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应结合实际,利用当地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获取乡土地理的知识。大纲明确提出把乡土地理纳入到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中,这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情感,也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严海鹰 《中学文科》2007,(11):114-114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当地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获取乡土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明确地提出把乡土地理纳入到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中,这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情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冬萌 《成才之路》2010,(15):16-16
地理教育因其教育思想、教材内容的特殊性,使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德育价值方面。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关注家乡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衣食住行等水平的提高。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都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张晓纯 《中国教师》2014,(6):66-67,86
<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程中关于地理这个学科最基本的理念和要求。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整个地理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明显。乡土地理对落实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地理环境特征""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关注家乡环境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等课程目标大有裨益。为此,笔者在地理教学中,以身边的地理为素材,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旨在不断提  相似文献   

5.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进而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升华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寓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于乡土地理教学之中的目的。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乡土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6.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乡土地理,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环保意识,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2019年6月以来,许多香港学生参与各种暴力活动,一些人甚至公然鼓吹"港独",加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思想品德知、情、意、行的形成发展规律,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8.
沈国明 《新高考》2006,(5):86-90
近年江苏自主命题卷十分关注乡土地理的考查,这与新课程“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的理念相符,充分凸现地理学科的区域特色。与江苏地理有关的知识点分散在地理教材的各章节,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初、高中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对江苏地理知识的整合,可以按两条线索进行:一是按照自然地理各要素,参照《中国地理》的有关内容,将江苏地理的概况总结出来。二是以江苏为案例,去论证高中地理涉及的有关地理原理。在平时注意收集有关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能运用有关地理原理加以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育》2014,(1):18-18
甘肃省环县第四中学沈涛教师回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资源,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乡土地理具有亲切感、可再见证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家乡的故土情结,可激发学生建设并改造家乡的志向,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0.
凯维翰 《地理教育》2013,(Z2):40-41
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乡土地理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最显著的特点,野外考察是地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野外考察寓于它的实践性,即必须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野外考察,通过学生亲身感知,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实现乡土地理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  相似文献   

11.
乡土素材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合理地开发和运用乡土素材,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能让学生了解家乡,从而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与价值观。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中运用好乡土素材,让地理教学体现地方特色呢?  相似文献   

12.
正一、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即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和常接触的素材,然而,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成学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3.
关注乡土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主题之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等课程目标,给乡土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的引课环节(课堂导入)中充分运用乡土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是地理教学有机渗透乡土教育的最佳形式,也是实现课程  相似文献   

14.
把西部开发与地理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当前地理教学的又一个研究课题,本文围绕着如何开发、怎样开发、开发什么、怎样渗透等问题浅论西部开发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5.
时事材料往往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在当今世界乃至我们生活的区域中,许多时事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地理教学很好的“活教材”,即“新闻地理”。在目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适时地、恰当地用好时事材料,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配合地理高考复习、开展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所以在教学中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应以饱含感情的语言创设教学情景,有机联系其他学科增强地理学科的情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应使学生能"体会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周围环境和地球上的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因此,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精心编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让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流淌于地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地理这门学科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学生各门课程中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着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地理课教学中研究和探索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学科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为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资源,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乡土地理具有亲切感、可再见证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家乡的故土情结,可激发学生建设并改造家乡的志向,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有效利用成为突出问题。一、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库的作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库与乡土地理教学过程关系密  相似文献   

20.
邹丽 《教育文汇》2014,(11):47-48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应使学生能“体会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周围环境和地球上的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因此,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精心编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