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竞技体操创新系统建构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万刚 《体育科学》2003,23(1):67-70,86
以竞技体操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性因素和影响技术训练效果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技术因素为中心,初步建立了竞技体操创新系统的理论主体框架,并对竞技体操创新系统的各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技体操赛场竞争程度的提高给教练员提出了新要求,章分析了竞技体操国家级教练员的素质结构,运用模糊数学的一些方法进行推理论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式初步建立了竞技体操高级教练员的评估模型,为我国竞技体操的发展提出了有益见解,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计划中教练员的培养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通过查阅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相关资料,结合27届悉尼奥运会以来各项国际重大比赛中我国男子体操队取得的成绩,分析当今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北京奥运会后新奥运周期的训练对策,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未来的训练策略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竞技体操创新型教练员的知识、能力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既是竞技体操的生命,又是我国竞技体操在国际赛场上制胜的法宝。以竞技体操教练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对现代竞技体操训练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竞技体操创新型教练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对其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体操图书出版的基本状况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以1950─1993年我国竞技体操图书出版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竟技体操图书出版呈高低起伏的波浪式变化,分为高峰、低谷、次高峰和平稳变化四个阶段.前苏联的竞技体操图书被翻译出版的册数较多.约占我国44年来图书总出版量的1/5、在图书种类方面,专著论居多,且主要集中于竞技体操的技术教学与训练方面。  相似文献   

6.
少儿体操运动员的骨骺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操是运动创伤发生率较高的项目。现代竞技体操的训练大都从儿童抓起,在早期专项训练过程中,儿童所特有的运动性伤病中骨骺受到的损伤有上肢急性损伤、上肢过劳伤、骨骺骺板过劳伤、髋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和脊柱损伤。  相似文献   

7.
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体操运动员损伤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踝关节损伤通常为扭伤和跟腱的裂伤。本文重点就这两个方面的受伤机制、预防、治疗和康复训练进行分析与论述,旨在为竞技体操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踝关节的损伤机制:1·踝关节的扭伤:根据其扭伤的程度,可以分为:Ⅰ度,外侧韧带过度拉伸,但是没有发生裂开;Ⅱ度,距腓前韧带裂开,但是没有断裂,其它韧带过度拉伸;Ⅲ度,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断裂,跟腓后韧带和胫腓后韧带裂开。因为其损伤程度不同,所采用的治疗和康复的手段也不同,因此在治疗之前应当确定损伤的程度。2·跟腱的…  相似文献   

8.
对中美青少年在竞技体操训练的管理体制、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选拔与培养、教练员队伍的选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我国青少年竞技体操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间作为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活动中的一种必然的成本投入,其产出的效益就是贡献层次及其保持的年限。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效益的评定可以从层次效益和持续效益2个方面进行,并以世界体坛最优秀的35名男子竞技体操世界冠军和33名女子竞技体操世界冠军以及我国88名技巧世界冠军的时间效益为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竞技体操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调查等研究方法,在了解浙江竞技体操三级训练网点现状和省一线队员竞技实力的基础上,对实现浙江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重要性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训练系统投入产出模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和教育投入产出模型原理,结合竞技体育训练系统运动员分年度系统培养的特点,构造了竞技体育训练系统投入产出模型。首先分析了竞技体育训练系统中的单位分类和运动项目分类。其次,构造了竞技体育训练系统投入产出表和系统模型。最后,利用数据例子,进一步对模型进行说明。基本成果是提出“竞技体育训练系统投入产出模型”,为管理和研究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系统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优秀田径组合性项群运动员年度和小周期训练过程的运动负荷控制特征以及竞技效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身体素质在基础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全面性和多样性特征;专项力量和专项耐力训练比例自进入初级专项训练阶段以后开始呈现递增趋势;技术训练内容在各年度训练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重叠性特征;中外优秀运动员的竞技效率一般都处于93%~95%左右,个别男子运动员竞技效率可达98%左右,有的女子运动员竞技效率甚至高达98.5%左右,中外优秀运动员在竞技效率比较方面没有呈现出预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竞技武术散打的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技术动作进行了分类,概述了当前竞技武术散打的发展;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借鉴,分析了迁移在竞技武术散打技术学习与训练中对技术发展与提高的作用。研究认为:竞技武术散打运动的对抗性决定其运动技术没有绝对固定的规格,竞技武术散打的项群训练,应该以多种项目相结合进行某一项群技术训练,同时,在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各项群要整体运用到竞技散打技术中进行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综述及逻辑分析,从竞技状态发展的时相性特征与训练时期的划分,及竞技状态的持续时间等方面,对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进行了理论解析。  相似文献   

15.
体育竞争情报对提高冬季竞技体育项目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作用巨大,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厘清体育竞争情报的内涵,分析其特点,阐述体育竞争情报作用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情报的整理、竞争对手的分析、竞争环境的分析和竞争策略的分析等方面探讨了体育竞争情报在冬季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状况,为提高冬季竞技体育的训练效果、取得比赛优异成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力量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于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的特殊性从而决定的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地分析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所必需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研究目的:针对竞技健美操的专项特点,在评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能提高专项技能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结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投资主体单一、人才选拔及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建议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在坚持"举国体制"下,形成政府主导下市场化培养机制,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18.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收集1990-2007年间学术期刊中有关国内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研究的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指出了研究中的优点与不足,旨在使今后的研究能够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以期更好地为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育项目中,核心力量的增强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提升竞技能力,这一观念已被海内外众多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所认可。核心力量作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运动损伤、运动康复等诸多领域的作用也随着日益深入的研究显现得更加清晰。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成绩的提升有着深层次的推动,任何竞技运动项目中对身体核心肌群的训练都是训练成绩的重要保障。因此针对不同的竞技项目,结合专项特点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就显得异常关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羽毛球项目中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和从事羽毛球项目研究的体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