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加交流,扩大合作,进一步办好华文报刊,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是参加’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百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呼声。 这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华中理工大学承办,95年10月12日在武汉开幕,16日在重庆闭幕,历时五天。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学者、华文报刊负责人参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汉奇教授、甘惜分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宁树藩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李瞻教授、潘家庆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郑贞铭教授,在海外华文报刊研究中有卓越成绩的新华社研究员方积根先  相似文献   

2.
’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2日至16日在武汉——重庆举行。这是中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首次举行这样的会议。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大陆、港、台)、四大洲、九个国家的9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60多篇论文,经专家组评审,有48篇已结集出版,并且在大会或小组会上进行学术交流。 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告诉世人: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创刊,到本世纪90年代的170年间,先后在海外出版的华文报刊,累计已达2000多家。目前还在出版的共330多家,分布在五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127家,马来西亚55家,新加坡37家。 这些由定居在海外的华侨、加入了居住国国籍的华人和当地华裔居民们创办的海外华文报刊,对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国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扩大汉文字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激发华侨的民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华文报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力 《新闻大学》2000,(2):82-84
我在赴香港参加“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年会时,曾与新加坡《联合早报》驻香港特派员吴丽英女士(现任驻北京特派员)就新加坡报业改革问题进行交流。后又在“’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幸向与会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事研究华文报业的王慷鼎教授请教。去年赴新加坡访问时,又专程参观了报业集团公司,使我深受启发。 一个国家不同政治体制与它的国情和历史发展密不可分,新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又与它的经济发展程度分不开。了解新加坡政府所推行的新闻体制和新闻政策是如何建立和发展完善起来的?探讨新加坡政府对报业独特的管理方式,对海外潮起潮落华文报业以至国内一些大城市正在走集团化道路的新闻业,想必都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华文报刊的文化传播与编辑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华文报刊用南洋人的眼光审视和关照中华文化、以承传中华文化为已任、在维护当地国的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争取华族权益等内容 ,论述了东南亚华文报刊的文化影响与编辑特色 ,评论了他们在承传中华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由于东南亚各国吸收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 ,以及当地国政府设置的不利华文报刊的生存环境 ,华文报刊在坚持原来的编辑办报特色的过程中 ,不得不采取种种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文报刊产生于19世纪中叶,在初创时期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基督教教义、提供华侨消息等。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华文报刊的政治特点鲜明,成为各派政治势力在美国的舆论阵地。20世纪70年代至今华文报刊的发展则在“政治淡化”的影响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章拟就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演变做一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华文报刊在世界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轨迹大致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美国华文报刊的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报刊的政治纷争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华文报刊的繁荣期.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阶段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与表现特征作一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放眼世界,凡是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办有华文报刊。这些报刊,尤其是其中进步的华文报刊,虽然经历曲折、坎坷,但在传播中华文化、鼓吹爱国爱乡情思、维护华人权益、吸收外来文化、促进与当地人民友谊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日益富强,呈现出非常光明的前景。 两次高潮 近100多年来,世界华文报刊由无到有,发展迅速,作用明显,成效喜人。1854年在美国旧金山创刊的《金山新闻》周刊,是华侨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中文期刊。1874年7月15日在旧金山创办的引日金山中国新闻》,则是华侨在海外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自此以  相似文献   

8.
当代欧洲地区华文报刊研究黄煜引言欧洲地区华文媒体是海外华文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长期以来甚少开展,可以说付诸阙如。即使在寥寥无几的书刊资料中提及的一些欧洲华文报刊,亦有不少事实差错。①欧洲地区华文媒体的重镇是在英...  相似文献   

9.
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娟 《出版科学》2015,23(3):52-57
文化全球化的推进,让知识跨国传播成为可能.现如今,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问题,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机遇与挑战现实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传播学视角,系统研究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具体传播方式上为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应对之策,并指出要避免陷入“西方化”和“英语化”的误区,传承中华文化,积极设置学术议题,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欧洲是华侨华人主要的聚集地之一,欧洲华文报刊在海外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与中国虽然地域上相去甚远,但欧洲的华文报刊却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与中国国内局势和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的鲜明时代特征,并因此形成欧洲华文报刊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与分析。一、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华文报刊目前有案可稽的欧洲最早的华文期刊是1894年10月在英国伦敦创办的《中英商工机器时报》,又名《清韩英实业杂志》;最早出现的华文报纸是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不定期机关报《旅俄华工大同报》…  相似文献   

11.
李漫 《传媒》2005,(4):59-60
有人说,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人居住,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文报刊.还有人说,华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做三件事:开中国餐馆,设同乡会、宗族馆,办华文报刊、建华文学校.华文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与华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金秋10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在湖湘文化的发祥地,美丽的湘江之畔长沙,"国际图书馆东亚文献合作暨华文报刊数字化研讨会"(简称"世界图书馆馆长会议")隆重开幕了,来自全球知名图书馆和汉学研究机构的250余名图书馆馆长和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聚焦探讨华文报刊数字化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新闻传播学术、学刊的互动与创新,首届华文新闻与传播学术期刊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4月25日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和发展研究所、美国中国传播研究会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  相似文献   

14.
据中新社报道,由香港文汇报主办的“华文报刊国际合作研讨会”12月9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海外联谊会会长刘延东到会致辞。 美国国际日报报业集团、印尼国际日报、印尼爪哇邮报报业集团、菲律宾商报、马来西亚南洋报业集团、泰国亚洲日报、东马(沙巴)亚洲时报、东马(沙劳越、文莱)联合日报、加拿大《今日中国文汇报》、缅甸华报等来自全球10多家华文报刊界的精英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们围绕世界华文报刊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了深入讨论。 与会者一致认为,世界华…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三方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国际图书馆东亚文献合作暨华文报刊数字化研讨会"(简称"图书馆馆长会议")将于2010年10月24日~27日在长沙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球知名图书馆和汉学研究机构的250余名图书馆馆长和专家出席本次会议。据悉,会议将围绕"华文报刊,数字中国"的主题展开研讨,主要包括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里 ,华文传媒是大中华文化圈的重要媒介 ,同时是华人与所在国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美国是海外华文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本文针对华人聚集最多的加利福尼亚洲 ,透过访问及调查研究 ,分析华文报纸发展原因、现状和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春秋》2022,(6):F0003-F0003
11月5日-6日,“返本开新: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一百多位学者及多家学术期刊负责人共同相聚云端,就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的学术话题展开跨学科深入研讨,贡献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9.
黄瑚 《新闻记者》2001,(10):60-61
8月下旬的兰州 ,天高气爽 ,已有几分秋意。20日~21日 ,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体等37个单位的80多位新闻传播学专家聚首兰州大学 ,参加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承办的“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海内外华文媒体和华夏文明的传播 ,具体研讨内容涉及网络传播、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事业史、海外华文媒体、欠发达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华文地区新闻传播教育乃至海内外有关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中国新闻史…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的海外华文报刊□王士谷海外华文报刊已经有了180多年的历史。据一项最新的但仍是不完全的统计①,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至1996年,海外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出版过华文报刊,累计总数为3,976种(内日报657种,期报975种,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