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民族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不断世界化的过程,更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现剖析了中国武术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的诸多新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提出了中国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武术伦理道德的影响。然而纵观历史长览,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武术伦理道德的影响在武术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武术伦理道德在汲取儒家伦理思想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也形成了具有特色中国武术伦理道德体系。在当今社会中,武术仍充分发挥着的独特魅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3.
刘静 《科教文汇》2010,(33):129-130
通过对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全面介绍,让中小学学生深刻了解武术,使中国武术博物馆成为学生暑假学习的场所,这对于宣传中国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艳 《内江科技》2011,32(1):25-26
文章运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武术进行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从外部环境的机遇、外部环境的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以及内部环境的劣势采研究武术的现状。对中国武术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状况、管理与运作状况进行梳理,探索武术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武术资源市场化配置,优化运用、开拓创新,以提升武术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孟召峰 《内江科技》2009,30(3):22-22
21世纪的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趋向于世界性与民族性,奥林匹克文化是全球化的体育文化现象,武术文化则代表了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中国武术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将是未来武术文化发展的主流倾向。中国武术势必通过交流与融合在在广度和深度上将人类的体育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该论文收集综合了《中国武术史》、《中华武术》、《武林》等书刊上的材料,在深入分析中国武术取得成就和当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近期中国武术所达到的现实水平,依据体育原理和武术基本知识,提出了增加套路演练技击性和改革散手手套的观点,并预测了中国武术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李林 《今日科苑》2006,(9):79-79
本文以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作为切人点,首先论述了中国武术文化宝库中蕴藏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次,作者对跆拳道应汲取中国丰富的武术资源的营养和经验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并常见于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的武打记述中。随着社会的变迁,十八般武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的演变十分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武术的博大精深和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十八般武艺源流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婷 《科教文汇》2014,(28):153-154
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并常见于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的武打记述中。随着社会的变迁,十八般武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的演变十分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武术的博大精深和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窦宝文 《科教文汇》2008,(2):148-148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技击性、哲理性、适应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技击性、哲理性、适应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中国武术,符合科学的健身理念。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适应中国大学生的健身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3.
武德是中国武术理论的核心,表现为以道德规范武术行为与方法,使道德观念成为武技之准则。武德以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谦和仁爱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小芳 《内江科技》2008,29(3):35-36
通过对中国竞技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国际化推广过程中的策略、理念、具体推广手段的比较分析,发现跆拳道在推广中的可取之处,找出他们在推广中的差距,进而得出对中国武术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陈宣赞 《内江科技》2009,30(5):156-156
中国武术在清朝末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武术有了本质性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重视和各方面的投入促进了武术的竞技化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武术在近代现代当代的发展,探索武术的竞技化发展的轨迹,为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和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发展中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兵学、美学等理论,是一种极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方式。武术套路作为中国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的美学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套路中美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与作用。通过武术教育强身健体,学习礼仪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8.
徐小丹 《内江科技》2009,30(5):155-155
在中国历史阶段中,我们将鸦片战争之前统称为古代.古代是中国武术的萌芽一成形一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朝代更替中,武术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演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武术在古代的发展史来为武术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今天,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魂魄,与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过去人们总是把武术认为是单纯消费的运动项目,较多地注意它的健身作用,很少留心论述它的经济效益。分析总结了武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开发武术产业的优越条件,探讨了中国武术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开发武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经过国人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武术在迈进奥运门槛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内外多方面的问题。文章试从奥运会项目设置产生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趋同、自身发展及武术规则和裁判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武术"入奥"所面临的困难,并制订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