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提出经历了探索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是“四化”协同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当代中国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集约型、文化繁荣、城乡统筹发展的五维实践路径是当代中国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实践的逻辑归宿,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念所赋予的方向性规定。中国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赂的必然选择,是从国情出发的内生型发展方式、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初级阶段的根本出路。可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一精神既是党的十六大为中国人民在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开辟的一条不同于“西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也是21世纪中国经济建设与改革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3.
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普遍规律与国情有机结合,形成中国城市化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它是完整意义上的主动式、内生型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以及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科学选择;同时也是“三农”非农化转移的根本出路、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工程。它面临机遇和挑战,历经家庭承包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四个阶段的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化总体目标应与小康社会建设相适应,必须澄清“问题论”、“限制论”和“均衡论”等认识误区;并根据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改革城镇化体系和制定科学政策,包括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培育、用地制度的完善、投融资新体制的建立和区划的重新调整等。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和绿色循环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思想的外在体现和本质要求,这对于我国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这就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绿色低碳”原则,走“产业与城市”“人口与城市”“生态与城市”“人文与城市”的“多维”有机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城镇化和其他“三化”共同构成了“一体两翼”、“一化”托“三化”的逻辑关系。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其中的城镇化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随之召开的两会再次掀起城镇化的热议浪潮。"城镇化"已经上升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亦成为推动我国未来高速发展的一条主线。归纳总结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未来方向,对于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困扰当代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造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关,从城镇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讨,认为城镇化可以拓宽农村与农民的发展空间,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推进城镇化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加快城镇化进程,应该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在政府引导下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换过程,也是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过程。中西部山区城镇化必须依靠现有条件,发挥好“三好三特”的山区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双轮驱动”战略,需要在“地、财、人、治、路”等五个方面实现“破题”,创新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产业发展机制、镇村治理机制等,创造山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外力促内生型发展,实现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调整的统筹规划,走一条有中西部山区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0%左右,未来20年全国城市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阐述城镇化的趋势及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如何推进“人的城镇化”是“新常态”下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本文采用2004-2013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考虑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识别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研究发现:(1)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推进缓慢,城市间存在两极分化,但在近些年有所改观,继续提高低水平城市城镇化率是摆脱城市差距、加速新型城镇化的重心。(2)工业化是中国推进城镇化的首要动力,尤其对于非城市群城市。(3)第三产业正在成为中国推进城镇化的新兴力量,特别在城市群城市,城镇化发展模式逐渐由工业化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主导。(4)对外贸易是中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多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高昂劳动力成本而出现衰减。(5)政府推进城镇化应该适时适当干预,使“土地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相匹配。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以来,示范区城市形成了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滁州市是示范区的一“翼”,其颇具特色的城镇化进程是示范区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缩影和范本。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7,(11B):14-15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统筹兼顾”多种重大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两个过程交错并行,农村的“空心村”现象也随之出现。现象的背后却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其价值定位发生扭曲。在此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及其根源。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审视,来探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对策,以期建立一种科学、可持续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右,未来20年全国城市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0%左本阐述城镇化的趋势及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措施,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要求,可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对此,我国必须立足实际,积极地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新思维,更新观念,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进入改革发展阶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农业现代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性就愈发的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该理论体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三大基本问题,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和拓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艰辛探索阶段,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实奠基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创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战略。基层治理创新是解决目前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城镇化: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发展问题日益凸现,农村城镇化问题已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以夯实经济基础为支点、突出特色发展,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