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从经济学“成本-收益”角度分析腐败产生的经济学根源,然后通过建立腐败者的“成本-收益”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提出从加大腐败成本角度着手抑制腐败,最根本的是通过对资源配置的“非人格化”,减少权力资本化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腐败的学校》是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关于全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学校腐败的调查报告。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学校腐败的最新定义,特别是具体了解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教师行为、薪水外教育支出、考试、信用和认证、私人辅导等最易滋生学校腐败行为的几个方面的腐败表现以及世界各国反学校腐败的经验。由此可以认为,学校腐败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不能轻易地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区分出哪些国家腐败情况更加严重;滋生学校腐败的原因很多;在治理学校腐败行为时,所采取的措施应当系统化,全社会都应该为治理学校腐败而努力。我国应该结合本国实际学习国际经验,防范和治理学校腐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 ,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者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 ,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 ,即把好用人关 ,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 ;依靠监督网络 ,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 ;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 ,严惩腐败者。只有这样 ,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腐败成本较低,提高腐败成本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行政效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深化反腐败斗争必须提高腐败的法律成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和名誉成本.  相似文献   

5.
腐败决策包括无风险条件下的决策与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在无风险条件下,腐败必然大规模发生,而在风险条件下,执权者决定腐败与否取决于他对腐败纯收益的评估。对于政府反腐败的决策,是在对腐败者构成风险的条件下减少甚至制止腐败的决策,决定其效果显著与否的关键环节是监督,而监督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监督机制的有效性与监督成本的提高程度。  相似文献   

6.
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推行电子政务与降低行政成本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推进电子政务在降低政府成本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可以大大节省办公费用,使得政府行政成本支出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有效防止腐败滋生,降低政府的摩擦成本、协调成本和决策风险成本,并为公民和企业带来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论灰色腐败     
一、灰色腐败及表现形式所谓腐败,就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它的本质性规定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或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就是典型的腐败行为──公职人员个人得好处,公共利益受损失。对这类行为的性质,法律有明确的界定──犯罪,腐败者的行为动机也非常明白──谋私,社会舆论的倾向也很一致──公职人员中的败类,社会国家的蛀虫。所以从反腐倡廉的角度讲,是较容易操作的。只要严格执法,腐败分子很容易受到应有的惩处。在当今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类型的腐败…  相似文献   

8.
"福利腐败"是由行政垄断或者是资源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腐败现象。"福利腐败"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它源于计划经济所形成的福利制度惯性以及由此滋生的特权消费意识,而权力部门的行政垄断则是其产生的政治基础。目前,"福利腐败"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扩散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社会不公,同时还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加强监督并规范政府行为,同时从法律层面上立法制约"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在腐败过程中的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述大多着眼于其积极性方面,对其负效应关注较少,研究尚不深入,因而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空白。腐败行为滋生和蔓延依赖的三个主要条件是:腐败机会的存在、腐败动机得不到约束及腐败受惩罚的危险性低。人力资本在腐败滋生及蔓延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也主要通过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农村进行反腐防腐工作。而解决农村腐败问题的关键是彻底消除基层腐败的滋生土壤,实现村级组织廉洁化。这不仅因为农村基层腐败行为直接侵害农民的切身利益,群众的反响大、危害深,而且因为它是农村腐败现象的祸根,很多农村腐败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刑法对贪污贿赂犯罪在刑罚设置方面存在着一些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内容相脱节的情况,这势必影响到国际社会以及我国国内预防和打击腐败的实际效果。因此,有必要以我国同意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契机,以此为新的视角审视我国刑法规定,达到完善我国有关贪污贿赂犯罪刑罚体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试论述职述廉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的加大,中国的反腐运动在战略上将出现“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权利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述职述廉制度的确立,开创了我国制度反腐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一部包含刑法规范在内的兼具国际法特征的国际刑法规范,是国际刑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这部公约在职务犯罪惩治的立法上,体现了犯罪构成要件设计严密、完整、科学、合理的特点。中国在职务犯罪惩治的国际化方面尚存在种种现实问题,尤其是在职务犯罪惩治的刑法立法方面,需要明确"严而不厉"的立法指导思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生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三个《刑法修正案》,在相关职务犯罪的规定上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适应了职务犯罪惩治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最近强调指出,必须通过体制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政治体制在干部任用,权力监督,法制约束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缺陷,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在坚持主权在民,共产党领导,监督制衡,法治原则的前提下,以权力体制民主化为目标,以权力运行为核心,进行政治体制创新,才能使腐败现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治理。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定的合理性,为当今我国腐败现象蔓延的成因提供了理论分析和支持,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腐败,决非不治之症,但要治理腐败顽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建立竞争机制、将经济领域的投资风险意识引入政治市场、接受公众监督等途径来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于2006年2月14日正式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生效,作为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有义务最大限度地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尽快完善现行法律。包括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出台《反腐败法》、《反洗钱法》。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反腐败事业的发展,中国对该公约的签署也表明了我国政府反腐败的坚定决心。目前,我国治理商业贿赂刑事法治与《公约》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我国有必要在《公约》精神指导下,完善治理商业贿赂刑事法治,以推进我国对商业贿赂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腐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蔓延,它阻碍着这些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些国家还因此而政局不稳,政府频繁更迭……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发,腐败在一些部门和地区也有所滋生和蔓延。本文试图用制度分析法探讨中国现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并以此找出根治腐败的对策,即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腐败尤其是政治权力的腐败,世界各国都不能幸免,我国任何历史时期中也始终存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我国的腐败现象都是十分严重的,并有不断蔓延的趋势。本文重在探索考察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演变中,导致腐败的深层社会原因。以对中国社会培育的特质性政治文化的分析为基点,揭示中国社会权力腐败发生机制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不仅仅是议罪案例的汇编,也是对汉初官吏的行政、司法和个人行为有极强约束作用的法律形式。其所辑内容重点反映了严厉惩处官吏的危害中央集权、杀人、盗窃、藏匿户籍、纵囚、治狱不直、欺世盗名、受贿、为伪书等的犯罪行为。这是汉初法制建设的重要特点,也充分体现了统治者澄清吏治,加强法治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