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吃核酸补基因”的神话终于破灭了。尽管神话的缔造者们仍在且战且退,但麒麟皮下毕竟露出了马脚。一句话,他们底儿掉了。 底儿掉了,露出了什么?露出的并不是专家们的无知(真的无知……  相似文献   

2.
春节,我的记者同行们......毕永军到边防哨所,去地震灾区,赴卫星发射基地......解放军报5位记者在一线采访中度过了1996年春节。对此,报社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授予他们社长特别奖。尽管在基层过年已不是什么新闻,尽管他们一再声称"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3.
干练、白净的高文苏,尽管已是“腕级”记者,却依然保持着多少年的谦逊,见了哪怕是一个初次相识的战士,也会露出和霭的微笑。但你若是以为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的人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常常的,当别人豪言壮语地描绘将来如何如何的时候,他已经在不动声色地制造着一声又一声“惊雷”! 智慧而又勇敢,这便是高艾苏留给我的印象。 没有称号的勇士 如果高艾苏的那些经历和成绩发生在部队中某个人的身上,他会得到什么样的荣誉呢?也许会被授予称号?我常常这样想。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对自己立过7次功的荣誉感到不…  相似文献   

4.
当一张报纸展现在读者面前时,你也许对其中某条消息感兴趣,殊不知这也许是一位刚出道不久的报道员或通讯员的“杰作”呢。当你合报品味这条新闻的价值时,也许还没看清作者姓甚名谁呢。殊不知这一条条不起眼的小稿,凝聚着多少报道员的苦辣酸甜!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组来自部队基层很适员的故事,看看他们是怎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苦在其中万事开头难,搞过新闻报道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对于刚刚走上新闻报道之路的报道员,他们的感受更深。报道员贾伟东,是刚刚从新兵连调到报道组不到5个月的“新手”。在新兵连里,他经常写写散文、诗…  相似文献   

5.
“大社长”与“小记者”黄发兴题目中的“大社长”是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而“小记者”则是福建莆田市湄洲日报的年轻记者郑金铸。他们相隔五六千里地,是什么将他们“连”在一起的呢?说起来也许有点缘分。1985年秋,当时还是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邵华泽,去...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1997,(1)
读照片《“真由美”访成都》随想一张较好的新闻照片,尽管用光、构图也许不是那么理想,那么精致,也许也没有从技术技巧方面有什么创新、突破,但却由于其纪实性的特点,和艺术照片一样,成为不朽名作。或因照片所反映的内容,真实地记录了彼时彼地的特殊情景,刻上了时...  相似文献   

7.
有的报纸在改版中,把评论作为压缩对象:由各版设有评论专栏压缩到只剩一两个;定期发评论改为不定期发,十天半月难见一篇评论;有的干脆连评论部也给撤销了……大有弱化评论之势。据说,弱化评论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给鲜活的新闻。遗憾的是,空间大多腾给了大案案例渲染、明星绯闻,真正鲜活、有价值的新闻还是少见。也许他们忘了,评论也姓“新”,它给读者的是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新论断、新视角……新闻只告诉读者“是什么”,评论则能告诉读者“为什么”,给读者打开了新的思路,提供新的启迪,其作用是新闻所无法替代的。弱化…  相似文献   

8.
曾见过险山峻岭,名胜古迹,也听过鱼歌唱晚,暮鼓晨钟,就是没游过什么沟。现在国内最有名的“沟”可能就算九寨沟了,尽管没有去过也知道那根本不是什么“沟”,再大点的也许就数东非大裂谷了,这辈子可能是无缘拜识了。谁知近日我却真的游了一次沟,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沟,真是一次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相似文献   

