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到中学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门学科来进行,而历史学科比之其它学科,又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课不仅生动具体,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容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历史课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历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功能。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唯物史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方面。这些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君平 《学苑教育》2012,(14):72-72
历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认知历史、感悟历史以及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功能,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又是新课改对历史教学三维要求之一,也就是说传统的历史教育功能和新课改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笔者认为在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就给其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3.
从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初中学生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对现在教育者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以及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充分体现新时期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历史教学郝雪梅历史教学对于素质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搞好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历史教学中要坚持把培养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利用古今中外各个方面的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懂...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历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德育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因而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是广义范围的,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历史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自己的方式在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历史教学在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一点是由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的。纵观历史,无论是《春秋》还是《资治通鉴》,即便是通俗的“三字经”,在你呀呀学语时,就轻松地向你灌输思想观念,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7.
美育不仅体现在音乐、美术教学中,也贯穿于其他的学科教学中。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学中美育目的和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心智,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美育同历史教学是互为渗透,相辅相成的。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展示历史长河的画卷,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溶知识传授、思想教育、美育为一体,大致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张英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多种观念的教育。激励学生继承我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培养他们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是历史教育的重要责任,也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常见方法。在进行愉快教学、创新教育中,这种方法的运用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科是最基础的人文学科之一。其基础性和人文性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主要在于:奠定学生具有鲜明史学特征的创新型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具有可贵学史品质的创新型人格。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从史学的特征和学史的品质中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它适应于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社会生产的需要,渗透到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行为的诸多方面。在历史上,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强盛的重要支柱。今天,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都要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相关性,历史作为一fi综合性学科,为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传统美德教育又拓宽了历史教学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生历史意识教育是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注重思想观念教育,关注对学生历史的析评能力培养和采取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等有效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宏观的、科学的历史意识,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历史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4.
加强历史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采取适当方法,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本文拟就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核心和主题。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故事性、形象性等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主动接受思想教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是学科教育的主渠道。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东至县胜利镇职业中学裴中平,严盖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被学中更显得重要。因此,结合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方向。一、用祖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教育学生。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作为一面永恒飘扬的旗帜,作为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它不仅具有神奇的历史穿透力,而且具有最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在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它作为当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扎实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动员和激励青年学生为改革开放和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8.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在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中,具备一定的人文追求和社会担当。在当前世界近现代史本科教学改革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对世界近现代史本科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具有价值关怀,还要关注现实生活问题,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命。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课教学中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教材中具有审美价值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也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举,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