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4,(5):31-31
近日,从重庆市科委获悉,由该市金山科技公司研制的我国首枚“智能胶囊”近日在市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了香猪动物实验,这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制“智能胶囊”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智能胶囊”是医用无线内窥镜系统的简称,  相似文献   

2.
正生物医用胶黏剂能代替手术缝合线用于伤口愈合,提供更好的液/气密封,可广泛用于表皮、内脏、心血管、骨和牙齿伤口或缺损的黏合/修复,是真正的"万金油"产品,但现有的医用胶黏剂普遍对生物组织黏附力弱。此外,除了手术伤口黏合市场,慢性伤口修复以及医疗美容和微整形则是胶黏剂更大的潜在市场。因此必须提高胶黏剂对生物组织的黏附强度并赋予其抗菌、促再生、祛疤、抗皱等功能才能将其更好地应用在上述领域。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用材料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评述近期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家基金“八五”重大项目“生物医用材料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磷酸钙基生物陶瓷诱导成骨作用的引发和机理,生物降解陶瓷的降解机理,天然骨及生物矿物的组成、结构与应用,血液净化高分子材料,抗凝血高分子材料,药物控释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生物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的界面反应、机制和表面处理。对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前景也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强省战略,提升我省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竞争力,本文以国家和省政府重点发展的四大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骨修复替代材料、牙科材料、生物活性敷料和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等为研究对象,从国家、省级、专利申请人和技术等层面开展专利分析研究。明确国内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了浙江省发展该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知识产权战略视角,对我省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策略和科技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医用纺织品行业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材料和革新设计。聚合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可移植医用纺织器械和生物纺织品的应用不断丰富。King将生物纺织品定义为:由纺织纤维构建的结构体,专门设计用于特定生物环境(比如外科移植器官,生物反应器),它们的性质取决于它们与细胞和生物体液的反应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稳定性。医用手术缝合线是最常见的生物可移植纺织品,  相似文献   

6.
对α-亚麻酸及其乙酯分别在氧气气氛和氮气气氛下进行一定剂量的γ-辐射,每隔两天测定其过氧化值。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和时间对亚麻酸的过氧化值有较大影响,本文同时探讨了亚麻酸在γ-辐射下过氧化值与反应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生物体医用材料,特别是与血液相接触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要具有血液相容性。用溶胶——凝胶法可在316L不锈钢和NiT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致密均匀的TiO2薄膜,从而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经过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膜进行表面改性的316L不锈钢和NiTi合金的动态凝血时间延长,溶血率下降,说明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膜可提高金属植入物的血液相容性,且符合生物植入材料的医学标准。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03,(10):23-23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利用多种油料作物的单项营养优势进行制备集成的“营养油技术配方”,于日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依据该技术开发出新型营养保健胶囊产品——“植物深海鱼油”。油料所的研究人员从我国大众消费的油脂入手,挖掘与深海鱼油相同的功效成份,寻找可替代资源。据该所研究员黄凤洪介绍,在油料作物中含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天然活性物质。在我国西部种植的一些特色油料作物中,a-亚麻酸的含量丰富,该物质口服后,可在人体内直接转化为俗称“脑黄金”的二十二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即深海鱼油的主要功效成份。油…  相似文献   

9.
医用胶之难     
在日常生活中,胶是最常用的物品了。在临床医学中,胶也是最常用的药品。可是医用胶可就不简单了。医用胶主要用于对人体创伤、伤口,人体器脏移植,骨外科手术等治疗领域的粘合,可广泛用于手术切口,无论是在医院、在战场,还是在需要紧急救护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7,(8):7-7
一项惠及千百万矿工生命安全的科研成果——“煤矿瓦斯抽采水胶药柱”,7月4日在淮南通过专家鉴定,该成果由安徽理工大学自主研发完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医用材料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快速发展,并有望逐步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生物活性和降解性的第三代生物医用材料有助于解决大段组织与器官缺损的临床难题,是未来医用材料研究发展的方向。因此,为了寻找和开发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新的化学合成和表面改性方法以及材料对细胞和组织再生的作用机制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医用材料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如何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加速医用材料产业化是关系到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胶囊分拣方法效率低、漏检率高,会对胶囊质量造成巨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胶囊外形缺陷的检测,开发了一种胶囊外形缺陷智能化快速检测仪,能够实现对医用空心胶囊表面缺陷的全方位检测。对该仪器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其中的关键部分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筛选控制模块进行介绍。该仪器检测速度快,误检率小,在医用空心胶囊外形缺陷的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由发明家陈体义等人历经14年辛勤研制的瞬康医用胶已通过卫生部、河南卫生厅的检验和审评,准许生产。使人们有望改写手术切口缝合的历史。瞬康医用胶系d氰基丙烯酸指同系物,是经改性而成的快速医用胶,具有粘合组织迅速、止血、止痛、不易造成感染、促进手术伤口愈合和不留针眼疤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解放军总医院、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北京医院等外科、妇产科的专家进行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结果表明,瞬康医用胶能使手术切口瞬间达到生物学人体组织粘合状态,使用后6~14秒手术切口即粘合,粘合强度可达3.45公斤/厘米2,除…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高分子材料也逐渐应用于医用领域,但是因为高分子材料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能和人体适应性、组织相容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医用功能受到限制,所以还需对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的改性,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为此本文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主要措施,介绍了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工艺,并进一步阐述了应用于生物金属材料中表面改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重识阿胶     
谭玉龙 《百科知识》2010,(15):37-38
千年名药 阿胶,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名贵中药,也叫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顾名思义,就是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古代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帝,因此又有“贡胶”之称。  相似文献   

17.
沈孝宙 《今日科苑》2005,(12):10-12
“基因”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须知转基因的生物和原子能一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环境也具有破坏性。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其化学“建材”几乎都是完全一样的。基因构成材料的这种通用性,使人为重组的基因有可能污染自然界生物的基因库——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由于基因污染非但无法清除.而且还可增殖扩散。因而这是一种非常特殊、非常危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一成果简介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生物医用材料聚乳酸(PLA)的合成及其辐射改性”(项目计划编号:2006DFA53450)是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从俄罗斯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院引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而进行研发的项目。  相似文献   

19.
杜仲胶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仲胶由于易结晶,长期以来只能作塑料用。杜仲胶硫化高弹性橡胶的成功,使这一材料的研究开发进入新阶段。几年来,中科院化学所杜仲胶组以探索杜仲胶硫化过程机理为中心开展了基础研究及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从理论上发现了杜仲胶硫化过程三阶段,杜仲胶的“橡-塑”二重性及其临界转变的定量规律,以三阶段材料为基础提出了“杜仲胶材料工程学”的设想,提出了橡-塑统一材料谱概念,并根据杜仲胶在此材料谱中位置,用过渡性观点解释了它的硫化过程三阶段及其“橡-塑”二重性在应用开发方面,以三阶段材料为基础,形成了系列专利技术。在上述工作带动下,杜仲资源的综合开发,已形成了以杜仲胶为中心的,包括医药、饮料、各类功能材料的系列开发工程。为橡胶工业提供后备战略资源的杜仲胶开发,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20.
对生物课堂“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作以简介,重点讨论了该模式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