9.
很多名主持人,如崔永元、白岩松、毕福剑、杨澜……,尽管他们的节目不同,风格迥异,有的幽默、有的犀利、有的诙谐、有的智慧,但都让观众打心眼儿里喜欢,因为在他们身上,有一样共有的东西深深吸引着大家,那就是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俗称“人缘”,它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然亲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在此前后,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数百名青年志愿者,分批到湖北省图书馆开展义务服务活动。他们在一线服务窗口,协助工作人员整理书籍、清理库房、引导读者借阅……以实际行动倡导志愿精神,为“国际志愿者日”这个特殊日子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记者算老几?”翟长福记者算老几?常常有一些记者会不无调侃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当他们扛着摄影机、拿着采访未从气派非凡的各种公司、机关退出来的时候,当他们耳闻目睹了一些丑恶现象想要大声疾呼却又无补于事的时候,或者当他们踏着灰尘泥泞、疲惫不堪地写出了新闻却...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我们的文学叙述中向来不乏关于“匈奴”的描绘,但在汉族中心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下,他们都是作为与野蛮、杀戮、掠夺相伴相生的“敌人”形象而出现的。我们不仅对诸如“马踏匈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类的表达方式熟诵如流,而且也习惯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经信息产业部批准,2004年3月24至25日《通信世界》周刊举办了“2004第三代移动通信应用峰会”。本次峰会以“推动3G应用在我国的发展”为主题,就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政策、技术、服务、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赵波出席了本次峰会,并就3G目前的发展现状、国家对3G发展的政策以及3G的发展等作了演讲。赵波副司长在会上指出,尽管这两年来3G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3G终端仍然被视为影响3G发展的瓶颈。在众多的3G产业中,3G…  相似文献   

14.
那是1961年.风起云涌的“大跃进”已经过去三个年头了.什么“万头猪场”,什么“尿湖屎海”.什么“亩产万斤再翻番”这些口号是早就不喊了。这时候人们正受着饥荒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韩阳 《出版参考》2010,(9):18-18
忙碌的人,对忙碌的感觉总是爱恨交加。一边怨着自己太忙,但真要他们闲下来,他们又会找很多理由让自己不要闲下来。比如:“没办法,我是劳碌命啦!”“哎,习惯了!”……可一旦真的闲了下来,他们反倒浑身不自在,又开始问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款匠心独具的网络游戏,没有我们熟悉而复杂的数字化,简洁明了是它最大的特点。上手对玩家来说不再是什么难事,“执倚天长剑,斩妖除魔”,《倚天》的理念就像这句话的意思一样,牢牢地打上了英雄与侠义的标记。带着这样的梦想,我们踏入了“倚天”的世界之中,从此开始.让所有人为之骄傲的征程.而这个征程踏满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22,(4):106-107
<正>唐诗里藏着名山大川。唐代诗人为什么喜欢旅行?他们中的“登山冠军”是谁?哪座名山在唐诗中的“出镜率”最高?边塞军人白天煮饭的锅,晚上用它做什么?你知道藏在唐诗里的山都是什么山吗?李白、杜甫、高適三人曾在哪座山下“结义”?……《唐诗里藏着故事——和孩子一起读懂经典名篇·三·山川篇》中藏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我第一次听到李政道教授的名字,是在4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那时,我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那天早晨,我刚走进新华社编辑部就感到气氛异常活跃。编辑们一面兴奋地阅读刚刚收到的外国通讯社的电讯稿,一面兴奋地谈论着什么叫“宇称守恒”,什么叫“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的讯息,就这样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李政道和杨振宁是谁?他们是怎样做出了这惊人的发现?还有吴健雄教授,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何时才能来中国谈谈他们的治学经验,他们的甘苦,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19.
刘连军 《声屏世界》2003,(11):48-48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除了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大量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用笔、用话筒、用摄像机记录下人类抗击SARS病毒的历史,在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掌握这种可怕病毒预防知识的同时,也在粉碎着一个个谎言,稳定着社会秩序……如果说白衣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那么冲在一线的新闻界同行同样是可敬的人。当“非典”突然袭来的时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不应忘记他们:广东《新快报》的记者王小明。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在对SARS的传播途径尚未弄清的情况下多次冒险零距离拍摄,及时把事件的真相告诉公众,却不幸成为第一例感染“非典…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的藏书(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9期)盛曙丽我们读中学的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又“藏”着一些什么书?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和谁对话?是席绢,还是金庸?是曹雪芹,还是德莱塞?是文化精品,还是地摊杂货?他们与书做了怎样的“朋友”?是“拿来主义”,还是“照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