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窦哲文 《军事记者》2001,(10):29-30
新世纪伊始,全国唯一的军事新闻理论专业期刊(月刊)《新闻与成才》即改名为《军事记者》,至今已如期出版了9期,《军事记者》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内容丰富了,档次提高了,编排讲究了,装潢美观了,并且正沿着大气和创新的路数,不断前进,渐入佳境,显示了一期比一期好的强劲势头。一,两个“服务”的方向更加明确,载文档次明显提高从1985年的《新闻与成才》开始,编辑部就明确把办刊的宗旨定位为“为办好军报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改名后的《军事记者》更加明确了“两个服务”的方向,并紧紧围绕强化“军味”和贴近…  相似文献   

2.
早就想开这么个会,一方面给大家一个相聚的机会,另一方面寻求一些尽可能的合作,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新闻与成才》的前身为《解放军报通讯》,1958年1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自1985年改名为《新闻与成才》以来,在解放军报社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为办好军报和新闻爱好者的成才铺路架桥。《新闻与成才》是全国唯一的中央级军事新闻理论期刊。军报党委为《新闻与成才》规定的办刊宗旨是:为办好军报服务,为新闻爱好者的成才服务。“两个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新闻与成才》不…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成才》杂志的前身为《解放军报通讯》,创刊于1958年1月,至今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自1985年改名为傣闻与成才》以来,我们在解放军报社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为办好军报和新闻爱好者的成才铺路架桥,使其成为军内外读者欢迎的军事新闻理论普及读物。扬长避短坚持正确的办对*宗旨腼闻与成才阳改版起,就把报社领导提出的两条要求作为办刊宗旨。这两条要求是:为办好军报服务,为新闻爱好者的成才服务。这个宗旨决定了《新闻与成才》不是纯学术性的军事新闻理论杂志,而是肩负着传播…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于万昌、刘少平报道:连日来,驻青海某汽车团官兵纷纷自费订阅由《新闻与成才》改名为《军事记者》的杂志。目前,机关干部、报道骨干已有30余人到政治处报名自费订阅此杂志。  前几年,凡订阅《新闻与成才》的机关人员和基层报道骨干,普遍写作水平提高快、稿件见报率高,官兵们十分喜爱这份杂志。新年度订阅报刊工作未开始前,官兵们就从《解放军报》上刊登的《新闻与成才》改名的启事中盯上了《军事记者》。新年度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他们纷纷自费订阅此杂志。政治处干事秦敏奇说:“改名后的《军事记者》将会知识更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5.
经上级批准,由解放军报主办的全国唯一的 军事新闻专业期刊《新闻与成才》杂志,从2001年1月起更名为《军事记者》。改名后的《军事记者》杂志将坚持为办好军报 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的方向,努力使 杂志成为军事新闻理论探讨的场所,军事新闻知识荟萃的园地,军事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军事新 闻记者成长的摇篮。更名后的杂志将立足军队,面 向全国,以军队报刊及其他军事媒体的编辑、记者 和基层宣传干部、新闻干事、报道员为主要读者,兼顾地方报刊的编辑记者和新闻爱好者。在编辑特色上,将努力做到突出军味,突出创新特…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诚邀大家一起纪念《军事记者》出版发行500期。大家能够拨冗出席这个座谈会,是对我们的厚爱和支持!我代表解放军报社党委、社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军事记者》于1958年5月创刊。创刊之初刊名为《解放军报通讯活页》。开始是不定期地印发《解放军报通讯活页》,发至师以上宣传部门和本报特约记者、通讯员。后《解放军报通讯活页》改名为《解放军报通讯》,为16开本的月刊,1983年公开发行。1985年1月,《解放军报通讯》改名为《新闻与成才》。2001…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01,(1):1-1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类的历史跨入了一个新世纪。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一直为广大读者关爱的《新闻与成才》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正式更名为《军事记者》。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新世纪伊始,我们向《军事记者》的新订户和《新闻与成才》的老读者问一声好,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把第一期《军事记者》奉献给广大读者。我们既注意了它外表包装的改进,更注重它内在品位的提高;既坚持了它为办好军报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又强化了它的“军味”即军事新闻特色…  相似文献   

8.
连续两年持之以恒地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心中早有目标,那就是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用手中的笔去打开《解放军报》和《火箭兵报》的大门,实现在两报上稿零的突破。98年入伍的我,就非常珍惜军旅生活,能有一种自豪的心情去阅读军报,并且养成军报每日必读的习惯,平时还爱阅读剪辑收藏,就连过了年头的老军报都爱掸去尘土拿来欣赏,从中感受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也萌发了学习新闻写作的想法。两年的义务兵生涯,军报新闻函授一直未能招生,无法参加学习,带着失望的心情只好以军报为师,《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的前身》为友,走自学…  相似文献   

9.
高飞 《军事记者》2002,(7):38-40
登录解放军报网络版(以下简称“军报网络版”),能够从中获得大量军事方面的新闻和信息。军事构成了网络版的内容主体,也是其鲜明特色,是军报网络版区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网站(网络版)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界面,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军事新闻传播开创了新的空间,这一空间较之原有的纸质媒体更开放、更广阔。军报网络版对军事新闻有了广义的认知和实践。在互联网这个新兴舞台上,军报网络版有了新的运作流程和表现形态。一、即时新闻:打军事牌经营原创新闻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定位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马…  相似文献   

