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缕飘香 《家长》2012,(10):20-21
那天,我的一位好朋友在博客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她和孩子开车回家,到车库的时候,她让孩子去开车位上的地锁。朋友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这是他第一次开这个锁。孩子原本高高兴兴地去开锁,但很快就遇到了困难——怎么也打不开锁。孩子开始发脾气,埋怨朋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本来就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一年级孩子画对称图案后,让孩子们为自己设计的对称图案涂色。我脑中突然闪现出这样的问题:--年级孩子涂色,怎么教?-年级孩子对色彩的概念是非常感性的,我们很少去约束他们,任他们想用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喜欢什么,颜色就涂用什么颜色。色彩的搭配在这个时期似乎都不重要,所以往往一个孩子的色彩感觉和对色彩的敏感度在这节课上很容易显现出来。于是,我从不给孩子任何涂色的约束,我珍惜这自然的表达,因为这个时期非常珍贵。  相似文献   

3.
【案例描述】川剧中的"变脸"表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我今天说的这个"变脸"却与一个十岁的孩子有关。这学期刚接手三年级的一个班,打开学生花名册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朱妍,和刚刚毕业的学生中我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小伙伴,经常在课外陪着我,让我获得许多知识和乐趣。这个小伙伴是谁呢?她就是《小学生导读》。我是五年级的学生,《小学生导读》也陪伴了我五年。别的学校学生多是从三年级才开始阅读她的,而我们从一年级就接触了她。这么一说,我应该是同年龄孩子中《小学生导读》的“资深读者”  相似文献   

5.
缘起,是一次与孩子们的闲聊——"你们对爱情怎么看?"我试着问眼前的学生们。这个班的孩子在年级里是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聪明活泼,和我的关系也很热络。"哈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笑着在推搡着旁边的孩子,用奇异的目光扫视着我,  相似文献   

6.
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五年级.我以为我了解这群孩子,对他们的得失和需求了然于胸。这种自信使我常常得意忘形:这些孩子太幸运了.幸运地碰到了我这样一个愿意相信、理解、宽容他们的老师;他们太幸福了,他们的老师——我,常为他们的幸福、快乐而反思着,学习着。就在我“沉醉不知归路”的时候,一条来自家长的短信在我的心中激起不小的涟漪——她告诉我,自己的孩子说班级有同学收费租借图书。  相似文献   

7.
刚刚送走了一个毕业班,就接了5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接手班级时,校长对我说:"小刘啊,这个班是全校较乱的一个班,要想当好这个班的班主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不以为然,一帮孩子,能难管到哪去。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继续担任我校六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从事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了,我自认为比较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但是,有一个学生却让我手足无措. 他名叫杰,一个13岁的男孩,长得白净、漂亮.早在他读五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学校里的"知名人物".打架、欺负弱小的同学,不爱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这就是他在进入这个班级之前留给我的印象.接手这个班级之后,我从前任老师那里对班里的学生一一进行了解,尤其是杰的情况,了解得更细致.我自认为对他已经掌握了比较充分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这样的学生我也见得不少了.  相似文献   

9.
<正>三年级上半学期才过一半,我中途接手了现在任教的这个班级。自从接班之后,每天都有孩子跑到办公室里来向我告状,“老师,他故意要撞我。”“老师,他打了某某某!”“老师,你快去看看,他们打架了!”同学们口中的“他”,是一个面目清秀、黑黑瘦瘦、中等个子的孩子——辰辰(化名),他是在一年级下学期刚开学的时候从外校转入这个班的。  相似文献   

10.
送走了六年级学生,接手新一年级,面对这群小不点——一群天真、鲜活的生命个体,我的内心充满淡淡的喜悦。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开学几天后,我便发现小不点们个个厉害,不好“服侍”,刚把这一拨孩子安顿好,那一拨的孩子又在吵闹,一如水中的葫芦。不过很快他们就“征服”了我,让我甘心时刻陪着他们。这个转变源于《月亮的心愿》。  相似文献   

