小岛,以岛为界,北半湖形同日轮,南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