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技巧是表现报道内容的形式,但形式有时也影响着报道内容。许多时候,忽略了“技巧”,就表现不出所要表现的内容来。那么,有哪些“技巧”需要我们注意呢?锁定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不管写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表现什么、反映什么。古人说:“文以意为主,辞能达意而已。”清朝文学家袁枚把漂亮句子比作铜钱,把文章主题比作穿钱的绳子。他说,没有明确的主题统率文字,你写的东西就是撒在地上的铜钱,不能拿来派作任何用场。这就是说,主题必须新颖,重复前人没有出息;主题必须集中,“意多则乱文”;主题必须深刻,肤浅…  相似文献   

2.
对新闻题材的把握和表述,事关新闻作品的质量。有经验的记者是深知这一点,并且身体力行的。研究一些优秀记者的优秀作品,不难发现,他们对新闻题材的把握和表述。可以用五个字来归纳:深、意、气、辞、雅。写文章要注意“意、气、辞”,这是一般的经验。唐人杜牧就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他的意思就是:写文章要突出提炼主题,要结构严谨富有文气,同时也要注意遣词造  相似文献   

3.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4.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标题比作眼睛.有人把标题比作门面.也有人把标题比作包装。无非是说标题制作之重要。我从事业余新闻写作近30年.平时极爱读报尤其喜欢欣赏把玩标题,又在企业报当副总编六年.在实践中,归纳了标题制作技巧30法。比喻法。用具体的、大家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那些抽象的、生疏的内容。如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彩虹在浦江升起》,以“彩虹升起”来比喻上海南海大桥倾利合龙,形象而生动。对偶法。标题一般是两句.讲究对仗,如同一副对联佳作。1981年5月14日《北京晚报》的标题《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主题)“京津自学青…  相似文献   

6.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谈到创作时说:“凡为文以意为主”,苟“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优秀的新闻作品,同样要“以意为主”,抓住重大的主题。录音通讯《田野的新魅力——访第二次飞跃中的常熟市》,所以能获得一等奖,首先是主题的深刻性。它抓住了当前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因  相似文献   

7.
主题,就是贯穿一篇通讯的“中心思想”、一篇通讯的“灵魂”。它是决定通讯的思想性、指导性的根本因素,是选择和安排素材的主要依据。它紧紧地指导和制约着形象的再现、感情的抒发和想象的展开。可见,提炼主题如何乃是决定通讯成败的关键。古人作诗或写文章都强调“立意”(“意”即主题思想)的重要,主张“意在笔先”,就是说,主题的确立要在动笔之前。明清之际的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王夫之(号姜斋,1619—1692年)说得好:“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姜斋诗话》)把主题比做文章的“统帅”,是很确切的。《红楼梦》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林黛玉同香菱谈论作诗的诀窍时说过:“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林姑娘的这种高见,反映了曹雪芹的创作见解,也是阐述“意”的主导作用的。现在,我们评价一篇通讯(包括新闻的其他体裁),  相似文献   

8.
首届台湾“《中国时报》长篇小说奖”评选于6月13日揭晓。38岁的台湾女作家朱天文获此殊荣。她的获奖作品为长篇小说《荒人手记》,该书是一部以男同性恋为主题的作品。评委们在评议时认为这部作品是五部提名作品中最好的一部。他们说:这篇小说意图要探讨的就是取消“自然”、“正常”观念,以及这套观念后面的整套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以意为主     
文章贵在立意,所谓立意,指的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作者动笔写作之前,必须明白自己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然后才能确定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表达。古人云:“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可见,立意是写作的关键。下而以两篇同写“荷花”的文章比较分  相似文献   

10.
有的散文,平凡的主题,平平的叙述,可是读后让人感到景是美的,情是浓的,意是深的。《草莓》就属于这样的。 《草莓》是波兰现代作家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写于1925年的作品。借秋景发抒了感怀。把秋景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描写自然界和人都处在渐变过程之中,以此说明流年似水,光阴易逝,不可虚度:“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相似文献   