11.
这学期,我带一年级。习惯了教中、高年级,乍带一年级,还真让我手忙脚乱。这不,刚开学,就遇到了令我头疼的事——排座位。如今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渴望孩子有个理想的座位。所以,开学第一天一大早,教室里的黄金地段——三至五排的座位,就被先到的学  相似文献   

12.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然而,每当静下心来解剖自己的灵魂,想到曾经的一个孩子,我就会感到羞愧……2005年9月,我担任了二年级某班的班主任。四十多个孩子中,其中一个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琴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常年四处游荡。从小,她就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四年级时,她转入我班。进来不久我便注意上了这个孩子。倒不是因为她成绩差,而是因为她那明显的暴力倾向。那天,学校组织观看爱教片。由于人数少,我班被安排成与三年级一起观看。在观看电影时,  相似文献   

14.
那天晚饭后,一位朋友来串门,聊起来又扯到孩子身上: “您说,这孩子怎么变了?大人的话越来越不灵,可不如小时候听话了,真劳神。”“孩子几年级了?”我插话问。“五年级,暑假后该念六年级了。”朋友回答说。“这就不奇怪了。您忽略了一个不该忽略的问题:孩子已经是小学校园里的一个‘大’学生了。您知道孩子脑子里的‘高年级’意识吗?”随后,我们就扯起了这个话题。孩子一升入高年级,就面对着外部的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武荣彩 《新疆教育》2012,(4):125-125
农村的幼儿教育真是太落后了!孩子在幼儿园里一个游戏不做,一首儿歌不学。家长也没意见,只要孩子作业本上有字就高兴,就认为学到东西了,甚至有的私立幼儿园只教拼音和写数字,然后拿着一年级的课本学,认为到了一年级就不用学了。为什么呢?家长不认识,老师也不认识这个道理,弄的孩子们到了二年级成绩就出现就两极分化,跟不上课,孩子的成绩不但没进步,反而落后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自愿提出申请,由小学转到了幼儿园工作,决定从幼儿园开始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6.
杨娜 《陕西教育》2008,(6):39-39
刚刚接手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我就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男孩——杜振洲。他是班长,学习成绩优异,课外阅读量大,见多识广,在同学中很有威信。这样出色的孩子,按我以往的经验,必定是个学习和做事都极为专注的孩子,但事实并非这样。  相似文献   

17.
了解儿童是教育好儿童的前提。记得我在1953年担任一个三年级班的班主任的时候,开学前我就通过报名、检查作业、家庭访问等工作,全部记住了班上孩子的名字、熟悉了他们的面孔。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能叫得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来。这样就使孩子们意识到这个老师真正关心他们,熟悉他们。这种良好的印象,就给以后进行教育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1955年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也是这样。开学前,我就全面地进行过三次家庭访问,把班上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教育情况、兄弟姐妹、周围环境以及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等都弄得清清楚楚。开学后,我就根据各个不同情况向各个  相似文献   

18.
王进 《辽宁教育》2008,(4):29-29
二年级的孩子看图说写话时语言单调。对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淘宝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基于低年级孩子的这个特点.我在班级设立了“淘宝大王”、“淘宝大将军”、“淘宝小士兵”的奖项,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替代枯燥无味的背诵积累。孩子一听要和他们做游戏。  相似文献   

19.
我的性格很开朗,所带的班级孩子们都很阳光,热爱班级,积极向上,我常常以此为傲。但是在三年级军训时的一张照片,不但打破了我一直以来的自信,也让我注意到了一个心理正游走在钢丝上的孩子。这个孩子叫王赫,三年级之前,他在我眼里是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学生的周记本,收到班里一家长短信。原来,我班的一个男孩原本在家中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但是一年级下学期时,有亲戚过来借住,就让出了男孩的房间给亲戚。现在,亲戚一家终于买到了称心的房子搬走了,孩子应该睡回自己的房间,可是孩子一直不愿意。这么大的一个男孩了总不能一直和妈妈睡吧,孩子的母亲就这个事和孩子提了好几次,可每次一提起,孩子就眼圈红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