10.
在迎接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的日子里,《军事记》举办《我与军报》征.肯定有很多人有话要说,有事要写,有感要发。我也是这样。回眸从事军事新闻传播40年的经历,现在特别想说的话是:我崇敬、感谢军报许多老编辑、老同志,他们是甘为他人做嫁衣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11.
写意牡丹画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5,(8):i0003-i0003
杨玉辰.笔名石翼.生于1944年11月.河北石家庄人。1908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中系.曾任某野战军、石家庄某军校新闻干事.1986年调解放军报工作,曾任《新闻与成才》(后改名为《军事记》杂志主编。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和学作品3500篇。近年学习国画(花鸟).擅长牡丹,在各报刊发表作品50余幅.获奖多次.有的作品还到国外展出.或被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  新年伊始,《新闻与成才》更名为《军事记者》。对我这个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刚刚起步的同志来说,心里多少有一些遗憾。因为,在我陷入写作困境时,是《新闻与成才》帮助我走出了误区;在我因找不到新闻线索而迷茫时,是《新闻与成才》引导我如何使新闻稿写得更有新意;在我因不上稿而苦恼时,是《新闻与成才》上发表我的稿件而使我重新树立信心。所以,我对《新闻与成才》很是留恋。然而,它的更名,犹如凤凰涅,是升华和飞跃。我又为它高兴,并祝愿它越办越好!  我相信《军事记者》会像《新闻与成才》一样,是我们基层广大通…  相似文献   

13.
闫怀海 《军事记者》2008,(10):51-51
寒来暑往,我与《军事记者》相知已有10个春秋了。第一次和《军事记者》邂逅是因为我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班,从此与它不弃不离。至今仍记得初次看见《军事记者》(当时叫《新闻与成才》)的情景,文书递给我一个大牛皮纸信封,我小心翼翼地剪开信封之后,看到它落落大方的模样,很快就被它质朴无华的外表和丰富实用的内容所吸引,爱不释手以至几近废寝忘食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14.
韦干熙 《军事记者》2009,(10):69-69
我与《军事记者》相识,缘于2006年参加《解放军报》第16期新闻函授,后又订阅了2008年的《军事记者》。每次收到这份期刊后.我都认真阅读,仔细做好标注,记好笔记,力求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营养。几年来,我虽未有大作见诸于军报.但也有数十篇“豆腐块”爬上了《人民前线》报等军地报刊。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1年12月9日上午,解放军报主任记者高艾苏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中国社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解放军报社、军区军兵种报社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系、南京师范大学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高艾苏现任解放军报记者部机动记者组组长,曾获第四次范长江新闻奖。高艾苏“上天下海”15年如一日,奋斗在军事新闻战线前沿,在军事新闻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新闻采写特色。《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共和国将记住你》、《当…  相似文献   

16.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17.
阎谨 《军事记者》2002,(6):64-65
去年,《新闻与成才》杂志改名为《军事记者》,从今年第1期开始,《军事记者》又进行了扩版,并改为国际流行的大开本。如何满足读者需求,把杂志办得更精彩,成为编辑部全体成员积极探索的问题。为此,编辑部采取了各种手段,如向地方新闻刊物取经,以“读者调查表”的形式征求受众意见,等等。 4月26日,《军事记者》编辑部召开了一次评刊座谈会。会上,北京军区战友报社及新华社北京军区分社、军区  相似文献   

18.
1999年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去了。值此年终岁尾,我们想和部队的广大通讯员就读刊、评刊和订刊的问题交流一下看法。首先谈谈读刊的问题。大家知道,《新闻与成才》的前身为《解放军报通讯》,1958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它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央级军事新闻期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为办好军报服务,为新闻爱好者成才服务。因为它不是纯学术性军事理论杂志,而是传播新闻写作知识、沟通军报与广大通讯员联系、引导广大官兵特别是新闻爱好者和其他写作爱好者成才的普及读物,所以深受部队官兵和广大通讯员的喜爱。包…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报道:因参加军报新闻函授而受益的新疆军区某联勤分部,在引导官兵学好用好《军事记者》杂志的同时,大力鼓励官兵积极征订2002年《军事记者》杂志,目前,已有上百名官兵自费订了新年度的《军事记者》。2002年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该分部将《军事记者》的征订工作列入了首位,许多爱好写作的官兵也自发到邮局办理了订阅手续。采访时,一位刚办理完订阅手续的战士兴奋地告诉笔者:“《军事记者》作为军报函授中心的教材,又是全军唯一的新闻刊物,对我们初学写作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某分部百余名官兵自费订阅《军事…  相似文献   

20.
邱继臣 《军事记者》2002,(10):10-11
在新世纪第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军事记》刚好出版了整整500期!寒来暑往40余载,从《解放军报通讯》到《新闻与成才》,再到今天的《军事记》,这本杂志虽然几经更名,但一以贯之的办刊思想没有变,始终以政治的坚定性、导向的正确性、理论的深刻性和业务指导的针对性,昂首挺立在中国新闻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