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奖励促进学生学习是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常见的现象,然而,这些奖励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很多教师只管奖而不管励,对自己的奖励是否有效也是一头雾水。事实上,给予学生奖励并不是奖励行为的最终目的,奖励行为所追求的是对学生发生激励作用,未能发挥激励作用的奖励实质上是一种浪费。为了避免这种浪费现象,我们有必要探讨奖励是否有效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影响奖励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教师恰当运用奖励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学校校长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充分运用奖励的手段和方法对教师进行最优化的激励以达到出色有效的管理效果,取得突出卓著的成绩,这是我们迫切期望实现的目标,我们期望从理论到实践来探讨奖励和激励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激励是个过程,奖励是种手段,把握努力和成绩、成绩和奖励、奖励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将自我利益扩大到最大程度,个人也将造福于整个社会,允许、保证个人最大限度地去追求利益和财富,从而也就自动地为广大的社会利益最好地分配了资源。奖励是为了激励,我们摒弃盲目机械的奖励,使奖励成为真正有效可行的激励手段,而作为鼓励…  相似文献   

3.
教学激励可以给予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而小学语文作业批改是教师给予学生改进反馈的重要环节.文章围绕小学语文作业批改的激励机制展开论述,提出三种激励方式,一是教师评语激励,二是奖励措施激励,三是多形式反馈激励,并围绕这三种激励方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赞美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神奇的魔力,他们会因为教师的赞美而喜欢上某一个学科,只有喜欢上这个学科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数学学科一直以来在学生眼中都是极为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小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态度,如果他们产生了厌烦心理,教师再怎么努力也会有回天乏术的感觉。面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采取激励的方式进行转变,而且相关教学实践证明,所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通过对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激励学生,进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奖励与惩罚的负面心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奖励与惩罚是学校教师管理、教育学生的一种必要和有效的手段,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但奖惩的实施是非常复杂的,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对青少年来说,奖惩还可能对心理发展产生深层次的影响,进一步形成他们对自己是否负责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制奖状     
又到期末了,按照惯例,又得表彰三好学生、各类积极分子,给他们颁发奖状、奖品。应该说,这一项沿袭了许多年的传统奖励办法,确也激励了许多人奋发向上。可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目睹了许多学生跟三好学生、积极分子无缘。他们由刚开始的期盼,转而慢慢地失望,最后变得消极、冷漠。而这种情绪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为人,甚至使他们对人生也产生了怀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教师的职责时时提醒我,我有权利有义务去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奖励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苦苦地寻求,没日没夜地翻阅教育专…  相似文献   

7.
合作激励结构创造了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小组成员能够达到他们个人目的,通过全体学生的思考、创新讨论、组间竞争,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寓学于乐,学而不厌,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也会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即通过某种刺激因素,促使某种思想愿望和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激励与需要的关系十分密切,满足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因此,通过创造外部条件来满足人的需要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激励是目的,创造外部条件是激励的手段。所以,我们在学生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研究和应用激励理论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激励起每一个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动机,激发和鼓励学生在学习、工作、劳动中的积极性,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奖励,促使他们继续努力,满足个人需…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教学活动中,奖励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方式,传统教育学对奖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功用亦奉为圭臬,运用广泛。然而,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表明,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奖励在许多时候并非合适,亦并非有效,斯金纳理论对奖励的推崇造成了教学活动的许多误区。如何逐渐抛却这种行为主义的奖励思维模式,创造自由和开放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寻找学习的内在动因,让学生为学习而痴迷,为学习而探索,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头等任务。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由来和发展英语四六级考试始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期的1987年,是由英语学会发起的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一种英语水平测试,意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当时,高校自愿参加,学生主动报名,通过了考试的学生会获得一张考试委员会颁发的证书,学校也会出台一些奖励办法,包括允许他们跳级学英语,在本校英语考试成绩上加分,或同意他们免修英语课程等。对通过率较高的班的任课教师,学校也会给予表扬或适当奖励。这样做,让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的学生顿时体验成就感,产生更大的动力学英语。通过率高的学校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客观…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提倡对学生实行激励性评价。当下,很多教师和家长特别青睐“赏识教育”,非常善于用奖励的方式来刺激和换取学生的良好言行,这是必要的,在短期内也是有效的。然而,奖励是手段,绝不是目的。不恰当的奖励会使学生滋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在他们暂时“规矩”、“听话”、“表现良好”的背后却潜藏着很多危机。无原则、非理性的“奖励”、“赏识”会造成“爱的教育”异化为“溺爱教育”,结果只能大大削弱奖励的应有功效。  相似文献   

12.
“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威廉·杰姆斯语 )老师一个信任微笑、一个肯定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 ,可以驱散残疾学生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 ,可以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 ,可以校正他们迷失了价值追求的方向 ,可以唤醒他们早已尘封的潜能 ,可以诱发他们心中萌芽的冲动。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 :“你读得真好 !”“你进步了 !”“希望你继续努力 !”等等 ;也可以用些固定式的奖励办法 :如 :“小红花”、“奖励卡”、“优秀作品集”、“学习标兵”…  相似文献   

13.
所谓激励,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产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变化,施以一种激励性的反馈信息。通过激励,可以巧妙地使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学生的内部“能源”,发挥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激励在调动学生的潜力去实现组织目标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能否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奖励手段,从外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去发现体育运动自身所具…  相似文献   

14.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奖励比惩罚的教育效果好,学生个人良好和愉快的的心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每个班级都有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是应该的。但是,老师对这些优等生表扬、奖励得不适度,也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使这些学生产生骄傲情绪,还可能使他们在过多的赞扬声中孤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一种好的提问方式,会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一个好的提问方式,会让学生们对数学充满自信,从而有利于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并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赞扬有法     
师德之魂是师爱。作为一名教师,热爱、欣赏学生,使他们如沐春风、如逢甘霖,在幸福快乐中成长是我们的天职,这就少不了老师对学生的激励、赞扬。但是,师爱有原则,赞扬也有法度。赞得太随便,学生不珍惜;夸得太过分,学生生自满;滥用奖励,会成灾。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方式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的评价非常重要,它不仅能激励学生,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上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借分制”,反映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可以有“借”有“还”。在由此引出的纷纷议论中,两种观点较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借分制”是一种创新,这种学生评价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另一种观点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这种方式缺乏教育学依据,不是创新,可能促使学生对分数的过分追求,这种“借来的分数”不但不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会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精神负担。暂且不论这些观点到底孰优孰劣,仅从产生“借分制”这种做法的原由来看,就…  相似文献   

19.
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宝贵的思想状态,老师应该悉心保护。激励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不是静止不变的,如果只注意激励,而不对已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加以保护,必将影响激励的功效。对于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保护一般采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方法,而本文从如何帮助高校学生干部战胜挫折这个角度来探讨如何保护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高校学生干部产生挫折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学生干部曾经热情高涨,却很快减温,探究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政治追求受挫。关心、参与政治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干…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也是对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念,应用发展性评价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评价改革,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课堂,如何发挥发展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作用。一、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对某种活动、技能、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习得的心理倾向。它会推动我们追求某种目标,从而影响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