11.
古人作文力求意新,而忌与人同。《南方日报》登过一则故事说:一天,北宋史学家刘攽去拜访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吃饭,门官请他到书房用茶。刘发现书桌上有一篇论兵的文稿。马上阅渎,十分赞赏。读毕。放回了原处。王安石进来后问刘“您近来又写了什么文章?”刘开玩笑地说:“写了一篇《论兵》。”接着便把王安石的文章复述了一篇。王安石不知他在开玩笑,以为自己的文章没有出新,和别人的雷同了,算不得好文章,便将它撕掉了。  相似文献   

12.
古人写文章很重视立意。唐代文学家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无意”是不能“为文”的。清初学者王夫之在他所撰的《姜斋诗话》中又这样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一篇诗文没有明确的立意,就好比军中失去了主帅,没有主帅的军队,只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13.
九十年代初,笔者去北京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进行短期进修学习时,《人民日报》的艾丰老师,在讲课时曾很动感情地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学员说:如果把报纸比作大树,那么,通讯员就是大树深入到土壤里的根须。要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身边必须团结有一批“叫得应”、“喊得动”的通讯员们,以起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比揭晓,解放军报《兵说兵事》栏目榜上有名。回头看,这个专栏已经举办了整整3年,战士们你说罢我登场,七嘴八舌讲述军营大家庭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3年来,这个专栏的背后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如果把这一篇篇稿件比作军营常青树上的绿叶,这些“背后的故事”恰似这片片绿叶投在大地上的浓荫,一样的多姿多  相似文献   

15.
青岛港出了个先进人物——码头工人、吊桥队队长许振超,新华社与其他媒体进行了充分的报道。除播发了通讯《民族复兴的脊梁》、言论《向许振超学习》等通稿外,报道上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在扩大典型人物的影响力,让行行业业都重视学、能够学的效果上,形成了新套路。其做法是,围绕一个主题,把道理讲透,把先进性说细。这就是通过宣传《许振超的“绝活”》(通讯),讲明《“绝活”是这样练成的》(综述),以及产生的影响《青岛  相似文献   

16.
一、所谓“宋代的晚报” 中国的晚报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有人竟把它追溯到宋代。兹将原文摘录于下: 据王士祯《池北偶谈》的记载,《邸报》到了 宋代分为《朝报》和《晚帖》。我们如果把《朝报》 比作今天的日报,那么《晚帖》就像现在的晚报。……《晚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晚报了。 —一陈华新《中国晚报史话》刊于1962年 10月1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17.
《桐乡粪桶畅销留给我们的启示》这篇评论好在什么地方?我琢磨的结果是:它立意深刻、新颖,明晰,在表现手法上有电视评论的特色。先说这篇评论的立意。立意,就是选择主题,确立中心思想,这是一篇评论的灵魂、生命。清代的叶燮在《原诗》中说:“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意远则旨永。”也是说的文章立意高远对统领全篇、遣词造句和文章流传久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通讯的写作,涉及主题、选材、结构等问题,但人物通讯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关键在于主题是否新颖与深刻。可以说,主题是人物通讯的灵魂。清代诗人王夫之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长诗或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所说的“意”,是指文章的主题。主题就好比是“统帅”,一支没有统帅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当代一位知名记者在归纳他的写作经验时曾指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主题,而好的主题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要有主题,否则下笔千言,主题模糊,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二是只能有一个主题,就是说一篇新闻…  相似文献   

19.
《锦州晚报》老年版起名为《金秋时节》版,他们把老人比作“金秋”,因为,秋,在一年四季中是个收获季节,也称“金秋”或“黄金”时节。秋,天高气爽,风景美好,气候宜人。所以,把老人比作“金秋”更准确。有些媒体喜欢把老人比作“夕阳”,大概是取夕阳那红彤彤的美丽光彩之意吧,但  相似文献   

20.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见《礼记·学礼》篇)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习广博的比喻,就不能写好诗。当前,报章上的文字,大都运用比喻来描写物象,或表达感情,或说清事理。具体地说,或把物比喻为人,使物人格化;或把人比为物,使其某种特征突现;或把甲物比作为乙物,使其更形象;也有把道理比为物体的,使其具体,更易理解,增强说服力。但是,比喻是有条件的,两个相比的人或物,必须具有某种相同的特点,这是不言而喻的。现试举几例为证: 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中:“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这是以“清扬”(水汪汪)即汪汪的清水比灵动明丽的眼睛。如宋代秦观《千秋岁》中:“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